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学人天地 > 学术观察家 > 正文

科斯的遗产:开放思想市场 发展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最长寿的经济学家

全球最长寿的经济学家当数英籍经济学巨匠、新制度经济学之父、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教授。他于美国时间2013年9月2日因病去世,享年102岁。科斯教授于1910年出生在英国伦敦,1932年大学毕业,后赴丹迪经济暨商业专校、利物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任教。1950年,科斯移民到美国,先后于布法罗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任教,之后一直担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和《法律与经济学杂志》主编,直至1982年退休。其后,他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慕瑟经济学荣誉教授及法律与经济学资深研究员。

科斯教授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产权理论的奠基人。他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创性研究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群体的后续研究,把制度和企业引入了此前偏重诠释市场价格体系如何发挥作用的主流经济学,论证了企业、产权、契约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探讨了企业的边界,界定产权的交易成本以及效率,生产的制度结构。科斯的理论影响了张五常、茅于轼、吴敬琏、钱颖一、林毅夫、张维迎、周其仁、樊纲、张曙光、盛洪、唐寿宁、韦森等在内的一大批富有影响力的华人经济学家。著名的天则经济研究所更是以研究新制度经济学为立所之本。今年该所最新出炉的著作为张曙光和盛洪主编《科斯与中国》文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与此相应,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的经济改革研究发挥了深远的影响,从而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有关经济改革的话语体系和实践。科斯逝世之后,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在第一时间甚至提出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应该学习科斯理论。

科斯的仙逝不仅是学术界的巨大损失,而是整个世界的巨大损失。就是因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不仅具有高屋建瓴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深远广阔的政策意蕴。如果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老制度经济学鼓舞了中国的革命走向“成功”,那么科斯所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是中国的改革走向成功的当然指导之一。科斯对于中国学界的最后正式勉励可能就是他2013年5月6日祝贺天则经济研究所成立20周年庆典的亲笔祝贺:“天则所无疑将在开放思想市场的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弗里德曼和布坎南一样,科斯年轻时信仰社会主义,但后来都成为坚定的自由主义者。但据说当他思考企业为什么存在时,他对列宁的“整个社会是一个大工厂”的说法产生了怀疑,最后走上了经济自由主义的道路。

科斯还是个谦谦君子。他在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典礼上致词时开门见山地承认,在他生命的漫长岁月中,他虽然结识过一些伟大的经济学家,但从未指望自己能是他们中的一员,或走在他们的行列中。他认为,自己不曾有高深的理论创新,对经济学的贡献是促使我们的分析将经济体系的特征包容进来。他使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同在G•K•切斯特顿的布朗神父传说《看不见的人》中的邮递员那样,这些特征是如此的显然,以致很容易被忽略掉。他所作的事情就是指出,对于经济体系的运转来说,生产的制度结构是重要的。

贡献

科斯因为对生产的制度结构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荣获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杰出贡献是发现并阐明了交易成本和产权在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科斯的代表作是两篇著名的论文,其一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本质》,该文以演绎推理的方法独辟蹊径地讨论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及其扩展规模的界限问题,科斯创造了“交易成本”这一重要概念来予以解释。这里,交易成本是指“利用价格机制的费用”或“利用市场的交换手段进行交易的费用”,包括提供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订立和执行合同的费用等。科斯认为,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成本时,企业便产生了,企业的存在正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代替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当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的边际成本时,就是企业规模扩张的界限。其二是1962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该文结合简单的案例分析,重新研究了交易成本为零时合约行为的特征,批评了庇古关于“外部性”问题的补偿原则(政府干预),并论证了在产权明确的前提下,市场交易即使在出现社会成本(即外部性)的场合也同样有效。科斯发现,一旦假定交易成本为零,而且对产权(指财产使用权,即运行和操作中的财产权利)界定是清晰的,那么法律规范并不影响合约行为的结果,即最优化结果保持不变。换言之,只要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无论产权归谁,都可以通过市场自由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斯蒂格勒(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将科斯的这一思想概括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并命名为“科斯定理”。

科斯教授上述短短的两篇论文,催生了此后巨量的跟进研究文献。这也为其在晚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奠定了基础。对于科斯的理论,并不是没有意见分歧。几乎科斯提出的每一种理论,都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

比如,如果我们把企业视为“契约的连接”或者或者“契约的网络”,那么企业的边界存在模糊性。但是按照科斯的观点,企业的边界应该是明晰的,而实际上企业的边界常常是模糊不清的。不过进一步精准定义契约或者合约,就可以通过进一步发展科斯思想的方式来解决与此相关的企业边界问题分歧。理查德森就对市场交易做了较为精确的规定:在买方和卖方不接受其未来行为上的任何义务(无论这种义务是多么松散和含糊)的情况下,合作就不会发生,这种交易可称为“纯市场交易”。由此来看,很多合约属于企业合约和市场合约的混合。

有关科斯的交易成本概念,虽然存在意见分歧,讨论交易成本概念的问题也是有意义的,但是解决方法仍然是继续发展科斯的交易成本思想,甚至提出替代理论。但是,从真实生活中看,基于交易成本的科斯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最简单就是科斯《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养牛者的牛吃掉农夫的谷物的案例。单纯否认交易成本反而是经济学研究的倒退。

追求发展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科斯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把主流经济学从黑板经济学带回到“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在2013年1月接受网易意见中国栏目采访时,科斯指出,原本由西方经济学家所垄断的经济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一个抽象并且不存在的世界,而他强调经济学应该分析、讨论真实的世界。他认为,这就是他的经济学理论和传统理论的区别。根据王宁2010年底对科斯的采访记录,科斯教授称“科斯经济学”或者“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为“正确的经济学”。而科斯自己则并不喜欢“科斯经济学”这一名称。科斯认为,“正确的经济学”应当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运行,且如果加以适当运用,经济学应当能够阐明经济系统是如何运行的,以及当系统运行出现问题时该如何解决。

科斯和张五常强调自己的经济理论属于“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根据国内学者圈的一般理解,在其强调过程中,他们更强调基于案例研究抽象出一般概念和理论的研究。不过,这只是科斯方法论的一半。科斯方法论的另一半应该是演绎推理的方法。比如科斯的论文《企业的性质》就运用此种方法。奥地利学派的研究基于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和主观主义方法论,不是基于案例,而是基于演绎分析,由此建构概念和理论,得出一些普遍的经济学规律和定理,也属于后一种意义上的“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此外,一般的新制度经济学教科书纳入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最大化均衡框架,实际上有所背离了“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科斯本人秉承英国普通法理念,其方法论有着较大的演化论特征。根据科斯的看法,经济学有很多方面要多向生物学和医学学习。这两个学科从细胞层次逐步上升到器官层次来研究人体的总体运转,不同器官之间相互协调方式,以及当某个地方出现问题需要修复时该怎样做。因此,科斯的演化视角不同于一般新制度经济学教科书上的均衡范式,与哈耶克的认识论有着同源之处。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郑韶武]
标签: 科斯   遗产   经济学   思想   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