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核心期刊 > 论点摘录 > 正文

人民社会是“中国梦”最大动力(2)

人民社会将是中国特色现代化社会

人民社会是中国重大的理念创新、理论创新。它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还是源于中国传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它是全社会团结的基础,是国内长治久安的基础,还是中国国际形象和软实力的基础。在中国的人民社会中,即使是民主、人权、法治、自由的思想,也是中国特色而不是美国特色;中国文化学习借鉴西方文化,但它本身不是西方文化,中国思想也不是西方思想。人民社会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创新于当代。从和谐的本质特征来看,社会和谐来源于中国几千年传承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早在《周易》中就有“太和”之说,它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儒家的“天人合一”的含义是:人离不开天(自然),天离不开人。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在这中间是最重要的。可见,社会和谐理念源于中国传统思想,人民社会就是当代中国和谐哲学的生动体现。

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演变趋势来看,中国大大突破了经典的二元经济理论所预言的从二元到一元的历史轨迹,出现了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未曾经历的大规模农村工业化,走了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独特道路。所谓经济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经济资源、发展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⑤经济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形态,是观察分析这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始终维持传统农业的一元经济社会格局,近代以来,随着国际资本入侵,对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产生了很大冲击,一方面,造成农村衰落,形成农村贫穷经济;另一方面,在少数沿海城市建立了现代化经济部门,从而初步形成了现代中国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然而,由于生产力低下、帝国主义殖民等原因,旧中国的历史起点极低,二元结构差异大,转型任务十分艰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开始独辟蹊径,开拓独特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道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传统农村与现代都市并存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仍是一个有8亿农民,农业人口比重较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国家。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动。⑥中国的经济历史和转型实践进一步突破了二元结构理论,先是在中国农村中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农村工业部门,出现了三元经济社会结构,后是在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迅速发展、超大规模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工)进入城镇,成为城镇地区的二元结构(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进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四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国这种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既有别于发达国家花了上百年时间走过的从二元结构到一元结构的一般道路,更有别于其他发展中人口大国从二元结构到三元结构(包括在城市地区的二元结构),再到一元结构的转型道路,特别是基本避免了大规模贫民窟、流浪人群和高失业率。中国的人民社会还需要经历一个四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转变过程,这就是通过城乡一体化、城市内部一体化、农村内部一体化,实现经济社会一体化、趋同化和现代化,这就是中国人民社会转型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路径。这就是中国人民社会独特的演变之路,更加适应中国国情,更加日益多元化,也更加一体化,进而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

 人民社会的首要任务是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的思想基础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治国理念中的“民本思想”,更来源于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探索与实践。确切地说,改善民生是“民本思想”的进步,是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是实实在在的社会主义因素。

21世纪头十年,民生发展取得优异成绩。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也对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做了一个界定,提出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解、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⑦党的十八大报告更加强调社会建设,更加强调具体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举措。一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二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均等化目标;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遵循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使发展的成果普惠到全体人民。这种发展民生举措不仅目标明确(多为定量),而且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生”的高度重视。

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思想指导下,国务院分别制定出台了“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十一五”规划首次规定了公共服务领域,是政府承诺,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能,运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首次规定了公共财政支出优先领域、重点支持区域。“十一五”规划还首次界定了公共服务领域,列出了政府公共服务的11个优先领域和公共财政支出的17个优先领域。⑧根据目标一致法对“十一五”规划的八个民生指标做了评估,发现民生指标基本都较好超额完成(见表1)。

“十二五”规划可以称为一个典型的民生发展规划。《规划》中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同时,“十二五”规划也将“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等民生目标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如规划指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⑨

中国的民生改善,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变化。放眼十年,中国的民生发展之快、变化之大是世界罕见的。这既是顺应人民需求的结果,也是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发挥人民社会“上下同心”、集聚最大动力的优势,共同建设、共同分享的结果。十年所取得成果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首先是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情况。从2001年的7300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13.04亿人,覆盖人口比例从2001年的5.7%增加到96.8%。⑩其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由2005年的1.79亿人提高至2011年的8.32亿人,人均筹资由2.1元提高至246.2元,补偿受益人次从1.22亿人次提高到13.15亿人次。11其次是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受益情况。于2009年下半年和2011年先后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并于2011年上半年在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截至2012年9月底,两项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4.49亿人,加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总计覆盖人数超过7亿人。3年来,各级财政共拨付两项养老保险补助资金超过1700亿元。目前全国有1.24亿城乡居民领取基础养老金。12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从政策评估的角度来看,即使是在过去4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创造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就业,也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核心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4.3%之间。“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城镇就业岗位累计达到5700万人,超过了“十一五”规划4500万人的预期目标;2000年,全国城镇私营企业、个体户就业人数为3404万人,到2011年达到12139万人,净增加8735万人,13成为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从全球视角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球大约有2亿人没有工作,其中多数为女性,青年人(25岁以下)失业者达到了7500万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挑战。14而在2007年至2010年期间,美国就业人数从1.461亿人减少至1.391亿人,却摧毁了700万就业岗位。从国际视角看,在国际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的大背景下,欧美日三大经济体都在摧毁就业,而中国“一枝独秀”,超大规模地创造了就业。

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城乡居民最重要的家庭财产或不动产就是住房。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4.5平方米,到2011年已上升到32.7平方米,15我们估计,城镇居民住房建筑总面积从2002年的123亿平方米上升至2011年的226亿平方米。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5平方米,到2011年已上升到36.2平方米,16我们估计,农村居民住房建筑总面积从2002年的207亿平方米上升至2011年的238亿平方米。城乡合计,居民住房建筑总面积从2002年的330亿平方米增至2011年的464亿平方米。这反映了城乡居民家庭住房资产的大规模普遍增长。

十年来,中国十几亿人民的民生改善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是社会主义因素最强化的时期,党和政府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力度最大的时期,还是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体系最重要的时期。我们的事后评估表明,做到了“一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十年大改观”,这就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将如期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梦想。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实习)]
标签: 人民社会   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