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调整经济结构,举世瞩目。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昌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今年上半年出现的增长放缓是健康的,推动经济走向更可持续的增长路径。
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7.6%,经济增速出现了下降。对此,李昌镛认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的原因不仅是由于出口疲软,也因为投资增速较慢。投资增速下降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经济向更平衡、可持续增长模式转变的政策。这种增长放缓是健康的,推动经济走向更可持续的增长路径。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实际工资持续上升,就业强劲,因此消费者信心仍然高企,零售销售回升,消费需求将带动经济增长。
李昌镛认为,没有国家能在相当长时间里都以两位数增长。中国必须向一个新的增长路径调整。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日益严重的收入不平衡、高能耗、污染以及大规模的城市化。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结构改革是必要的。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有助于平衡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使内需成为重要的增长动力,并缩小收入差距。
实际上,新兴市场国家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产业升级,提高增长质量的问题。李昌镛表示,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增长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这一增长战略有效地使中国从低收入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国家。中国要发展到知识型经济,必须进行许多结构性的改革,包括劳动力市场改革和加强私人部门的参与。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12—2013》,在商品市场、企业层面的技术准备、提供在职培训服务、工资决定的灵活性、雇佣和解雇操作以及裁员成本等方面,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开始变弱。李昌镛表示,提高这些领域的竞争力,对未来的持续增长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李昌镛表示,全球经济疲软,发达经济体增长前景进一步放缓仍然是主要的风险因素。这意味着,在不利的外部条件下,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更大。从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升级,涉及许多制度改革,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