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热点观察 > 正文

站在科斯的肩上读解中国经济问题(3)

信息不透明是利益集团寻租的根本原因

科斯在论证外部性的问题时特别强调了信息的作用。信息的自由传播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离开信息的公开和传播的自由,价格形成与企业决策都会失去合理的基础,这也是现代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结论。

以证券市场为例,为什么中国的股票市场成为投资人的伤心地,而失去融资的功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IPO过程中的信息扭曲。很多上市公司在募股书上写得天花乱坠、前程似锦,等到一年之后投资人才发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与上市之前完全不同,这种赤裸裸的信息欺诈是投资人对长期持有企业股票没有信心的根源。中国证监会需要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没有人会被信息失真的市场永远欺骗。证监会如果不能在信息打假这个环节做好踏实的工作,就别指望证券市场的复苏,没有融资功能的证券市场只能是投机客的天堂。

科斯一生倡导市场经济,其中一个重要的市场功能就是信息的交互作用。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有市场就会有泡沫,也会有低估。只有信息充分自由地流动,资产的价格才会趋于均衡的价值,资源才能流向效率最高的配置。

以公共投资为例,现在的政府支出存在大量的暗流,也就是说,政府工程的报价根本是不真实的,它包含了太多利益集团的好处。一项政府工程在多次转包之后居然还有利润,可见其中的水分有多少。在中国有多少人从政府工程中捞取天文数字般的利益?我们不仅仅要关注漂亮的高铁车站,豪华的政府办公楼,我们还需要诘问的一点是纳税人为此支付的造价合理吗?因此,政府工程与财政支出的信息不透明才是造成很多官员和利益集团寻租的根本原因。政府施政信息的透明与公开是提高税赋使用效率的根本所在,离开政府信息的公开,就无法想象一个国家能够根治官员的寻租腐败与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在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中,政府的决策必须要到人大和政协接受代表的咨询与诘问。财政支出的黑箱化培养的不仅仅是腐败的土壤,还有中间的利益集团与靠政商关系混饭吃的老板。

对于信息的传播,除非能够证明发布的信息煽动暴乱、鼓吹种族主义与危害国家及国民的安全,否则公权力不应该介入。信息分为两类,准确的信息与不准确的信息,不能因为信息的不准确而陷人以罪,因为即使是被发布信息的当事人自己所描述的信息也只是全部信息的一部分,如果强制要求信息百分之百准确,那么包括政府在内的任何机构也不可能做到。以CPI为例,对于那些研究经济的学者,很多人对该指数的准确性抱有高度的怀疑。要知道,包括工资、物价和经济增长率在内的信息是个人及企业决策最核心的基础,离开这些信息,所有的决策都是撞大运式的博彩。

信息的自由传播本身能够积极地培育良好运行的市场。2009年初中国政府公布了十大振兴产业的指导意见。本来政府用心良苦,希望防范金融危机的财政扩张性支出不要流向传统的产业。但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各地区一哄而上,全部上马可能获得中央政府资金扶持的项目,造成新一轮的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一路下跌。这种情况既是地方政府投资决策过程不科学的恶果,也是信息交互不透明的产物。如果关于各地政府扶持项目的信息能够获得自由的传播,而不是刻意地不公开,那么地方政府在确定产业规划时就可以考虑其他地区的决策对本地区经济可能的影响,而不至于造成各地产业高度的同质化。这种同质化导致的是全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隐藏信息的行为不是为了从中渔利,就是恐惧信息所揭示的真相。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任何阻止信息流动的行为都将写入历史并成为后人反思的闹剧。科斯在分析外部性问题时特别强调信息完备与公开的作用,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金芳]
标签: 科斯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