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学术视野 > 政治 > 正文

执政党应该善于领导政治体制改革(2)

做好“顶层设计”

执政党要善于领导政治体制改革,首先是要加强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执政党作为改革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应当善于统筹全局,科学地进行“顶层设计”。只有合理地制定政治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形成切实可行的思路,才能保证政治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譬如,要确定不同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从长远目标上看,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民主梦”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状态?应该在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有一个大致的构想,以此来振奋民族精神,激励全体人民。在这方面,我们还需深入思考。党的十八大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通过一连串的政治体制改革,实现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是一个总的原则目标,还需要具体分解为每个年度的奋斗目标,明确在每个年度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政治体制改革要集中解决哪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政治体制改革从量变到质变的进程。

还譬如,在政治体制改革的步骤上,我国今后的政治体制改革可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现在起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集中解决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例如:加紧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区划改革,基本形成适应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系;尽快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从制度上防止腐败现象,真正将腐败问题抑制到最小程度;形成党管干部与人民选择相一致的民主、科学、公开、透明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考核机制,真正实现邓小平所说的用好的机制选人、选最好的人的愿望;完成司法体制改革,健全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的中国特色司法体制,保证司法公正,体现社会主义国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利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机遇,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化的体制机制,同时在党内民主、国家民主与社会民主之间之间形成一个互为促进的联动机制。从现在起就要着手研究和逐步推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方面的改革,等等。

第二阶段,再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主要制度平台的功能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充分彰显,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权威能够充分体现。人民代表大会从选举制度、组织制度、运行机制、操作程序各个方面实现真正民主化、科学化,人民当家作主切实得到保障。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补充和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真正健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协商民主的主要渠道将会把重大决策的政治协商放在首位,真正实现协商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党派之间的互相监督将会形成长效机制。基层的协商民主将会丰富多彩并且实现制度化。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凡是能够实行协商民主的地方将会尽可能地实行协商,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体系基本建成。同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都将会在现有基础上更进一步。执政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经过改革和完善基本适应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需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体现得更加充分。

第三阶段从2020年起直到本世纪中叶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将近三十年的时间中,进一步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建设成果,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范要求,用事实证明社会主义能够发展更高的民主。

为了做好政治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执政党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执政优势,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加强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为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保障。执政党要组织思想理论界通过群策群力的理论攻关,真正形成合情合理、逻辑严密、让人民信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体系。而在改革对策上,更要倾听各方面声音,汲取群众的智慧。要对各种不同的改革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在集思广益基础上选出最优。对于目前影响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主要问题,应该抓紧制定改革方案,不失时机地推出改革措施。对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这些举足轻重的重大问题,则应当积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在真正深思熟虑、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逐步提出改革的措施。

必须处理好几个问题

执政党要善于领导政治体制改革,应当注意在改革实践中处理好几个问题。

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坚持实事求是统一起来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推陈出新、破旧立新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一种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是难以完成这个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的。但是,解放思想从来都是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执政党在新形势下领导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譬如说,事关党和国家全局和重大制度方面的改革,必须坚持“顶层设计”,不能各自为政;但是地方和基层从本地实际出发推进民主法治的一些具体措施,则应该允许“摸着石头过河”即在实践中探索。在部署和筹划政治体制改革全局“大盘子”时,也要考虑到各地的客观实际。还譬如,我们反对盲目照抄照搬西方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模式,但是对于其中的人类文明共同成果和合理做法则可以批判地吸取。

将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同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结合起来

党的十八大已经就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出了规划和部署。在未来的七年里和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要我们认真落实十八大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坚定不移地通过改革不断完善和健全这些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肯定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每向前深入一步,都客观内在地要求逐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以适应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需要。由于我们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历史上曾经发挥过一定作用,但确实不很适应今天的现实需要,必须通过改革和完善使其真正适应民主法治建设需要。但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非常复杂,极其敏感,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要善于将完善民主制度的进程同不断调整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结合起来,在未来七年的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找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结合点。

在不断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进程中始终注意维护社会稳定

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就是通过不断完善民主制度,推进体制创新,为广大公民更加有效进行政治参与提供条件。当前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远没有完成,在丰富民主形式、拓宽参与渠道方面还很不够,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也缺乏具体法律保障。同时,公民政治参与需要的精神支持即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理性合法参与意识还没有达到应有水平,公民民主权利行使能力和参与水平还没有普遍提高,难免出现某种非理性的过当参与要求。在政治组织系统和政治沟通渠道还不可能十分完善情况下,现有政治系统的容纳能力与非理性的过当要求之间就容易发生矛盾,引发社会冲突和震荡,影响社会的稳定。这些错综复杂的情况要求执政党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既要领导人民不断扩大公民参与;又要始终注意维护稳定,通过加强公民政治文化建设,引导群众树立改革与稳定相统一的意识,自觉维护稳定局面,真正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有机统一。

总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就必须提高领导政治体制改革的能力和水平。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郑韶武]
标签: 执政党   体制改革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