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学术视野 > 经济 > 正文

“克强经济学”猜想

“克强经济学”( Likonomics)这个名词一经问世,迅速成为全球媒体的热点。其原因大概有如下几点。其一,李克强总理拥有经济学博士的背景,赋予政策创新的想象空间。早在2010年,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就推出了“克强指数”,用于评估中国GDP增长量的指标,主要包括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

其二,经历30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在迎来政府换届的同时也迎来了关键转型期。李克强和其团队如何引领经济实现这一惊险跨越,全球屏息关注。

其三,以世界第二的GDP规模、7%左右的经济增速,中国已然成为左右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量。中国经济能否转型成功,是未来数年全球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大事件。

给定中国复杂的政治经济情势,“克强经济学”还只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的概念,其准确内涵到底是什么,需要不断试验,即使李克强总理本人亦不可能事先拥有一个完美方案。因此,所有对“克强经济学”的分析都属于猜想,本文亦不例外。还应明确,“克强经济学”其实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经济工作方针、政策、思想的概括与结晶。政府经济工作的突破与进展,离不开其他领域的大力配合。

猜想1:去杠杆化

本世纪以来,中国货币超发现象明显。中国GDP不到美国的一半,但M2存量按汇率折算已超过美国M2存量。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新增M2中,中国占50%左右。货币超发势必带来通胀威胁,虽然2011年下半年之后连续12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遏制了通胀水平,但却导致了经济增速持续下滑。

因此,中国经济已经陷入了两难:继续财政货币刺激,会加剧货币超发,引发更大规模的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停止财政货币刺激,有可能导致经济硬着陆。李克强总理对此清醒地认识到,“在存量货币较大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较高。要实现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可以预见,“去杠杆化”,至少避免进一步的杠杆化,将是本届政府的“中长期任务”。

虽然去杠杆化势在必行,但绝不能操之过急。从国际经验来看,去杠杆化很容易引爆金融危机,不久前的“钱荒潮”即为警示。去杠杆化对经济增速的负面影响,必须通过体制改革释放的增长空间来“对冲”。由于体制改革及其效果的显现需要相当时间,去杠杆化也只能渐进地推进。

猜想2:如何“保下限”?

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经导致市场普遍忧虑;实体经济低迷,存货和应收账款增加,债务风险浮出水面。就短期而言,应首先稳住经济,为接下来的三中全会启动改革营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因此,李克强总理提出了“经济增长率不滑出下限”。稳增长易,但还要考虑用什么方法去稳增长及其可能付出的代价,毕竟“4万亿”殷鉴不远。

阻止经济下滑的方法有三:1)财政货币刺激,这是老路子,见效快但负作用大。2)通过体制改革释放红利。此乃根本之策,但体制改革需要精心设计、稳步推进,且其效应也存在一定时滞,难挽短期经济颓势。3)放松过于僵化的房产调控。给定货币超发的现实,房价下跌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加之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达50%,过度打压房地产后果难料。

房地产吸纳了大量货币,对中国经济具有积极的作用。考虑到房地产对GDP增长高达20%左右的贡献率,适当放宽前些年不合理的房产调控政策,是保下限的次优选择。

猜想3:如何释放改革红利?

李克强总理甫一上任就提出“改革是中国经济最大的红利”,颇具战略视野。虽然过去十年被一些学者批评为“改革失去的十年”,但这反而为本届政府积累了较大的改革势能。可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什么样的改革方案,这是考验“克强经济学”的关键。

如果不能启动实质性的体制改革,经济政策仍将疲于短期化的左支右绌。这次改革是攸关中国未来十年国运的关键战役。但我们丝毫没有理由乐观,因为改革最大的阻力是政府官员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力,官员又是改革方案的操刀者。要打破这种改革的悖论,一要靠政治家的清醒头脑和敢于触动利益的魄力,一要靠民众特别是社会精英的积极参与,形成改革的强大合力。

猜想4:如何推进城镇化?

欧美经济彻底摆脱危机需要一个漫长的调整和复苏过程,中国投资率已接近50%的历史高位且地方政府债务不可持续。鉴于此,中国经济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城镇化的确是一大亮点。

经过学界的积极探讨,中央已经明确要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调这一点,是为了避免地方政府官员在政绩和寻租动机驱使下,掀起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营造更多“鄂尔多斯鬼城”,留下巨额政府债务。

笔者以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是逐步打破户籍制度的屏障,同时为新来的人群提供合理的社会保障。对于一些学者质疑的“城镇化需要天量资金投入医疗、教育等领域”的问题,完全不必担忧。因为现在无数民间资本非常渴望进入医疗和教育领域投资,政府所需要做的只是降低进入门槛,并提供公平的制度环境,切实保护民间资本。

猜想5:中国经济如何升级

旧版的中国经济,其主要特征是政府主导、投资驱动、依靠资源投入的粗放式增长。笔者以为,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市场主导、消费驱动、创新发展。

要从投资驱动过渡到消费驱动,就必须大幅度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改变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不断下滑的局面;要创新发展,就必须营造法治、公平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家精神,扭转企业家结交权力的局面。

显然,打造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就是李克强总理所言: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猜想6:学习“里根经济学”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1981年-1989年执政期间,推行“里根经济学”(Reaganomics),造就美国上世纪80年代后的经济持续繁荣,影响深远。

里根上台前的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了“滞胀”:高通胀与高失业并存。如何走出凯恩斯主义难以克服的困境?里根采纳了“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其核心是“拉弗曲线”:通过减税刺激经济,不仅使企业和个人受益,而且带来税基的扩大,进而使得政府财政收入可持续地增长。

里根在1981年2月向国会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主要内容是:1)削减财政开支,减少财政赤字,至1984年实现预算收支平衡。2)大规模减税,三年内减少个人所得税,对企业实施加快成本回收制度等税收优惠。3)放松政府对企业规章制度的限制,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预。4)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

中国经济目前虽然没有陷入“滞胀”,但其两难处境却颇为类似:压通胀则经济下滑,刺激经济则通胀加剧。可以说,“里根经济学”是“克强经济学”的宝贵教材。

以行为本

综上所述,“克强经济学”目前还只是个内涵不断丰富的概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试错、修正。就笔者期望而言,“克强经济学”的核心是“去杠杆化”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为降低“去杠杆化”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必须以新的增长动力来对冲:适度放宽房地产调控、推进新型城镇化。但是,“克强经济学”的真正看点在于如何通过体制改革释放经济增长红利,要做到这点,有必要借鉴以减税和放权为核心的“里根经济学”。

管理大师德鲁克有句名言:“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对“克强经济学”而言,这句话同样值得观察家们铭记于心。■ 

作者为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责任编辑:郑韶武]
标签: 克强   猜想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