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重大问题研究 > 国际观察 > 正文

试看印度式的民主

印度常把自己视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而引以为豪,这是有理由的。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国,有12亿人口。印度独立后制定了宪法,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印度宪法在序言中开宗明义地写道:“我们印度人民已庄严决定,将印度建成为主权的社会主义的非宗教性的民主共和国,并确保一切公民:在社会、经济与政治方面享有公正;思想、表达、信念信仰与崇拜的自由;在地位与机会方面的平等;在人民中间提倡友爱以维护个人尊严和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60多年来,印度在努力践行着宪法,坚持实现了每5年一次由全体成年公民投票选举出权力机构的负责人。这确实是民主的体现。然而,民主不仅有形式,还要有内容。外国的和印度的观察家们对印度的民主褒贬不一。

印度的民主主要体现在全民参与投票上。每到投票季节,要让遍布城乡的如此庞大的人口尽量投上票,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印度政府定制了便携式电子投票机,成立了组织有序的工作人员队伍,在全国许多汽车开不到的地方,工作人员骑毛驴进山,骑大象入林,也要争取把选票送到选民的手上。印度公民参加投票的比率是比较高的,在选票上作弊的现象比较少,选举过程基本上是公正的。

民主要求普通民众具有一定程度的能力和人品,诸如理性行为,明智地理解公共事务,独立的判断和对公众利益无私的奉献。一个完全成功的民主国家,选民应该是有文化和政治意识的。选民应该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权利,明智地投票选举出合适的领导人。印度在这方面是受到一些因素制约的。有位印度政治评论家说:“我们在理论上享受着各种权利,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民主的真正到来是只有当群众觉悟并参与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时候。现在每个方面都存在不平等,包括社会,经济和政治。”造成不平等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文盲多。在选举活动中,不识字的选民很容易被金钱引诱。印度识字率的定义是15岁以上可以读和写的人。印度2001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是总人口识字率61%,男性识字率73.4%,女性47.8%,这就是说公民中有四成是文盲,男性中的文盲有1/4还多,女性中的文盲有一半还多。这么大比例的文盲怎么可能做到有文化和政治意识。

政党是思想观念的载体。在民主中,政党是社会思想和政治决策之间的桥梁。印度的政治体系是多党制。然而,政治渐渐地演变成为了机会主义和腐败的游戏。大多数的政党只关心上台。每一个政党都形成了不同的种姓政治。有的试图用种姓政治影响人们的思想。有的试图提高人民的宗教情绪。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员萨米拉曾经举例说,贱民出身的北方邦主要领导人玛雅瓦提每次掌权,便会误导议会,并换掉数百名公务员。她为自己举办豪华的生日派对,穿金戴银,她已被指控挪用政党的资金。她在政治上的支持并不是来源于她提出了能帮助受压迫者的福利政策或经济政策,而是她个人的进步带来了替代性的“体面”。她象征着印度并不是一个民主国家,而是一个有竞争的专制国家,专制力量通过举行选举仪式的方式寻求合法性。

有评论家说印度是一个奇怪的关于“民主”的例子,其中的重要人物没有一个相信民主。几乎所有的印度政党的领导权都是继承制的,或者是在儿子、女儿、遗孀、女婿中展开竞争。印度的选举程序是以具有代表性的民主联邦概念为导向的,这种体制被认为可以从君主政体和独裁政体中拯救印度。尽管有代表性的民主形式在印度得以成功运转,但在实践中还有待全面落实。印度独立后的65年统治中,尼赫鲁-甘地家族成员出任总理直接掌权的时间约占60%,现在还有约12%的时间由另一名来自同一个家族的成员在垂帘听政地行使她的权力,致使数以百计有能力、有效率但不走运的政治活动家只能望其项背。这种趋势在各邦也都雷同。政治领导人经常被指责说辅佐他们的儿子、女儿和其他亲属作为权利继承人,为他们开辟进入权力政治的仕途。有一些民选代表只管享受他们的特权,并不履行自己的职责,失职而没有问责,伴生着兜售影响力,裙带关系,任人唯亲和故意疏忽。他们逍遥法外,对不法行为毫无顾忌,还能再次当选,成为诋毁印度民主的证词。

分析家认为,对于一个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带着封建色彩,按照氏族忠诚或个人崇拜的游戏规则行事的社会而言,仅仅定期举行选举活动并不会有实际上的改变。印度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实现的是自上而下的民主,而不是自下而上的民主,这给在政治上、经济上享有特权的那部分人提供了不公正的优势,使他们说了算,导致家族统治。印度现在的议员中,41~50岁年龄段的人有37%是继承了他们父辈的位置,31~40岁之间的人有65%是继承了他们父辈的位置,30岁以下的议员100%是继承了他们父辈的位置。随着民主的深化,印度社会政治环境在一些重要因素的催化下日益分化瓦解,家族统治的力度势必松懈。由年轻的受过教育的印度人构成的一个新的选举阶级的出现,不断扩大影响范围的媒体,新生社会经济群体对权利的要求,日益成熟的选举委员会,都将帮助印度的民主进一步扎牢其根基,削弱王朝政治的影响。

印度在民主的道路上已经走了60多年,民众对民主的信仰不升反降,说明一定存在什么问题。政治学家认为,一个国家越贫穷,民主持久性所面临的威胁就越大。仅有选举的过程无法保证民主的存在。印度这些年来的贫富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印度消费支出调查的新数据表明,2000年城市中最富的人口平均花费(或收入)是最穷的人口的12倍,在2012年上升到了15倍;在农村,富人与穷人之间的这个差距在12年间从相差7倍增加到9倍。

印度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形式上是民主的,内容上是专制的,结果上是失望的。政治评论家说,选举并没有在印度产生出一个满足最广大人民最迫切需要的政府,这些可以从人口中的贫困比例、识字比例、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体重不达标率、医疗卫生设施、安全饮用水供应等硬性指标上反映出来。尽管经济有了发展,但是印度服务人民的水平却低于那些既无民主也无高速经济增长的国家。政治体制显然是为某些人的利益服务的,让人质疑印度政治中是否存在真正的民主。

今年7月印度总统慕克吉在给大学生讲话时呼吁学生们参与印度美丽的,复杂的,困难的,有时是嘈杂的民主。他对学生们说,你们应该帮助国家产生出更好的公民,既懂得自己的权利也懂得自己的责任。

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实现民主要容易一些。然而印度在民主面前需要应对和解决的困难还很多,包括种姓问题、种族问题、地方自治问题、分裂主义问题、恐怖主义问题、宗教问题、妇女问题、贫困问题、饥饿问题、卫生健康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发展问题等,印度要实现真正的民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杨昀赟]
标签: 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