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学术视野 > 党建 > 正文

建设能打胜仗的人才队伍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能打胜仗,反映了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能打胜仗,需要在人才观念、人才能力、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建设能打胜仗的人才队伍。

形成能打胜仗的人才观念体系。当前,人类战争正进入由物质资源开发为主向智力资源开发为主转型和跨越的时代。如果说冷兵器战争主要依靠人的体能的发掘,机械化战争主要依靠人的技能的发掘,那么,信息化战争则主要依靠人的智能的发掘。在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对人的“勇”的要求更强,对人的“智”的要求更高;对人的意志的要求更强,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更高;对人的觉悟的要求更强,对人的信念的要求更高;对人的作风的要求更强,对人的联合的要求更高。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强化智能型战斗精神。智能型战斗精神是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特殊作战需求,把过去基于体能和技能发挥、追求兵力和火力优势制胜,转变为基于知识和智力发挥、追求信息主导和智能决胜的战斗精神,在强调忠诚、勇敢、善战的同时,更重视“善战”的信息化时代内涵和制胜模式变化,自觉把我军特有政治优势转化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优势和素质优势。

形成能打胜仗的人才能力体系。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实现能打胜仗目标,必须主动适应人类战争由过去以物质资源开发为主转向以智力资源开发为主的深刻转型和跨越,把提高我军官兵信息化能力水平,特别是抢占智力资源开发战略制高点的能力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面对信息网络战场空间多维一体、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参战力量多元融合、指挥控制精确高效等深刻变化,我军不仅要解决“身子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而脑袋还停留在机械化时代”的问题,也要解决每个“脑袋”和“身子”都能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的问题,还要解决个体能力、单元能力优化与整体作战体系能力结构整合问题。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由于部分官兵信息化能力和现代军事新技术水平不高,还不能熟练掌握运用先进高技术武器装备,导致部分新武器装备性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

形成能打胜仗的人才结构体系。加强信息系统体系作战下的人才建设,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环节和根本保证。当前,我军信息化人才建设主要存在四个结构性问题:一是核心人才和关键性人才严重不足,导致人才结构体系建设中“核心”薄弱和缺乏。二是人才培养和选拔使用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转化、重研究轻应用、重学历轻能力等问题,导致人才结构体系建设中同质化人才过多而特殊需要人才短缺。三是人才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奖惩激励机制相对薄弱,导致人才创新活力和动力不足。四是人才科学合理流动和配置体系不健全,导致人才学非所用等问题。建立健全适合我军能打胜仗这一根本要求的人才结构体系,要大力加强人才制度机制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化人才短缺与浪费并存、人才整体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等问题。

形成能打胜仗的人才培养体系。当前,立足于能打胜仗,在人才培养上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动人才思维模式转变。加快由机械化思维模式向信息化思维模式转变,从线性作战、规模效应等机械化半机械化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向立体、多维、非线性、综合优势发挥思维模式转变。二是推动人才武器操纵模式转变。重点解决由于部分官兵信息化素养较为薄弱,难以适应由以经验型武器运行模式为主向以信息化、智能化、程序化装备运行模式为主的转变问题;由于部分官兵信息化实践能力薄弱,难以适应由相对粗放行为要求模式向更加严谨精细行为要求模式转变的问题。三是推动人才组训模式转变。突出“练为战”的根本目标和能打赢的实战考验,坚持心中有敌人、手中有能力等教育和训练标准。在训练重点上,从过去以强化体能、技能训练为主,向以强化智力智能训练为主转变;在方法手段上,从过去注重理论训练和实际操作两种训练模式,向自主采取模拟仿真作战或在多功能实验室进行综合作战能力训练等多种模式转变。

(作者单位为空军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常妍(实习)]
标签: 党员   大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