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可以称为一个典型的民生发展规划。《规划》中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同时,“十二五”规划也将“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等民生目标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如规划指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⑨
中国的民生改善,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变化。放眼十年,中国的民生发展之快、变化之大是世界罕见的。这既是顺应人民需求的结果,也是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发挥人民社会“上下同心”、集聚最大动力的优势,共同建设、共同分享的结果。十年所取得成果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首先是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情况。从2001年的7300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13.04亿人,覆盖人口比例从2001年的5.7%增加到96.8%。⑩其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由2005年的1.79亿人提高至2011年的8.32亿人,人均筹资由2.1元提高至246.2元,补偿受益人次从1.22亿人次提高到13.15亿人次。11其次是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受益情况。于2009年下半年和2011年先后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并于2011年上半年在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截至2012年9月底,两项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4.49亿人,加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总计覆盖人数超过7亿人。3年来,各级财政共拨付两项养老保险补助资金超过1700亿元。目前全国有1.24亿城乡居民领取基础养老金。12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从政策评估的角度来看,即使是在过去4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创造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就业,也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核心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4.3%之间。“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城镇就业岗位累计达到5700万人,超过了“十一五”规划4500万人的预期目标;2000年,全国城镇私营企业、个体户就业人数为3404万人,到2011年达到12139万人,净增加8735万人,13成为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从全球视角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球大约有2亿人没有工作,其中多数为女性,青年人(25岁以下)失业者达到了7500万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挑战。14而在2007年至2010年期间,美国就业人数从1.461亿人减少至1.391亿人,却摧毁了700万就业岗位。从国际视角看,在国际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的大背景下,欧美日三大经济体都在摧毁就业,而中国“一枝独秀”,超大规模地创造了就业。
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城乡居民最重要的家庭财产或不动产就是住房。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4.5平方米,到2011年已上升到32.7平方米,15我们估计,城镇居民住房建筑总面积从2002年的123亿平方米上升至2011年的226亿平方米。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5平方米,到2011年已上升到36.2平方米,16我们估计,农村居民住房建筑总面积从2002年的207亿平方米上升至2011年的238亿平方米。城乡合计,居民住房建筑总面积从2002年的330亿平方米增至2011年的464亿平方米。这反映了城乡居民家庭住房资产的大规模普遍增长。
十年来,中国十几亿人民的民生改善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是社会主义因素最强化的时期,党和政府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力度最大的时期,还是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体系最重要的时期。我们的事后评估表明,做到了“一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十年大改观”,这就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将如期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梦想。
人民社会的治理方式是走群众路线
从治理的层面看,人民社会要创新社会管理,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过程中的创造。群众路线是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包含两个核心的内容,一个是群众观点,即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把人民群众看作是历史的创造者,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必须靠人民群众来实现。依靠群众的重要方式就是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利益和奋斗目标,组织起来共同奋斗。因此,“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17群众路线的另一个内容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把群众中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回到群众中去,循环往复,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工作依靠人民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与市民社会理论不同,人民社会中的政府与群众是一体化的,而不是对立的。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不是相互冲突的关系,而是和谐统一的关系。执政者通过关心人民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凡是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18群众路线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与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命运、利益、活动联系起来,群众路线使国家从人民社会中获得了无穷的力量,也从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与经验,纠正了在认识上的错误,使路线、政策和具体的工作都能更好地回应群众的需求,得到群众的支持。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其根本要求就是一切工作都要基于对群众的需求和意愿的了解,从群众的需求和意愿出发。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不断纠正自身的错误,把分散的人民利益、意见、经验集中起来,成为行之有效的方针和政策,并能不断通过试点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和改革体制机制,从而使公共政策具有尽可能大的包容性和远见性,使体制机制能根据实际情况和所需要承担的任务不断地改革和完善。
人民社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人民社会是一个各尽其能、充满活力的社会。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民提供了各尽其能的舞台,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党中央、国务院从制度和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和措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一是尊重人民,在各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同时,各个阶层和群体也必然表达他们的权利诉求、民主诉求、公正诉求以及政治诉求,对于这些利益诉求,积极整合他们的合理要求,努力凝聚他们当中的有效力量,并给予反馈,尊重人民的利益,尊重人民的诉求;二是尊重人民劳动,即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三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四是尊重创造,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五是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活力机制,即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人民社会能够最大程度凝聚发展动力。“和谐共处、上下同心”,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种必然要求。