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欧元前途乃至欧洲(盟)治理模式带来了尖锐挑战,使福利国家改革话题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上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把福利国家当作理想主义的神话,美国里根政府推行“为工作而福利”政策,英国撒切尔夫人政府更是大刀阔斧推行改革。1990年代多国社会党上台执政,也不甘落后地强调左派必须与时俱进,调整原来意识形态固守的东西。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有效率的工作福利制,防范过分依赖福利的道德风险,包括放松对市场的限制、鼓励自立,重视培训以及强化责任感等等。德国施罗德政府 2003年推出的系列改革及其代表作《2010议程》(Agenda2010)便是其中可圈可点的重头戏,但改革并没有立竿见影,却株连社民党在所有地方选举和欧洲议会选举中接连受挫,施罗德被迫宣布提前大选,黯然下台。幸亏接盘的默克尔政府没有勒住缰绳,而是继续推进没有施罗德的施罗德改革。
十多年过去了,不少南欧国家在长期财政赤字和靠借债维持中苦苦挣扎,终因支撑不住导致危机爆发;而德国得益于未雨绸缪,在危机中表现良好。德国目前的产值占欧盟总量1/5,出口量占1/4;失业率为5%~6%(是欧洲平均失业率的一半左右),特别是青年失业率降到20年来最低;预算收支大抵平衡,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远低于欧元区国家5个百分点。被认为是一枝独秀的优等生。
施罗德政府的改革及其《2010议程》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推进涉及既得利益的体制改革要有极大的政治勇气和足够的牺牲准备。如果执政者(党)只考虑维护自己的党派利益,就不可能冒这样的政治风险。现在看来,德国改革的最大受损者是社民党,且不说当年许多干部纷纷退党,原党主席另立门户,十万党员流失,一直到现在还没有缓过劲来。施罗德上台后一段时间,推进的是开源性改革,并没有遭到什么强烈反对。但当施罗德意识到改革必须治本,并准备挪动许多人的奶酪时,立刻迎来汹涌澎湃的抗议浪潮甚至人身攻击。由于改革效果的滞后性,大多数民众缺乏足够的耐心,改革的决心面临巨大的考验。选民尝到了眼前的苦滋味,就倾向对改革者说“不”。由此可见,多数原则对于改革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即便有勇气也未必能够扛得过去。其实,施罗德政府无论是坚定推行改革还是半途而废,社民党都元气大伤了。人们在享受改革红利的同时,也未必能记住改革者的好——这大概也是历史和现实许多改革者的“宿命”吧。
改革的智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如何凝聚共识减少阻力。顺利推进改革的关键,一是弥合执政党内部的分歧。针对党内有些人思想陈旧行动僵硬,施罗德认为,社民党不但要坚持自由、团结、公正的基本价值观,而且必须果断拿出国家迫切需要的明确改革议程,捍卫并坚决予以实施。二是争取工会的支持。福利国家的工会力量虽然今不如昔,但仍不容小觑,工会在与资本的长期较量中也学会了博弈与妥协,能够争取到工会的支持就可以增加改革的胜算,问题是工会也是利益集团,也有它的利益考量。三是挣脱反对党的掣肘。施罗德任内联邦参议院反对党势力强大,正如施罗德感叹的,政客们关注的不是在如何寻求妥协,也没有考虑国家的政治责任,而只热衷于政党的争权夺利。这就是为什么默克尔政府并没有放弃《2010议程》路线图,为什么2012年4月,政府拟对25岁以上有收入人群征收年龄税,这时轮到社民党作为反对党为反对而反对了。反对党的“在野策略”,政客为了拉票,都可能导致他们的短期行为绑架国家的长远利益,这也是西方政治生态“左”“右”面目日益模糊的一个写照。
改革要触及不少人的眼前利益,必然举步维艰不可掉以轻心。所有的改革都是利益调整,要动某些奶酪。其实大多数人也都知道高福利难以为继,口头上谁也不反对改革,但要是动了自己的哪怕一小块奶酪就不干了。一旦改革触及具体利益,拥护改革者马上就会变为反对者。福利的“刚性”特点意味着调高了皆大欢喜,下调了怨声载道。福利体制改革再次告诉我们:从来就没有什么免费的午餐。首先要考虑的是支撑福利供应的生产力水平,其次是人们所享受的福利待遇必须有劳动者的工作进行储备,遗憾的是恰恰很少有人认真对待这两个方面。另外,福利体制的设计需要大智慧,德国老龄化问题严重,但改革并没有削减养老金,而是通过调整增值税、开征生态税,取得了别开生面的效果。今天看来,改革迫使失业者必须积极寻找工作,灵活就业也使资本更愿意雇佣新人;但是,危机中的有效社会保障措施究竟是为了扩大内需而撒胡椒面,还是继续进行结构性调整和人力资本投资,德国政府又不得不面对新的抉择。
社会政策的公平正义必须依靠劳动者工作而不是别的什么来实现。根据德国《社会法》,失业被定义为“有工作能力,且有工作意愿,但现在无业者”,亦即失业仅仅是工作能力的暂时丧失,任何保险或救济都不应使失业者安于现状放弃工作机会。这一点对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不无提醒,我们要谋划的是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发展型福利”,而不可能大包大揽。我国政治制度不允许政党轮替和政客拉票,但也不排除有人迎合民粹、煽动民意,鼓吹不切实际的赶超型福利;还有利益集团不肯放弃特殊地位和优渥待遇,千方百计阻扰重新切分福利奶酪等情况。发展型福利不但要求实现普惠的社会保障,而且必须体现激励和引导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相适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特别要注意由于长期福利短缺,公众的预期比较强烈,一定要防患于未然,避免不可持续的过度承诺,遏制社保缴费率继续走高,谨慎探索推迟退休年龄和实行新人口政策等等。无论如何,劳动者为自己做了力所能及的保险储备,就应当获得回报;只有对特殊的弱势群体,才须社会援手给予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