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是今年陕西省确定的一项重要财政改革。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省政府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改革的意见》。财政部门要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目标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要求,切实盘活用好财政专项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满足群众迫切需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专项资金运行机制,让专项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陕西省经济快速发展,全省财政实力显著增强,财政用于支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逐年扩大,2012年,全省财政支出中具有专门用途的支出为2085亿元,占全年支出的60%以上。专项资金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资金等项目支出进度慢,拨款基数固化,使用分散,效益不高等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重预算轻管理、重分配轻监督、重使用轻效益”的现象,影响了省委、省政府决策的有效落实。同时,专项资金来源何处、去向哪里、效益怎样,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其预算编制、执行、检查结果的公开,是一个必然趋势,这也在倒逼着预算管理、审批制度、决策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因此,加快专项资金管理改革,是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的必然要求,是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必然要求,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必然要求,是推进阳光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思路
陕西省这次专项资金管理改革的思路是,以整合资金为突破口,以建立项目库为核心,以绩效考评作为安排项目的依据,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机制,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规范和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这次改革,不改变各级主管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权和分配权,在保证资金性质和用途不变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将所有专项资金纳入项目预算,通过项目进行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向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向从根本上提升事业发展水平的重点项目、向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地区,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民生项目倾斜。强化项目前期投资评审和后期绩效考评,并加强对考评结果的运用,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益。
总体设想是,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来完成改革。今年的主要任务是制度建设、资金整合和项目库申报系统建设,以及动员宣传、集中培训,编制下年度专项资金预算等。明年及今后的任务是,以预算绩效管理为重点,完善项目库系统,并逐步将部门预算、指标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监督检查等纳入项目库管理系统,实现项目库管理系统向财政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转型。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具体内容
一是推进预算编制改革。核心是四个字:第一个是“早”,就是早编预算,即提前一年编制下年度专项资金预算,改变过去存在的预算边执行、计划边制订、项目边落实的做法。每年从6月起,启动下年度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工作。各级主管部门在10月底前将专项资金项目计划提交同级财政部门。各级财政部门结合下年度财力情况,对项目计划进行汇总、平衡后,报经同级政府同意,经过同级人大审议后,纳入下一年度财政预算。第二个是“细”,就是细编专项资金预算,把专项资金细化到项目,没有项目就不能安排资金。每一个项目都要经过评审论证,改变过去专项资金无具体项目,或有项目而不细不实的现象。第三个是“严”,就是严格专项资金设立。对部门承担的新工作、新任务,首先通过调整存量资金结构予以解决;确需新设立专项资金的,报省政府批准后设立。建立专项资金退出机制,专项资金一般不得超过5年,到期后,由财政会同主管部门进行清理。第四个是“控”,就是控制预算追加。年初预算确定后,除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另有规定外,预算执行中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专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