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核心期刊 > 论点摘录 > 正文

技术细节和制度创新如何改变历史

摘要 国内许多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往往低估或者忽视技术的重要细节和复杂性,以及科学发现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以简化的线性逻辑构建史实,这很可能会影响对孕育新产业革命诸创新要素的深入认识。我们应重视前因考察,认真分析促成产业革命兴起的因素,改变以往我们的粗线条描述,多一些细笔剖析。今天的中国,需要通过对技术活动细致的了解,实现全方位的不断创新。对产业革命进行历史地思考,是我们为迎接新产业革命所必须作的思想准备。

关键词 产业革命 科技革命 细节 创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迎接新产业革命到来之时,有必要回顾历史上的产业革命,特别是分析与之伴随的技术革命和科学革命,以及其他不可或缺的要素,揭示重要的历史细节,以增加我们对技术复杂性和科学不确定性的认识,增加我们对制度创新等要素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上何以会发生产业革命,21世纪何以会有新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与技术革命

中国知识界对产业革命(或说工业革命)早有一定的了解,这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广泛传播有关,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13章“机器与大工业”中,明确提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并对技术发明与生产力、生产方式的关系有清楚的阐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经济学经典的译介,如保尔·芒图的《十八世纪的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大卫·兰德斯的《解除束缚的普鲁米修斯——1750年迄今西欧的技术变革和工业发展》、乔尔·莫基尔的《富裕的杠杆——技术革新与经济进步》等,我们对历史上的产业革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然而,中西文化不同形成的思维差异,以及中国教育体制长期造成的文理隔膜,使国内许多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未必真正能理解技术。这种情况下,对产业革命的外部因素与社会影响、一般的技术概念等问题容易理解,而对技术的重要细节和复杂性、科学发现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却容易低估或者忽视,以致造成以简化的线性逻辑构建史实,这很可能会影响对孕育新产业革命诸创新要素的深入认识。

以第一次技术革命为例,它是指18世纪中叶从英国开始的、与产业革命伴生的根本性的技术变革,以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及机器作业代替手工劳动为主要标志。这次技术革命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纺织业中机器的发明和应用;二是蒸汽动力技术的发明和改进;三是生产各类机器的机械制造业的形成;四是铁和钢冶炼技术的发展;五是轮船和火车的发明。①应该说,这种概括比较全面,避免了只强调蒸汽机发明而造成的误读。然而,具体看与蒸汽机相关的内容,即感觉到其描述的线性和简化:“1698年,萨弗里发明蒸汽抽水机,经过纽可门等人的进一步改进,初步解决了煤炭开采中的排水难题。1769年,瓦特发明了旋转式蒸汽机,由此,蒸汽机从排水工具成为‘万能动力机’。蒸汽机终于使人们将燃料转化为动力,突破了自然力的局限,为纺织机等提供了强大动力。”②类似的写法在国内并不少见,如一部有影响的科学史著作写道:“改进后的瓦特蒸汽机,成了效率显著、可用于一切动力机械的万能‘原动机’。蒸汽机改变整个世界的时代正式到来了。”③这种一蹴而就的“因果”关系,显然与历史不符。这里无意苛责作者,只是认为,这样的表述可以使大众对瓦特的发明与产业革命有粗略了解,而对当今的科技创新活动没有什么启示意义。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