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动态 > 正文

网络时代的评论艺术

——视频访谈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米博华(文字实录)

主持人:网友朋友们,大家好。在人民论坛视频开播上线的重要日子里,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新闻大家、评论大家——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米博华作为首访嘉宾。欢迎米总!

米博华:谢谢!大家好!

主持人:米总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多年,历任中国青年报评论部主任、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2005年起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为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评论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在新闻评论写作与研究方面均造诣深厚。米总倡导为人为文要“扎实、踏实、老实”, 对网络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及青年网友尤有教益。今天,我们围绕“网络时代的评论艺术”和米总进行交流。

主持人:米总,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传统媒体转型的。您可能也注意到,社会正在转型,媒体也处于变革期,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发声渠道和阅读方式,也给新闻评论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您觉得挑战和机遇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传统媒体应该如何应对?

米博华:首先感谢人民论坛贾立政总编辑邀请我出席人民论坛视频上线首播,我认为这是一份殊荣。我也很关心也很关注人民论坛杂志,同时我也是人民论坛杂志的忠实读者,特别是你们的《学术前沿》,我几乎保留了每一期。

主持人:这是对我们莫大的鼓励。

米博华:同时,我觉得这个刊物也是我经常要仔细阅读的刊物。有一些是浏览,而这份刊物是要仔细阅读的刊物。我从学术前沿里获益很多,特别是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战线的干部,一定要关注思想理论动态,关注学术前沿。所以,利用你们视频上线的机会,我也表达一下作为读者对你们工作的尊敬和感激。

米博华:刚才你提到的这个问题,使我想起了很多。在新闻战线我已经工作了几十年了,应该是一个老兵了。我们这代人见证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也许和你们80后、90后的孩子在交流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些概念化的表述。但对我们来说,国家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每一年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几十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的事实。从《人民日报》自身发展来讲,我想大家有些情况可能不太了解。《人民日报》现在发行量是310万份,仍然是中国最大的纸质媒体,发行量是最大的,但这并不是《人民日报》发行量最大的时代。在改革开放以前,《人民日报》发行量曾经有记录的记载是700多万份。三十多年来,《人民日报》从一张对开8版的报纸发展到现在有24块版,同时又有多种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发展的新闻机构,成就辉煌,成绩巨大。

米博华:当前我们整个新闻工作者的舆论生态和工作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我想说的是,新媒体从20多年前进入到我们的视野,那个时候叫互联网,或者叫网络以来,这20多年来,《人民日报》的纸质媒体和《人民日报》的新媒体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经历了很多,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直观地感受到,目前舆论生态与20多年前相比已经有了根本的变化,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媒体的分布,媒体的格局在发生着变化,主要是现在的媒体除了纸质媒体以外,还包括许许多多的新媒体,博客、微博客等等。同时我也感到,更多的变化在于我们整个的舆论场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最突出体现在有更多的人发声,有更多的渠道,有更多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参与到媒体互动的过程中,大大丰富了中国的舆论生态。应该说,这样一个时代既是我们那个时代不能想象的,同时也感觉到时代在发展,进步在快速发生着变化的事实。

米博华:从机遇和挑战的角度来看,我感到这是一个潮流,顺应这个潮流是所有新闻工作者都应该做出的正确抉择。同时也带来一些挑战,所谓挑战呢,无非就是对新闻工作者的素质,特别是新闻界领导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多元、多样的舆论生态,如何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对我们的能力、学识、经验等等都是一个考验,我们也在努力适应这样一个时代。应该说,人民日报在这方面做得很好。首先,纸质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始终在保持着,同时我也看到,人民日报在多媒体方面,在时间节点上没有落后,在规模水平上没有落后,在内容提供方面也没有落后。特别是我们从去年开始,我们的官方微博开通以来,得到广大读者好评,这在过去那个年代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今天都成为现实。我为这个时代感到骄傲,同时我也为赶上这个时代,见证这个时代,感到自豪。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网络时代   艺术   评论   米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