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中国掌握了很多现代科技知识,同时也具有研发诸多领域前沿科技的能力。但是,中国还不是站在科研开发前沿的国家。本文在回顾历次产业革命与各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一般性规律,以期为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价值的启示;同时,考察解放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和不足,提出应对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参考意见;并讨论 “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为改进人才培养机制和提高“社会能力”,进一步发挥“后发优势”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 经济起飞 后发优势 社会能力 李约瑟之谜 钱学森之问
技术进步和创新从未停止过,只不过有些时候显得寂静,有些时候比较活跃而已。人类社会之所以有今天,本质上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带来的。在历次产业革命中,都有一些国家能够把握机会进而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宠儿;而另一些国家则不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丧失机遇甚至成为“弃儿”。俗语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个人如此,国家亦如此。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掌握相当多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同时也具有识别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和前景的眼力,更具有研究和开发诸多科学领域前沿技术和创新的能力。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还不是站在科学技术和研究开发前沿的国家,还存在诸多阻碍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障碍或弊端。中国还是一个半工业半农业国家,没有实现完全的工业化,发展不够均衡。一方面拥有高度发达的城市和高科技产业;另一方面要解决相当多的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和非熟练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既要快速发展,又要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而且要跟上世界和时代的潮流,甚至要领先于人,这对于中国来说的确是一个难题和挑战,当然也是机会。
本文在回顾历次产业革命与各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其一般性规律,试图为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启示。同时,也考察解放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参考意见。并就“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进行尝试性讨论,为改进人才培养机制和提高“社会能力”从而进一步发挥“后发优势”提出建设性建议。
历次产业革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
当我们翻阅任何一本世界科学技术史著作时,都会发现一个现象:越往早期看,越会更多地看到北非(埃及)、中东地区和亚洲(中国)的成果;而越往后期看,越会看到更多欧洲和美洲科学家的名字。①在几千年世界历史中,这种“角色转换”经历了几个过程,而每个过程都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欧洲人的贡献自公元前800年前后(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立)开始增多,但在公元500年至1400年(大约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相对较少,这时欧洲处于“黑暗的中世纪”。从1450年开始,欧洲逐渐占据科学研究的主导地位,而北非和中东地区以及中国的势力大约“消失”在16世纪。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出现美国的“身影”,19世纪逐渐增多,可以与欧洲分庭抗礼,到了20世纪甚至超过了欧洲,而且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今天。值得注意的是,从20世纪开始,间或出现日本人的名字(如:1897年志贺洁发现引发痢疾的病菌,1916年本多光太郎研制出永久磁性合金钢),而1950年以后也会偶尔发现中国的成果(如: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73年袁隆平成功研发水稻杂交技术)。②
以上现象绝不仅仅是科学技术领域的发现和发明,它一定伴随着整个社会的进步,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经济发展。除了个别情况外(科学研究会有偶然性),我们难以想象一个没有经济基础的社会(或国家)会拥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二者不仅是密切相关的,也是相互促进的。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提高生产力,生产力的提高能增加产出,产出的增加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从而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物质基础。那些辉煌一时的文明古国一定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而近代以后科学技术领先的西欧、北美和日本也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换言之,由于经济相对发达才有了文明古国,也是由于经济高度发达才使得当今的发达国家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下面,我们集中讨论产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通过观察18世纪中期以来的历次产业革命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次产业革命大约相隔100年。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世纪中期以后。这也许是个巧合,也许不是。经济周期理论中的“长波”(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认为一个经济周期大约为50年~60年。③依据这个理论,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国家一共经历了(或正在经历)5个周期。由于这个周期时间太长,涉及的因素太多(如战争、技术革新、政治变革),无法进行更为精致的观察和研究,因此这个理论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但是科学技术的变革和进步一定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因素。