其基本特征是以各种关系的和谐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这就要求政府与社会同心,政府与市场同心,中央与地方同心,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致,而是社会各个行为体在国家社会发展战略、路线、方针上的主观一致性。正是这种“上下同心”的社会生态,有助于科学民主决策,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有助于帮助每个个体明确自己的“梦想”,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人民社会可以凝聚一切积极的社会力量同舟共济、共生共进,形成一种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利用有限的经济社会资源,举全国、全社会之力,办一件大事。形成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人和组织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人民社会是一个有效规避风险、更加安全安定的社会。判断一个社会是否脆弱,关键在于它抵御风险的能力。过去几年里,全国范围内迅速普及基本医疗保险,正在普及基本养老保险,这种风险分散机制增强了中国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迅速缩小,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不仅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安全网(社会保障体系),而且投资于人民的生产力(教育和健康),极大地增强了人民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幸福水平。
人民社会是一个传承文化、不断创新的文明社会。中国人向来重视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中国五千年文明是后代人巨大的财富宝库,为了建设新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为后代的幸福做出了艰苦卓越的努力和牺牲。总结前人经验,积累当代人的经验和阅历,传给祖孙后世,这是人类文明的传递方式。它使得一代又一代人的财富得以不断积累,不断传承,为后代人铺路,让后代人受益。传承本身也是大浪淘沙的检验过程,最终留下来的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无比珍贵的财富。中国社会思想和经验薪火相传,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全人类。中国人民开拓进取、勤劳创造的精神,“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的社会风尚,汇成了人民社会发展的永动力。
共同构建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民社会
人民社会是中国最基本的社会国情。建国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这是一条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也是一条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社会现代化道路。人民社会的理念不是“舶来品”,而是源于中华民族的创新;人民社会的理念不是照搬外国的“公民社会”,而是中国的“全体人民社会”;人民社会是根据中国实际,继承而创新,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共同构建一种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
“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欧洲梦”,19它们的社会基础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中国的人民社会就不同于西方的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最为关键的是要认识到:13亿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56个民族是一家。十几亿人民共建、共享的人民社会是实现伟大复兴的社会基础,是凝聚各族人民力量、实现“中国梦”的最大推动力。
注释
1 18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31、1096页。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新华网,2013年3月17日。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9/72347/6347991.html,2013年3月17日。
4“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参见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第321~322页。
5借鉴了陆学艺等对社会结构的定义。参见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0页。
6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07年10月15日。
8马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辅导读本》,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9张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10《中国统计年鉴2012》。
11、13、15、16《中国统计年鉴2012》,第850、126~127、378、378页。
12“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召开”,新华网,2012年10月12日。
14世界银行:《2013世界发展报告:就业》,2012年。
17刘少奇:“论党”,《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54页。
19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认为,美国梦正在缓慢死亡,欧洲梦正在成熟。他还系统比较美国梦和欧洲梦,认为二者不只是地缘上的差异,而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美国梦强调经济增长、个人财富的积累和独立自主,切断了同旧有文化之间的纽带,使个体成为自由的行动者,因此美国梦是深深个人化的,极少关注其他人类福祉。欧洲梦则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生活质量和相互依赖,它保存原有文化身份、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上生存,其本性更加包容整体化。但总体来说,欧洲更重视的是精神个人主义,而美国推崇的是物质个人主义。参见[美]杰里米·里夫金:《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杨治宜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
People's Society Provide Maximum Power for the Chinese Dream
Hu Angang Wang Hongchuan
Abstract: People's Society is one of the major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It reflects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which originated from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from Mao Zedong's creativity on People's Society .It has continuous innovation in practice, then formed a modern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ith Western civil society, People's Society has certain superiority. It can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people, and it reflects the equality and mutual assistance as well as the ownership status of people in the socialistic society. It i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will be a new type of modern society. People's Society is constructed by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Its governance approach is to follow the mass line. People's Society is the base to enhance the un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to maintain domestic long-term stability and to improve its international image and soft power. It is the social foundation and the maximum power to achiev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Keywords: People's Society, the Chinese Dream, people's livelihood, the mass line
【作者简介】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中国经济发展与发展政策。
主要著作:《中国国家能力报告》、《中国经济波动报告》、《中国地区差距报告》等。
王洪川,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