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新技术,构建多元开放平台。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大支柱是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分散式生产、新储存方式、能源互联网和零排放式交通等,都是能源技术革新,属于工业化深入发展的范畴。11第三次产业革命使国家竞争真正走向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历了飞速追赶前两次产业革命的机械化和电气化的浪潮,若不能在第三次产业革命的进程中突破高新技术的核心内涵,就难以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分工中获得一席之地,进而被边缘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随着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推进,新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进程都在加快,新产业不断衍生,并由劳动密集型朝着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移。从先发国家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农业和工业的比例逐步降低,服务业,尤其是以创意产业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的比例越来越高。
构建多元开放平台是创新高新技术、延长价值链的重要方式。一方面,由先导产业集群为引领实现高新技术的创新性突破,通过技术共享和知识扩散实现科技创新型发展;另一方面,创新制度建设,尤其是要进行知识产权制度的改革。由于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并严格执法是实现制度体系改革的重要手段。
创新现代文明,推动文化精进。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繁衍和传承的核心纽带。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与时俱进的文化作为软实力,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战略推动作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推行大国战略的国家而言更是如此。无论是生产生活,还是对外交流和贸易,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渗透至方方面面,并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拥有辉煌而又灿烂的历史文化,经过近现代的洗礼和改革开放,迈入21世纪的中国文化正处于新旧融合、多元发展的时期。清末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波三折、进展缓慢,其原因是单面发展道路行不通却又不能很快建成新的结构。12文化的繁荣和精进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治理能力。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趋广泛,利用网络获得信息和沟通大大扩展了文化传播途径、提供了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丰富了文化内涵,但同时对文化的提炼和精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过程中,文化体系的构建、精神信仰的建立都直接影响社会的文化形态。
在多元化文化的融合和文化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需从国家层面持之以恒地进行培育和引导,弘扬新时代的文化信仰,进而使中国文化不断完善和精进。另外,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通过文化引导带动社会健康发展。在对外贸易和交流中,注重提高文化输出比例,提升中华文化影响。世界的博弈,是大国的博弈,表面上看是经济强弱的博弈,实质是文化的博弈。文化是一个国家长久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文化的精进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创新制度体制,优化政府治理。政府治理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公共事务的治理,其目标是反映公众需求,使公众利益达到最大化。完全依赖市场配置资源会陷入“囚徒困境”,而政府治理的实质是解决市场配置无法解决的社会统筹管理问题。由此可知,政府治理应侧重公共管理,专注于提供公共服务,减少对市场的行政干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工具的主体作用。
政府治理包含的典型特征是开放性和双向性:一方面是公开透明,倡导政务阳光化,实现阳光政府、廉洁政府;另一方面是公众参与,大都市政府治理机制是政府与各种组织和个人在大都市范围内合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中相互作用的关系、过程和方式。13通过民众的广泛参政议政,实现政府治理的有效反馈,提升公众满意度。此外,还应积极拓展政府治理创新,以解决社会飞速发展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提出解决的新思路,从而不断完善政府治理结构和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