此外,还可以观察到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另一个特征:即由点到面进行扩展和传播,使得大多数国家能够从中得到好处。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S. Kuznets)的研究,当今发达国家的“现代经济增长(Modern Economic Growth)”④开始时期如下:英国1765年~1785年;法国、比利时、荷兰1830年~1840年;美国1834年~1843年;德国1850年~1859年;瑞士1865年;丹麦、挪威1865年~1869年;瑞典、意大利、澳大利亚1861年~1869年;加拿大1870年~1874年;日本1874年~1879年。⑤由于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因此只有英国在这个时期实现了“现代经济增长”。此后陆续波及到北欧、西欧、南欧和北美以及日本,在这个波及过程中发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而这时的科学技术革命也随着这种波及和扩散效应逐渐从英国转移到其他地区,这一点与上面指出的现象相符。类似的研究是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罗斯托(W. W. Rostow)作出的,他以“经济起飞(take-off)”概念作为依据为各国的现代经济增长的开始时间作出了判断:英国1783年~1802年;法国1830年~1860年;比利时1833年~1860年;美国1843年~1860年;德国1850年~1873年;瑞士1868年~1890年;日本1878年~1900年;俄罗斯1890年~1914年;加拿大1896年~1914年;阿根廷1935年;土耳其1937年;印度、中国1952年。⑥虽然定义和内涵略有不同,罗斯托的研究结果与库兹涅茨的结论之间,除了跨度稍大一些以外,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罗斯托在其著作《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第三版序言中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学说,将经济发展阶段分成了四个等级,并列举了各国的发展状况,其中包含了一些后来的国家。这里只介绍发达国家之外的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起飞时间:阿根廷、土耳其、巴西1933年;墨西哥1940年;印度、中国、中国台湾、伊朗1950年代初;韩国、泰国1960年。⑦从罗斯托的研究看,经济起飞和发展过程从西欧开始,逐步向南欧、北美、再向亚洲地区扩散,而且他预言将来也将扩散到撒哈拉以南非洲等最不发达地区。他对于其中发展状况比较好的发展中国家十分看好。他指出:“可能在2010年~2020年以后的某个时间,较先进的发展中国家就会完全吸收目前正在迅速展开的技术革命。但是,除非发生某些全球性灾难,我很少怀疑会出现完全进入技术成熟的我称之为第四个发展等级(fourth Graduating Class),所有这些意味着经济力量和政治影响的分配将是21世纪上半叶全球竞争舞台的中心特征。”⑧
那么,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的过程有没有科学技术上的支撑呢?我们可以从代表科学技术应用状况的专利发展中窥见一斑。表1列出了主要发达国家1885年~1950年申请和授权专利的件数,这个时期正是第二次产业革命到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时期,从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第一,不论是申请专利还是授权专利,美国都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而且超出第二名德国(申请专利)或英国(授权专利)一倍。德国、英国、法国各自排在第二至第四位,意大利和日本相差较多。第二,各国都有一个递增的倾向,美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比较快速,英国和法国相对缓慢。第三,各国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的比例关系不同。美国、英国和法国大约一半获得授权,意大利偏多,德国和日本偏少,这与各国专利制度有关,有的国家审查严格,有的则相对宽松。⑨总之,这些代表科学技术进步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数据基本上反映了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美国不仅体量很大,而且上升也较快;德国增长迅速,数量也不少;日本加紧追赶,数量上相对较少;英法两国基础雄厚,但前进步伐稍慢一些。⑩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近代专利制度不仅建立的时间晚,而且效果也不如人意。1912年北洋政府工商部颁布的《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是最早的体现,而后经过数次改进。但是,其内容依然十分简单,甚至还称不上是一部专利法。更重要的是,到全国解放的这几十年当中,也不过授予了百十来件专利。国民政府的专利法是1949年颁布的,这部法律由台湾地区继承至今。1950年,大陆地区实施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规定发明权属于国家,因此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专利法。正式的专利法成立于1985年,这与日本的专利法整整相差100年(日本是1885年),这既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时间,也间接地证明了两国经济发展的差距。11
我们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史中能够总结出哪些启示呢?图1总结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单一过程规律和波段性规律。S型曲线有:“传染病曲线”、“增长曲线”、“成长曲线”、“普及曲线”、“创新曲线”等。“传染病曲线”表示,一种传染病从出现到扩大再到收敛,呈现出S形状,也就是开始时被传染的人较少,经过一段时间有更多的人感染从而形成一个扩散状态或“爆发期”,接下来由于“抗体”的出现和防御、治疗手段的进步等,被传染的人数开始减少,最终结束。“增长曲线”,也叫“成长曲线”,表示经济增长相似于生物的成长过程,开始增长率较慢,经过一个积累时期以后,增长率加快,甚至有一个高增长的时期,然后再下降的过程。“普及曲线”通常指商品的消费和技术的传播都有一个开始较慢,然后快速增长,再到下降的过程。这是由于人们对于某种商品或技术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所谓“一传十,十传百”就是这个道理。“创新曲线”是指,一种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开始时会遇到很多困难,难以有很大进展,需要反复“试错”,当某些技术难题被攻破之后就会有一个比较顺畅的过程,再接下来还会遇到“瓶颈”,或该项技术变为成熟技术而发展受到限制。12以上所述为第一个过程,如果用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或传播来说,就是单一技术的过程。
从科学技术整体和连续性的角度看,在第一波“衰减”之后,继而会有第二波和第三波发生和跟进,因此我们称之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波段性”或“阶段性”规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科学技术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科学技术发展有时相对较快而有时相对较慢,或者会有所谓“波浪形”发展形态,时高时低。某些时期会出现集中爆发的情况,而另一些时期则相对停滞,没有突破性的成果出现,也可以比喻成“黎明前的黑暗”。但实际上都在进行知识的积累,这个时期其实更为重要,因为在某项技术被突破之前,大家都站在同一个出发点或起跑线上,问题是能不能站在这个点或线上。13另外,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S型曲线从左到右呈现出越来越陡峭的形态。这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也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出现,技术研发和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过去研究和开发一款汽车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现在只需要一两年。各类家用电器、个人电脑、照相机、手机等产品的更新换代都证明了这个现象。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年初说:“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新华网,2013年1月5日)。虽然这段话主要谈的是政治问题,但是也可以用来理解经济问题。也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连续性的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为:前三十年虽然不如后三十年发展得好,但是为后三十年打下了基础;后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