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专题 > 正文

我国加工贸易的形势及应对策略(2)

我国加工贸易遭遇挑战的原因分析

贸易保护主义新浪潮。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2012年10月份美欧失业率分别为7.8%、11.7%,充分显示美欧的失业率比较高,市场复苏的根基尚不稳定。为了应对危机,增加就业,保护本国的经济,美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

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对我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中25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86起,同比增长37%,涉案金额20.5亿美元。2012年以来,经济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升温,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多。2012年,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共宣布召回22项纺织服装产品,同比下降15.4%。其中中国产纺织品召回数量为14项,同比增长16.7%,占纺织品召回的64%,与上年相比增长18个百分点。去年从中国召回的服装产品全部为童装,如儿童睡衣、牛仔裤、运动休闲衣等。召回原因包括吞食窒息危险,即装饰物可能脱落导致吞食窒息危险;易燃危险,召回产品不符合美国联邦可燃性标准;截留危险,衣服腰部带扣袢的弹力绳带可能在孩子移动时造成截留危险。同时,欧盟也发布了相关数据,2012年欧盟累计召回565项纺织服装产品,同比增幅达48%。召回的纺织服装产品中,中国产品所占比例为48%,较2011年上升4个百分点。召回产品包含儿童运动套装、儿童牛仔服、婴儿连体衣等婴幼儿产品,大多存在如勒颈窒息、伤害危险、化学危险、产品使用的染料不符合欧盟标准的危险。相关部门命令从市场和消费者处召回危险产品,并禁止其继续销售。

美欧贸易保护主义利用WTO框架下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来限制我国产品出口。

发展观念存在误区。一种观点认为,加工贸易本身就意味着技术落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大量使用原料和消耗大量的能源,过度使用开发原材料、过度消耗能源,导致国内大量的资源被廉价消耗掉,能源供给面临危险,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过去我国两高一资产品居高不下,很多外商企业把技术水平、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生产,主要在原材料和低端设备的加工生产、低端产品的加工组装,像钢铁石化有色造纸等高污染、高耗能级消耗国内资源的加工贸易比较多。加工贸易中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我国获利很少,绝大多数被跨国公司占有,同时我国加工贸易对国内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很少,不能有效地带动基础产业的升级和进步,这也导致我国原有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的优势发挥不出来,进而严重影响国内产业配套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处于产业链条低端,在价值链中没有占据战略性主动地位,企业

缺乏一定的规模,没有形成产业集聚区,难以与国外企业相抗衡,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作用不大。不能给国内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市场,很难带动相关工业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开级。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加工贸易转型就是向一般贸易转移。加工贸易产业链低、附加值低,必须转型升级;一般贸易是自主研发设计、独立开拓市场的贸易,技术含量更高,没有外商的控制,自主性、创新性比较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就必须往一般贸易转移,这样可以解决两高一资、解决工作超时、工人权益等一系列的问题。

国家政策的偏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广东、福建、浙江等东部沿海具有地理优势的地区来发展加工贸易,我国实施的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加工贸易最初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闽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而广阔的中西部地区所占的比重很小,其发展严重失衡。我国的这些社会政策从不同方面影响东中西部加工贸易的发展,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经过多年的开发,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聚集地,基础好、发展快、规模大,而中西部地区无论是规模还是发展速度,都存在较大差距,不利于我国经济协调发展。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标签: 加工贸易   形势   策略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