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专题 > 正文

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和通胀预期的影响及对策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就是“稳中求进”,主要是考虑到2012年是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前景难测的一年,“稳中求进”就是要立足“稳”,谋求“进”,即要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又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重点是保持经济增长,难点在保增长的同时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如何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的杠杆作用,把好“稳”、实施“进”、控好“价”、管好“涨”,是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管理在实践中的成果体现,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新时期财政货币政策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

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财政货币政策的促进和拉动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同,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情形下,中国有针对性地实施财政货币政策,进而使中国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器和发动机。财政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经济迅速复苏。2008年,实施宏观调控的基调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包括通过投入4万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银行信贷、降息、降低住房首次贷款比例等手段全力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总需求,使经济迅速复苏。

二是适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促进宏观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2010年宏观调控的基调为“稳经济、调结构、控通胀”。财政货币政策由过度宽松转向适度宽松: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改变负利率的状况,分几次上调了存贷款利率;还实行了存款的总量控制,其中包括房地产限购政策,其目的是抑制总需求,从根本上缓解宏观经济过热的局面。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5.1%,2011年6月达到了6.4%。宏观调控的效果逐步显现出来。

三是以稳为主、结构调整与适时微调并行的财政货币政策,实现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的有序转变。2011年实施“以稳为主、结构调整与适时微调并行”的宏观调控政策,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的有序转变。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接近历史最高点。2011年12月5日,央行首次下调存贷款准备金率,目的是为了稳定物价。2011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3%。尽管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依然居于首位。

四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实现7.5%经济增长的同时,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左右。2012年实施“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的有序转变。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以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具体包括:通过大幅减税、增加补贴和转移支付等手段扶持企业,刺激其投资和生产需求。2012年6月8日央行首次降息,至7月6日,央行年内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目的是把稳增长和稳物价有效结合起来,在实现7.5%经济增长的同时,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左右。2012年5、6、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同比上涨3.0%、2.2%、1.8%,两年半来首次跌破2%,比预期的4%下降了2.2 %。2012年11月份,随着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的持续放松以及全球外需趋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逆势上扬,同比上涨2.0%,比预期的4%下降了2%。

财政货币政策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些负面效应

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实践证明,财政货币政策在经济增长和稳定物价中的作用显著。但由于经济目标的实现需要多项政策的综合运用,加上财政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着眼于对总需求的调节,在调节经济运行过程中,受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无法预期的某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一些负面效应也随之出现。

一是在实施过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总需求时,价格连续攀升。“双松”政策组合的实施使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展,对经济具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在拉动经济增长同时,物价指数也一路攀升。特别是连续增速发行的国债投向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公益领域,这些项目均为公益项目,在收入来源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增加了地方债务风险,扩大了市场供需矛盾,拉动了物价上涨。

二是在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升的情况下,没有适时地进行财政货币政策战略的转移,市场供给结构失衡。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升,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转正,12月升至1.9%。可见,这时的财政政策重点不该放在扩大需求上,而是要适时进行战略转移。然而,2009下半年,“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供给结构失衡。

三是财政货币政策实施缺乏针对性和保压促控目标,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在财政货币政策调控中,一,忽略了对实体经济的投入,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程序复杂,加上自身的弱点,许多优惠政策均无法享受,正面临倒闭的局面。二,政府一方面将其收入非税收入化,加大了企业费用支出;同时又将土地收益当期化,加大了居民购房支出。三,在价格调控方面缺乏强制手段,也导致一部分农副产品价格背离了价值规律,加上一些不实的价格信息,致使个别地方出现了抢购现象。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序上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四是货币政策的松紧无度,无法有效地改善企业经营处境,加剧了“稳增长”和“抑物价”压力。较低的存款利率使银行难以吸收存款、回笼货币资金,市场流动性过剩。为控制流动性,国家不得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高增长高通胀背景下,从2010年1月起,央行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对金融机构准备金率共计600个基点的上调,来回收市场过多流动性以抑制物价过快上涨。这使得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升至21%的历史高位。存款率准备金不断提高,银根收紧,而加息相对较少,银行回笼货币资金乏力,就会导致银行无钱可放,从而加剧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另外,央行为应对经济增速下滑,赶在上半年数据公布之前一个月内二次降息,虽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但并不能根本改善企业的经营处境。

科学运用财政货币组合政策,合理测度通胀预期

通胀虽然是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但现在需要高度关注财政货币政策运用的协调性,并合理运用财政货币组合政策的搭配机理,控制未来通胀的压力,努力找到控制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的点,确保实现“稳增长”和“抑物价”目标。

一是要建立通胀预期监测体系,帮助国家及时准确判断通胀预期的形成及发展态势,充分利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迅速把通货膨胀消灭在萌芽状态,抑制通货膨胀形成的基础因素。通胀预期又称心理预期,它是通货膨胀形成的四个原因之一。由心理预期产生的通货膨胀称为心理预期型通货膨胀。预期型通货膨胀是指在通货膨胀阶段开始后,居民和企业形成了物价将继续上涨的心理预期,所以导致通货膨胀的进一步恶化。预期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是,只要通货膨胀持续一段时期,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就相互推进,出现混合型通货膨胀。在这种通货膨胀下,居民和企业的通货膨胀预期将与通货膨胀同步,甚至超过通货膨胀。于是企业按预期通货膨胀率预先提高产品销售价格,居民按预期通货膨胀率努力争取更多的名义货币收入,甚至政府也不得不预先增发货币,以应付物价上涨带来的货币需求量增加,从而产生通货膨胀的现象。通胀预期虽然不是真正的通胀,只是一种心理预期,但它却能影响人们的行为。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形成产生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比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更可怕。如果消费者和投资者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就会改变消费和投资行为,造成通胀螺旋式上升,推动形成实际通胀,进而影响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稳定。

