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重大问题研究 > 中国战略 > 正文

烝民:中国创新能力的分析(4)

核心提示: “中国创新能力领先全球”这种统计结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美国这样创新能力很强的国家会排在中国后面?中国的创新发生于哪些过程、形成机制如何?西方国家现在的创新状况如何?

法国:从“鸡首”到“牛后”? 

对于法国来说,必须强烈地区分它在科学和技术两个领域的创新能力。法国的科学研究能力一贯很强,但是技术方面却不见得。这与法国多少显得有点“四分五裂”的国家创新体系有关。

法国的大学传统历史悠久并且大师辈出,但是巴黎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学风传统上一直是注重“纯学术”,于是比较忽视应用技术的研究。法国政府并不轻视工业创新,拿破仑时期法国建立了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是世界上最早的应用学科学院。不过即便是这种应用学科的学院,也对学生入学时的理论科目如数学的水平有很高要求,于是带来的结果是,法国在需要很高理论水平的领域,如大型建筑工程方面差不多处在世界领先水平,而制造业方面,如汽车等领域,法国的产学研关系始终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法国的企业家在各种主要制造业领域都很活跃,但由于与政府的关系形式和大学的关系形式始终没有理顺,因此这些企业家的努力得到的结果就是,法国在各主要工业领域都有在世界上“数得上”的企业,但都不领先,技术上也没有引人注目的独创。在政府没有承担提出重大的责任并给予相应支持,大学也没有为企业提出重大的问题情况下,靠企业家的努力,当然做到能够跟随在世界前沿的后面保持自己的位置,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因此,法国在产业界在世界上常被评价为“第二梯队”的首位,也就是“鸡首”。

法国的工业领域还有另外一大块是政府的主导的国有企业体系,这些企业致力于重大的项目如航空航天、原子能、高速铁路等。这些项目对法国有重大的意义,但没有为世界贡献很特别的创新。

在欧债危机中,法国遭遇了严重的“去工业化”:大量工厂关门。奥朗德政府的应对方案是“增长协议”,即在“欧洲2020战略”的大框架下发展新能源、宽带网的新型战略性产业,目标是成为“牛后”。其成效如何还有待观察。

实际上,不难发现,法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格局,与中国有着很高的相似性。所不同的是中国出在上升阶段而法国出自下降阶段。

谁将主导“第三次工业革命”?

简略浏览了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创新体系特点,我们可以对比得出中国的相对位置。

首先,英国已不再是世界工业创新版图上重要一员,英国自己也不会改变其金融大国的定位。在英国仅有的几个优势工业领域,如飞机发动机、制药,中国的确还与英国有较大差距。但英国的优势也只体现在一两家企业,即使在飞机发动机市场和药品市场,它们也只能占据一部分份额。

其次,美国的工业在“温特制”下,把大量的制造环节外包给了中国,其自身的产业结构出现“空心化”,但美国仍然掌握最多的标准,并且研发能力依然强大。如果把工业体系比喻成一个“金字塔”,其塔尖是标准和研发而基础是加工制造的话,那么中美之间的关系就是:金字塔的基础部分大部分在中国,而塔尖部分大部分在美国。基础部分在中国意味着中国实际上掌握了这些技术的要领,并得出了大量的工艺创新。但塔尖在美国意味着美国“提纲挈领”地控制着整个产业网。中国要想实现产业升级、掌握更多标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德国有其自己的优势,但需要以产品的形式体现。相比之下德国的产品出自高端而中国的出自中低端。这一方面说明中国比起德国还有差距,但另一方面说明中国与德国的直接竞争关系并不强,互补关系更强一些。

第四,日本创新的强项工艺创新恰恰也是中国的强项。实际上这些年中国在国际工业产品市场上的份额提高很大程度上对应的就是日本的份额降低。中国有技术上不如日本的方面,也多是日本的历史积累所致。而日本的严重老龄化注定了其地位将不断衰落。

最后,法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与中国具有相似性。法国长于大型工程项目,中国也擅长。而中国具有的人口基数和低成本又决定了中国还能参与很多法国无力参与的领域。

综合看来,中国虽然在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方面能力依然不强,但可能成为对手的国家也都在衰落。未来能跟中国在工业方面进行竞争的主要对手是美国,但竞争形式将主要体现为率先制定标准的争夺。这方面欧盟作为一个整体也在参与竞争,但实际上其内部尚缺乏一个成体系的“欧盟创新体系”。

发达国家当然也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工业地位的崛起,因此他们最近在大力宣扬通过“第三次工业革命”,让制造业从中国流回到西方,问题是:它们能做到吗?

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其实相当于“温特制加强版+智能制造+绿色能源”,也就是西方希望加强在温特制方面的优势地位,鼓励一些国内的设计产业,再加上一些节省人力的只能制造系统,以图减少把制造环节外包给中国。

然而,制造的的核心环节在于工作母机,即机床。西方要想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图景,就需要先把相应的机床造出来,可这些可能是许多种的世界上还不存在的机床他们找谁来制造呢?除了中国还能外包给谁呢?既然只能外包给中国,那中国当然就会掌握了这些机床的制造技术。而基与这些新型的智能机床的标准,那当时更是还未出现。在西方已经掌握了的标准方面,中国想要超过西方,难度很大。但对于还没有出现的标准,中国当然是有能力参与制订标准的竞争的。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昀赟]
标签: 中国   能力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