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区域聚焦 > 正文

试析入世以来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特点(2)

二是确立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目标。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该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提高国家竞争力。《规划纲要》强调,要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跃升到一个新起点。④

三是支持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入WTO后,我国企业能否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甚为关键。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这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技术创新政策的重要变化之一。以往主要由高校和科研院所来完成大型的创新计划,开始让能真正调动起市场活力中最重要的元素—企业,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后,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家在财税、金融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创新政策,以加快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2006年9月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2007年1月14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发改委等印发了《关于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2007年1月31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为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联合出台了《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和《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税收规定》。2007年3月16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企业所得税法》。2007年12月6日,国务院发布《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为贯彻实施企业所得税法,依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依据。同年12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上述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在全面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营造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营造企业良好的R&D外部环境。一是加大企业技术创新R&D投资力度的同时,拓宽市场融资渠道。加入WTO后,《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限制给政府通过科技计划筹措资金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支持,带来较大的冲击。为了与之相适应,要使我国对技术创新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从过去对产品商业化R&D及其后阶段的支持为主,转向对产业研究和前竞争开发活动R&D阶段的支持。

为此,我国政府迅速出台了一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让企业的技术创新有多方面融资渠道的政策。如2006年6月30日,中国进出口银行颁布的《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特别融资账户实施细则》,从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方面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进行扶持,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2006年12月28日,中国保监会联合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保险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保险服务,借鉴国外开展科技保险业务的经验和做法,分散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创业风险。2006年12月28日,银监局颁布了《关于商业银行改善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和《支持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政策性金融政策实施细则》,这一系列政策的目的只有一个:让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尽快走出了因资金困扰发展的“瓶颈”。

二是为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表明,大量小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依靠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创造了许多奇迹。因此,增加对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能力方面的资源投入,激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及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极为关键。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以来,国家工信部又于2008年相继发布了《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支持引导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大服务力度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通知》,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09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律体系,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事实证明,在世贸组织的成员国中,凡是掌握竞争主动权的国家必然拥有一批优秀的品牌企业,而这些企业的真正优势则体现在技术创新方面。通过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尤其是支持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的创新,鼓励自主创新含量高的新产品出口。据报道,现如今,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CPU、手机芯片、纳米及电池正极材料等,大都出自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从中小企业中成长出的科技型企业,如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从小到大、滚动发展、成长壮大的创新经营之路就是明证。

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机制发展有待深化。入世以来,我国与外资企业的合作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相对成熟期,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外资企业为保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和新意最大化,也会不断引进相对的先进技术,这反过来也会带动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机制的发展。

关于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最早在2006年1月,科技部等率先发布了《“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实施方案》,探索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有效方式;在《“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提到了创新产学研有机结合机制对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提出,要建立起科研院所与高校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制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虽已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重大意义,但据笔者研究发现,直到目前还没有出现专门针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技术创新政策,与欧美等国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成熟度相比,产学研结合得还是不够紧密,这是我们下一步要着力重点解决的。

结语

通过以上对我国入世以来技术创新政策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入世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十余年间,国家推出的技术创新政策均是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来制定的。因此技术创新政策的特点也体现在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政策或者说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政策过程,并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制定相应的政策,以营造一个鼓励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参与市场的竞争。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大背景下,认真梳理技术创新政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特点,对今后我国制定并不断完善技术创新政策,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分别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导)

【注释】

①郝云宏,曲亮,王淑贤:“从WTO规则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政府扶持体系”,《经济师》,2004年第5期。

②张献:“知识创新环境探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第18期。

③黄国平,赵进:“入世与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调整”,《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第7期。

④徐冠华:“科技发展新的里程碑”,《求是》,2006年第4期。

责编/张晓

上一页 1 2下一页
标签: 技术创新   特点   我国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