因此,必须建立通胀预期监测体系,通过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对通胀预期的衡量和监测,建立衡量通胀预期的有效指标,缩短通胀预期形成的时间,帮助国家及时准确判断通胀预期的形成及发展态势,充分利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迅速把通货膨胀消灭在萌芽状态,以消除百姓的恐惧心理。

二是要高度关注财政货币政策运用的协调性,将“保增长”和“抑物价”的预期目标与年度目标有效结合,努力达到经济发展与物价水平双稳的目标。

近年来,中央根据全球经济的形势,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财政货币政策,使我国的经济增长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特别是2008年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国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器和发动机。2012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8%,两年半来首次跌破2%,比预期的4%下降了2.2个百分点;2012年1至7月份,全国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1%,对此,业界人士认为,这绝非意味着价格的实质回落,而只是因为翘尾因素导致,2012年7月份翘尾因素拉低CPI至少0.47%。随着国际粮价,国际油价的上升,加上因国内暴雨导致的菜价上升,猪肉价格回升等因素,实际上,2012年12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2.5%。

应该说这种物价波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但由于我国正处于改革转轨阶段,又是新兴市场国家,通胀预期的形成因素较发达经济体更为复杂。如果物价过高、增长过快,就会造成百姓生活压力过大,甚至会引发恐慌。尤其是当价格严重背离了价值规律的时候,会扰乱市场秩序,影响经济发展;当人均收入水平增长远远不及物价上升的水平,人民手持的货币就会贬值,这容易引起社会问题。当不合理的价格导致市场价非正常上升的时候,也会影响社会安定。例如,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对一些日用品抢购的个别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通胀预期比较敏感和脆弱。为了把通胀预期保持在一定的测度内,客观上需要科学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从而达到既可以保障经济持续发展又能够确保物价水平稳定的双目标。

三是要根据不同时期财政货币政策在对社会总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强度大小,确定财政货币政策主辅关系以及调节方向,有效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财政政策重在对产品市场进行调节,从而直接影响总需求和产出。而货币政策重在对货币市场进行调节,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来影响物价水平和利率,它对于总需求和产出的影响是间接的,而对物价水平的调整则是直接的。因此,我们要在充分考虑财政、货币政策在社会总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强度大小,密切考察当前社会供求总量和结构矛盾关系的具体情况的前提下,适时确定财政、货币政策主辅关系;同时要根据经济失衡累积的特点及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趋于均衡的调节能力,来综合考虑两者搭配方式(“双松”、“双紧”、“一松一紧”、“一紧一松”)。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确保稳定物价。

四要高度关注国外近期物价走势及其通胀预期测度,适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战略,有效化解外部输入性通胀和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促进产业结构合理。目前,由于美日欧等国家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际市场价格正通过进口由国际向国内传导,我国将会面临外部输入性通胀和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因此,要加强国际资金进入途径、投资规模和投向监测,通过灵活运用各种财政货币政策工具,管好流动性资金的闸门,控制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同时还要适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战略,转变粗放发展方式,将外延式、粗放型、总量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内涵式、集约型、质量至上的经济增长模式,有效化解外部输入性通胀和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促进产业结构合理。

五要根据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形势及通胀预期,及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支持的侧重点,熨平经济波动、实现物价稳定。通胀预期主要来自于国内市场较强的流动性。虽然近期物价涨幅有所回落,但并不意味着价格的实质回落。因此,要及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保”、“压”措施和支持重点,优化信贷结构,及时引导货币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将支持实体经济措施同持续扩大内需的目标结合起来,特别是要针对高房价对低收入阶层的影响,加快保障房建设步伐,确保财政资金支持保障房领域;增大财政补助规模,通过失业救助、贫困救助等方式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切实减轻困难群体在教育、医疗、住房的负担,增强城乡居民应对通胀的承受能力,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

六要根据目前经济发展态势、需求结构变动以及现行价格制度,及时做好财政、货币政策调节方向选择,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确保稳定物价。目前,虽然,受全球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但是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受到世界瞩目。对于中国自身而言,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时有效利用财政、货币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维持物价稳定,任重道远。

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是通过调节公私两大部门之间资源的再分配来降低由于政府扩大货币供给造成的普遍物价上涨现象;二是运用税负的特性,减少税收、降低税率、取消税种等方式稳定物价;三是通过调低行政事业性收入标准或取消行政性收费项目,减轻部分居民创业、经营和就业负担;四是合理定价土地出让金,减少企业土地成本,降低居民购房支出压力;五是及时调整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坚持稳定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六是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控制消费增长,缩小贫富差距;七是根据物价上涨幅度,适时调整利率,帮助城乡居民合理安排消费,防止持币抢购商品,减轻市场压力。

(作者单位:梧州学院;本文系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YJA790007)

责编/丰家卫(实习)

标签: 货币政策   对策   财政   影响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