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是北京市人口最多、商业高度发达、涉外因素密集的城区,朝阳区人民法院派出法庭——奥运村人民法庭每年审理涉外案件近500件,成为世界了解法治中国的一个窗口。盛夏时分,我们走进奥运村人民法庭探访法官刘黎和她的团队承办涉外案件的故事。
在涉外法庭旁听席的27张椅子上,设有能接听3种语言的声道选择插孔,便于外国人旁听案件。“审理涉外案件,语言是第一难关。”奥运村法庭副庭长刘黎向我们介绍,为了方便外籍当事人和旁听席上的外国人,法庭提供免费翻译服务,翻译人员由各国驻华大使馆或法律援助中心派遣。“国家司法主权原则要求法庭审理和正式谈话使用中文,但平时的交流,如打电话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等,以英语居多,因此要求法官们具备良好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刘黎说。
外国法律的适用问题,是刘黎和她的团队面临的另一大挑战。在奥运村法庭审理的涉外案件中,大量为涉外离婚案件。根据法律规定,一旦涉及当事人婚姻缔结是否有效的问题时,需要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来判定,刘黎说:“一般情形下,外国法律由当事人提供,但我们要尽审查的义务。如果当事人无法提供,我们就得自己去查找国外成文法律或是判例,这是审理涉外案件最困难的地方之一。”
2013年2月3日,备受社会关注的“疯狂英语”李阳家暴案,在刘黎的法槌下一锤定音。在案件审理前,一些国外媒体担忧中国法院能否给出公正判决,但宣判后,李阳的美籍妻子KIM坦言,判决的公正让她感受到中国司法的“阳光”。
刘黎说,很多外籍当事人在中国打官司,总会有各种顾虑,怕中国司法不公,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但当法官作出判决后,他们会发现之前的担忧是多余的,案件的判决结果让他们对中国的司法充满信心。“越是这样,我们越不能放松,我们要努力使每一起案件都体现公平和正义,让世界看到中国司法不断取得的进步。”刘黎说。
“刘黎姐还经常跟外籍当事人聊时下蔬菜多少钱一斤、哪种水果好吃这类生活话题。这些老外都竖大拇指,称赞中国的法官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和自己国家高居法台、神情威严的法官完全不同。”奥运村法庭助理审判员欧阳华说,“刘黎姐告诉我,与当事人保持距离并不等于保持冷漠。法官和当事人都是为了解决纠纷,只不过扮演不同角色罢了。我想,这应该就是中国法官的特色吧。”
6年来,在三尺法台之上,刘黎共审理民事案件2000余件,涉案当事人7000余名,没有一例信访,没有一例投诉。“千千万万个案子中的一件出了问题,对法官来说,只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问题,而对于当事人来说,却是百分之百的伤害。”刘黎说,法官办案要真正使当事人从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奥运村的法官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点滴努力,向世界展示法治中国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