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国情调研 > 正文

经济起飞的周期、等级与后发优势(5)

——中国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可能性探析

前述诺贝尔奖获得者库兹涅茨曾经针对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提出过一个概念:“社会能力(social capability)”,指后进国家要想追赶发达国家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能力。20针对这个说法,日本学者南亮进将其概括为四条:人力资源、经营组织的现代化、信息网络的发达和资本品产业的发展。他还认为社会能力会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增强,我们基本认同这种看法,虽然社会能力不止他说的这几种。21总之,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加强“社会能力”,跟上或引领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浪潮和经济增长周期。

结语

以上通过对发达国家在产业革命时期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过程的考察,揭示了一些具有规律性的启示。第一,人类历史上的科学技术进步有一个从中国等文明古国向西欧、再向美洲等地的扩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先行者变成落伍者而后来者抢占先机,引领了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二,科学技术和产业革命是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具有周期性和波动性,有高低起伏。到目前为止,一共发生了三次(或四次)产业革命(或科学技术革新的高潮)。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和产业革命具有周期缩短、应用性增大、实用性和商品化速度加快、竞争性增强的特点。第四,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谁获得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可能在激烈竞争的经济发展当中获得优势。

本文还考察了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讨论了我国在教育、科研以及企业和社会整体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针对“钱学森之问”,认为中国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努力改进。特别是我们在体制上存在压抑个性和缺少自由度的问题,应该尽快改变。另外,我国长期的封建体制造成了我们文化当中缺乏一种创新的“基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注释

①[美]乔利昂·戈达德:《科学与发明简史》,迟文成主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1年;[英]利萨·罗斯纳:《科学年表》,郭元林、李世新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美]乔利昂·戈达德:《科学与发明简史》,迟文成主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1年,第202~203页、277页。

③[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④[日]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第2版),毕志恒、关权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第8页。

⑤[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常勋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0页。

⑥⑦⑧[美]W·W·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郭熙保、王松茂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8、10、11页。

⑨关于专利制度及其经济学分析,参见関権:「近代日本のイノベーション:特許と経済発展」,東京:風行社,2003年;关权:“专利制度与日本的经济发展” ,《南开日本研究》,2011年。

⑩关于这个时期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参见关权:“中国依然需要韬光养晦”,《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2年9月(上)。

11王家福、夏淑华:《中国专利法》,北京:群众出版社,1987年;関権:「近代日本のイノベーション:特許と経済発展」,東京:風行社,2003年。

12关于普及曲线和技术普及问题,参见[日]清川雪彦:「日本の経済発展と技術普及」,東京:東洋経済新報社,1995年。

1320世纪80年代末期,数字技术刚刚显露端倪,还不够成熟,全世界的电子市场基本上是日本各大厂商独占鳌头的时期。处在弱势的韩国三星集团下决心在数字技术上加大投入,到了21世纪,不仅与日本企业平分秋色,甚至有所超越,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子厂商。

14关于这个时期是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的论述很多,如[法]米歇尔·比尔的《资本主义的世界史》、[美]罗伯特·L·海尔布罗纳、威廉·米尔博格的《经济社会的起源》等。

15[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北京大学出版社,伍晓鹰等译,2009年。

16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词典》,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

17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比较研究组:《中国与美日德法英五国科技的比较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18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10章。

19关于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有很多著作,如吴国盛的《科学的历程》、[英]利萨·罗斯纳的《科学年表》、[美]乔利昂·戈达德的《科学与发明简史》。

20被定义为:“使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交往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经济机会的社会和文化素质”,参见[美]戴维·N·韦尔:《经济增长》,王劲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16页。

21[日]南亮進:「日本の経済発展」,東京:東洋経済新報社,2002年,95~96頁。

 The Cycle and Level of and the Late-starter Advantage in Economic Take-offs

—Analyzing the Possibility of a China-led New Round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Guan Quan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has mastered a vast knowledge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lso has the ability to con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r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in a variety of fields. However, China is still not standing at the forefro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mpared to other countries.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former industrial revolutions and the experience of certain countri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iming to provide useful guidance for China and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explored China's achievements and deficienci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ost-liberation era and proposed ways to deal with the new round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It also discussed the "Joseph Needham Riddle" and the "Qian Xuesen's Question" and provided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for personnel training, enhancing "social abilities", and using the late-starter advantage.

Keywords: economic take-off, late-starter advantage, social ability, Joseph Needham Riddle, Qian Xuesen's Question

【作者简介】

关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日本经济。

主要著作:《近代日本的技术创新:专利与经济发展》、《中国地区间工资差距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等。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实习)]
标签: 周期   等级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