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学人天地 > 学术观察家 > 正文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底线”在哪(2)

其四,经济增速偏低,市场上容易产生悲观预期,不利于市场信心的稳定。

总之,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速太高,如冲出10%,会恶化经济结构,造成宏观经济效率损失,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持续;而增速偏低,如低于8%,也会恶化经济结构,造成宏观经济效率损失,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持续。因此,应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速。

力求使经济增长率的下移成为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移,社会各方面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移是一个大幅度的突变过程,还是一个可以逐步渐进的过程?有学者提出,从国际经验看,二战后成功追赶型国家在高速增长期之后, 经济增长率下台阶时,都是大幅下降约30%—40%。我国将在2015年左右,潜在经济增长率由过去10%的高速降到6%—7%的中速,降幅亦为30%—40%,下一个较大台阶。

然而,我们仔细研究国际经验可以看到,不同国家因其地域大小不同、人口多少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国内外环境条件不同等,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移可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有的国家表现为突变过程。如日本,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增长率由原来的年均9%以上,猛降为4%左右。

第二种情况,有的国家则表现为相对平稳的渐进过程。如韩国,经济增长率由20世纪60—70年代的年均9%左右,降到20世纪80—90年代中期的8%左右,再降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4%左右。

第三种情况,有的国家,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后,在一定时期随着科技发展等因素的推动,还可能重新上移。如美国,20世纪90年代由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上移。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移,社会各方面(政府、企业、居民个人等)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经济增长率过快、过急地下落,有可能引起经济和社会的震荡。为了避免引起大的震荡,宏观调控应力求使经济增长率的下移成为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也就是使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移平滑化。比如,先由“高速”(10%)降到“中高速”(8%—9%),再降到“中速”(7%—8%),再降到“中低速”(6%—7%),然后降到“低速”(5%以下)等,分阶段地进行。

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国内需求的回旋余地较大,工业化、城镇化的纵深发展有一个逐步推移的过程,人口红利的下降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说,我们有条件使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移平滑化。特别是我国30多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今后的经济发展,依然要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

2013年、2014年有望小幅上升

我们不应再走“强回升”的老路,但应通过努力,进入“适度回升”态势

在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过程中,经济增速的波动态势将会怎样?是不是经济增速一年比一年低?笔者认为,在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过程中,就年度经济增长率来说,并不一定是直线下落的,年度间仍会有高低起伏波动。在未来一个时期内(五年至十年左右),鉴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鉴于我国长期以来宏观调控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应该力求使我国经济波动走出一种锯齿形缓升缓降的新轨迹,即一两年微幅回升、一两年微幅回落、又一两年微幅回升,使经济在潜在经济增长率的适度区间内保持较长时间的平稳运行和轻微的上下起伏波动,这既不是简单的大落又大起的“V”形或“U”形轨迹,也不是大落之后很长时间内恢复不起来的“L”形轨迹。具体说,在我国GDP增长率2010年为10.4%之后,2011年回落到9.3%,2012年进一步回落至7.8%,而2013年、2014年有望小幅上升。

2012年9月起,我国经济运行的多项重要指标都结束了近两年多的探底下滑,开始出现企稳回升态势。但是,进入2013年后的头几个月,各种经济指标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一些经济指标在回升中又出现了轻微下落;第二种情况是,一些经济指标继续呈现回升态势,但回升的幅度不大。一般说来,经济回升可有三种态势:强回升、适度回升、弱回升。由当前各种经济指标的表现来看,本轮经济回升目前呈现出弱回升的特点。在弱回升过程中,经济运行的上行动力和下行压力这两股力量相互交织,经济运行的上行动力并不强劲,经济回升的基础或回升的趋势并不稳固。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前9轮回升中,大多都是强回升。也就是说,经济在增长与波动的运行中,一旦回升,就回升得很猛烈,GDP增长率在短短一两年内就可迅速回升到10%以上。由此,带来的是经济大起大落的大幅度波动。而在第10轮经济回升中,即从2000年开始的回升中,克服了过去强回升的弊端,从2000年至2003年,经过4年,逐步、适度地回升起来。随后,从2004年至2007年又在较高位势上运行了4年。这样,在第10轮经济周期中,GDP增长率整个上升过程由2000年至2007年,共延长8年。前4年,增长比较适度;后4年,增长有些偏快。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不应再走“强回升”的老路。但应通过努力,进入“适度回升”态势。因为在“弱回升”态势下,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特别是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加之市场前景不看好,市场情绪不乐观,这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不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所谓“通过努力”,主要是:一要抓改革,使微观搞活,激活企业的活力。二要抓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扩大消费,以及扩大有助于提高消费能力的投资。特别是结合城镇化的发展,提高医疗、教育、住房方面的投资和消费,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最关切的问题。三是对于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来说,还有一定的放松空间,特别是当前物价涨幅较低。总之,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形成一个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使市场预期恢复起来,使整个经济的发展活跃起来。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研究员,博导,全国政协委员)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实习)]
标签: 增速   中国经济   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