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重大问题研究 > 国际观察 > 正文

阿拉伯世界滑落“二次革命”?

2010年底,一个突尼斯小贩之死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所谓“阿拉伯之春”的序幕。一时间,风起云涌,阿拉伯世界“变了天”。两年多过去了,阿拉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埃及再一次用街头政治敲响警钟。

硝烟再起

埃及的持续动荡愈发令人担忧了。7月30日,埃及前总统穆尔西的支持者举行“百万人大游行”声讨“血腥政变”。就在前一天,埃及军方强硬表态,其发言人表示,根据法律,任何接近军方作战情报机构以及企图袭击守卫士兵的人都将令自身陷入危险。在这之前的7月26日,埃及几大城市爆发大规模游行,穆尔西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及警方之间的冲突造成至少80人死亡,800多人受伤。也有医疗机构报告称,仅在开罗纳赛尔城阿达维耶清真寺一地的冲突中就有至少200人死亡、4500多人受伤。媒体将之描绘为“血腥罗生门”。

在“阿拉伯之春”中完成政权交接的两个北非国家——突尼斯和利比亚也面临严峻局势。

在“阿拉伯之春”的发源地突尼斯,7月25日,反对派领袖布拉米遇刺引发紧张局势,多地举行示威。7月27日,数以千计的游行群众要求解散由“伊斯兰复兴运动”领导的政府。

在没有了“强人”卡扎菲的利比亚,情况更糟糕。7月26日,著名律师、政治活动家阿卜杜-赛莱姆-米斯马里被暗杀,成为利比亚新一波动荡的导火索。接下来发生的大规模越狱事件、汽车炸弹袭击等事件使局势进一步恶化。在过去的几天,首都的黎波里千余名示威民众聚集在市中心的烈士广场,号召人们抗议现政府对暴力暗杀事件的不作为。

宗教势力的挑战

“埃及首个民选政府被军方推翻,这让另外两个在2011年推翻了强权统治的北非国家感受到了压力。”《华盛顿邮报》社论中所说的正是突尼斯和利比亚。西亚北非各个国家之间因历史、民族、宗教等因素而紧密相连,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分析指出,最近埃及、突尼斯以及利比亚等国家出现的动荡,矛头似乎都对准了掌权的宗教势力。

埃及军方推翻了来自穆斯林兄弟会的穆尔西。突尼斯游行民众的要求是解散由“伊斯兰复兴运动”领导的政府。利比亚示威人群甚至闯入利比亚主要政党、穆斯林兄弟会建立的“公正和建设党”与“利比亚国家力量联盟”总部,声称党派斗争使得利比亚战后进程缓慢,导致目前暗杀频繁,并要求解散国民议会及临时政府,重新选举。

“阿拉伯之春”经历过最初的动荡后,在多个国家,有宗教背景的政党纷纷走向前台。正如西方多数媒体评论指出的,在专制政权垮台后举行的民主选举中,有宗教背景的政党作为最有组织的势力崛起了。

不过,法国《世界报》网站文章认为,来自穆兄会的穆尔西的命运标志着宗教势力的惨败。分析认为其原因在于宗教背景的政党无力治理灾难性的经济形势,不愿意与其他党派联合执政以及排除异己的做法。

俄罗斯《生意人报》网站文章也指出,正在埃及上演的一幕将对整个中东地区的未来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世俗国家的拥护者有望从宗教势力手中夺回政权。

前途莫测

作为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国家,埃及局势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不容小觑。正如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在新的动荡中,埃及政坛正处于关键转折点,而中东甚至世界其他地区未来数代人都面临更大危险。

目前看来,埃及局势依然无解。分析指出,埃及军方与穆兄会仍处于僵持中,谁都不肯服软。而只要这种局面不打破,任何实现全国和解和开启新的民主进程的倡议都难落实。不过,国际社会正热切关注事态发展。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飞往埃及与穆尔西“深度交谈”,联合国安理会秘书长潘基文也致电相关各方讨论埃及局势。在各方压力下,埃及军方是否会让步?还有待观察。

在突尼斯,根据2011年11月缔结的分权协议,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下台10个月后,突尼斯“伊斯兰复兴运动”组建政府,另外两个左派政党“保卫共和大会党”以及“劳动自由民主阵线”分别占据总统和立宪会议主席的职务。根据路透社消息,为解决反对派领导人布拉米遇刺引发的政治危机,各方正商讨权力分享协议。

至于利比亚,BBC报道指出,米斯马里被暗杀引发的新一轮动荡有可能成为该国一个危险的转折点。分析指出,利比亚内战已结束近两年,却迟迟无法形成有执行力的政府,导致很多重建工作无法进行。如何稳定国内政局是利当局面临的紧迫问题。

以埃及为代表的阿拉伯世界的此轮动荡将如何收场?世界还没有答案。

[责任编辑:常妍(实习)]
标签: 阿拉伯之春   宗教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