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学术视野 > 公共治理 > 正文

让流域的“生命”得到充分尊重

编者按:7月初,广西贺州市发生水体镉、铊等重金属污染。经济增长的成绩,在环境事件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保护生态环境,应从何处着手?建设美丽中国,应以何者为先?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为新时期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孟伟长期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我们特地约请他就相关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生态文明下的发展并不复杂,说到底就是尊重自然规律的发展、尊重自然规律的布局

发展与自然,现实中总是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矛盾。以水污染为例,流域本身是有生命的、结构性的,适合开发的地方该发展,不适合开发的地方需要保护,但我国流域污染却呈现从上游到下游、从干流到支流、周边区域都在高度开发的现象。之所以出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较为突出的矛盾,与发展模式较粗放,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环境消耗和增加投资有关。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主要流域水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控制,但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总量的扩大,资源、能源消耗的持续增长,环境保护将面临更大压力。

为此,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流域生态文明、支撑可持续发展,成为各级政府必须做出的战略调整。

两难如何成为两利?发展与保护如何协调?

首先,法制必须先行。需要严格执行环境质量反降级政策,不能因经济社会发展而降低环境质量。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林与重要栖息地等具有重要功能和生态价值的区域,是禁止开发区。2009年4月,江西省在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及东江源头,设立了面积为6239.98平方公里的保护区,禁止从事建设开发。截至2012年共投入5.44亿元对源头区进行生态补偿试点,水质保护效果显著。

其次,把节约资源作为重要途径。不能为发展经济而过度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应以节约资源和提高利用效率为约束条件,建立可持续生态经济体系,实现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同时,把提升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水平作为关键措施。辽河保护区自2010年建成以来,实施了全封闭管理,将辽河干流61万亩河滩地全部退耕,进行自然封育,滩地植被覆盖率由11.2%提高到70%以上,辽河干流水质基本消除了劣Ⅴ类。

再次,要把优化完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流域城市发展布局,作为建设流域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划定“红线”,以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流域开发与城市布局。依据环境基准,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以环境承载力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实施流域生态建设,加大流域与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保护力度。洱海流域通过实施流域空间布局与功能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与布局优化,基于水质保护目标的流域保障体系建设,形成了规模化村镇与面源污染区域性综合防治成套技术,构建了生态农业循环系统等措施,使洱海成为全国城市周边保护得最好的湖泊之一。

需要强调的是,建设流域生态文明的关键,还在于贯彻保护优先的发展理念。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其实质是提高生态产品的可持续生产能力,提高生态服务功能,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实施生态补偿等途径,释放环境保护生产力。

生态文明下的发展并不复杂,说到底就是尊重自然规律的发展、尊重自然规律的布局。理顺人与自然、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科技创新,完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机制,着力形成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而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新机制,就能推动建设流域生态文明,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责任编辑:常妍(实习)]
标签: 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   发展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