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重大问题研究 > 中国战略 > 正文

可适时提出“沙漠强国”战略

核心提示: 国家应当向中西部推广库布其模式,考虑在海洋强国战略的基础上提出沙漠强国战略,进行传统战略的再次升级。

近期笔者参加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那片坐落于内蒙古中部的中国第七大沙漠里,愈发强烈地感觉到沙漠强国战略的重要性与可行性。据悉,25年来,经过政府、企业、民众的共同努力,库布其沙漠已有1/3面积变成了绿洲,且通过对中草药、太阳能、矿产等沙漠资源的开发,实现了年产值500亿元,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的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这启发笔者,国家应当向中西部推广库布其模式,考虑在海洋强国战略的基础上提出沙漠强国战略,进行传统战略的再次升级。   

从战略选择看,沙漠与海洋都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空间拓展的必然要求。据统计,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10%。相比之下,如果能够进行量化,沙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会弱于海洋。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要力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艰巨任务,缓解人地矛盾,关键在于能否改造治理荒漠化土地。从战略储备看,沙漠与海洋都是蕴藏中国人思想的潜力空间,且发展沙漠资源的理念在中国更具有实践性。早在1984年,钱学森就提出遵循“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技术路线,发展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的理论。经过30年的发展,沙漠产业已由理论探索变成较大规模的生产实践,沙漠农业、能源、化工、建材、旅游等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已悄然兴起。

从战略难度看,沙漠与海洋都是涉及国家未来稳定大局的重要变量。相比于中国海洋权益与争端的涉及面大、风险度高,发展沙漠更有自主性。在海洋领域,中国与周边的纠纷与竞争会越来越微妙,与超级大国的结构性矛盾会越来越明显;而在沙漠领域,没有任何外部力量阻止中国发展沙漠产业,越发展则越有助于广大荒漠化地区的民族团结与边疆巩固,越有利于社会均衡与可持续发展。

从战略贡献看,沙漠与海洋都是关切到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中国防治沙漠化的水平是领先于世界的,库布其模式更是堪称荒漠化治理的人类典范。荒漠化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头号杀手。目前全球荒漠化面积已占陆地总面积的1/4,遍及110多个国家,并且以每年5万—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中国是唯一做到“人进沙退”的国家,中国政府已宣布,2020年要治理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要实现联合国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中国贡献将是最大的。在国内,这种贡献将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而在国际上,治沙贡献将很容易转化为中国软实力。从战略趋势看,沙漠与海洋都是世界大国竞争的新领域,中国的沙漠化治理受到了世界的一致好评。可以说,沙漠强国战略是众望所归,既不会冲击到中国的国际关系格局,又能拉近中国与世界尤其是荒漠化严重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距离,对提升中国的形象、增强中国的国际感召力都将起到关键作用。

由此看,中国在进行海洋强国战略部署之后,适时提出沙漠强国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展沙漠产业经济,建设沙漠生态文明,对于内外空间急需拓展的中华民族复兴来说,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新增长极与资源富矿。向西“沙漠强国”,向东“海洋强国”,两大对外战略的合拢将加速中华民族的复兴进程。

[责任编辑:杨昀赟]
标签: 强国   沙漠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