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重大问题研究 > 中国战略 > 正文

中国东南亚外交亟须战略自觉与平衡

从安全理念和价值观层面来看,中国尚缺乏一套成熟可行的区域战略去释放这种因自身权力地位变化形成的张力。如何引导经济合作的外溢,推动政治、安全关系与经济关系的同步协调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10月2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9日至1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文莱、泰国、越南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在文莱斯里巴加湾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

中国东南亚外交风光无限

中国两位领导人接踵而至且高强度的东南亚之旅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热络关系再次令世界瞩目,世界各大媒体均赞誉有加,诸多分析人士纷纷认为“习李”的东南亚外交旋风,击破了美国的太平洋计划和“再平衡”战略。

中国20余年来的东南亚外交成就的确可圈可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堪称是中国睦邻友好外交的典范。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初次接触以来,双方关系在过去22年中取得巨大发展。尤其是从2003年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至今的这段时期,被称之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黄金十年”。

这十年间,经济上,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23.6%,现已达4000亿美元;相互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增长3.4倍;目前,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政治上,中国积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东盟+1、东亚峰会等东盟主导构建的各类地区机制,并于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是首次签署该条约的大国;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保持克制,于2002年与相关方签订《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当前正在谋求建立更具约束力的南海行为准则。在“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指引下,中国通过经济合作、政治支持,安全克制迅速拉近了与东盟国家的距离,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

未来更上层楼,需要更多努力

然而,在享受既有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冷静地看到中国东南亚外交未来面临的问题、风险与挑战。

回顾过去,这20余年中国的东南亚外交多少有点被动,中国更多地是顺势而为,主动出击构建机会的情况并不多。由于美国长期对东盟主导的地区机制态度消极,在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外交及军事等投入相对较少,这给了中国较大的战略空间。同时,中国、东南亚地区庞大的市场规模也给了双方经济合作强大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对东盟主张和安排的积极响应,无疑极大提升了双方的战略合作空间。

展望未来,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国东南亚外交要想再结硕果,难度及复杂程度与日俱增。一是东南亚地区的世界关注度显著上升,大国政治竞争博弈日益激烈,中国所能利用的政治“空窗期”已经结束。该地区被美国视为“亚太再平衡”的最重要区域,也被欧盟、印度、俄罗斯等视为参与角逐亚太地缘格局的重要支点。二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的边际效应趋弱,经济合作升级的压力和难度增大;同时,政治、安全等领域的分歧与问题开始凸显,制约了双方合作的深度与质量。在今天的基础上要再上层楼,外交付出和投入将呈指数倍增长。

加强战略自觉与手段统筹

中国东南亚外交需要有攻坚的决心和勇气,也需要更为主动的作为。

首先,中国应该有自觉的战略设计和政策规划。核心问题是,东南亚地区在中国的周边战略及对外战略中究竟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定位?在政治、经济、外交及安全领域,中国应当在该地区追求怎样的战略目标,这些不同性质的关系间又该如何进行协调?在确立目标之后,中国应如何更好地统筹协调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等政策工具,去实现既定的战略。

现实问题是如何解决经济关系与政治安全关系发展的不平衡。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即如何从经济合作发展到政治、安全关系的构建,甚至是价值观层面的亲近或认同。更急迫的是,中国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军事力量的发展给部分国家造成了压力,它们对中国的权力地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感到困惑。从安全理念和价值观层面来看,中国尚缺乏一套成熟可行的区域战略去释放这种因自身权力地位变化形成的张力。如何引导经济合作的外溢,推动政治、安全关系与经济关系的同步协调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其次,应妥善处理南海问题。南海岛礁归属及海域划界争端是中国在该地区推行睦邻友好外交的最大现实障碍,要想推动双方关系的继续改善,有效管控南海争端是重大课题之一。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质量和层次的提升,长远来看,南海问题在双方关系中的重要性将不可避免地下降。事实上,除了越南、菲律宾两国依然在该问题上保持较高调门之外,南海在中国与其他争端方的关系中已经不占重要位置。

总的看来,中国管控南海争端的能力在迅速增大,信心也当随之看涨。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越南、菲律宾等国而言,武力都是万不得已的手段,谈判、对话、妥协终究是主要途径。在此背景下,中国可继续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推动在该地区形成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既给越南、菲律宾等国形成一定的制度压力,也将它作为自律姿态,促进与东盟国家间的政治互信。

在争议地区,中国应该大力研究各类共同开发方案,对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都可采取开放的态度,通过具体的经济及安全合作实现双方政治的互信和最终的政治解决。此外,也有必要通过“倡议+实力+行动”的综合战略让“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宣示落到实处。

总之,中国一方面应加大对争端各方释放善意的力度,比如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及油气的共同开发;另一方面,应在实力的基础上,加强对不友好或敌对行为的政治、经济、外交甚至是军事惩戒。只有“软”的更软,同时“硬”的更硬,方能防止南海争端的继续升级。

最后,应将东南亚外交与塑造地区秩序有机联系起来。作为成长中的世界大国,中国还需要考虑如何为东亚地区的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整合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目前,东亚地区的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经济合作如火如荼,而在政治互信建设和安全合作方面的步伐却严重滞后。中国在拉动地区经济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已被认可,但在地区政治、安全和文化整合方面的作为却仍显不足。如果中国的安全理念和国际政治价值观不能被地区接受,则中国和平崛起的难度将急剧增大;如果中国所希望构建或塑造的地区秩序不被东南亚地区认可,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隔阂和相互防范也将无法得到根本缓解。

具体而言,中国对所处地区的秩序,尤其是安全秩序应该有总体的规划和设计。比如,中国追求的地区秩序是什么,中国又有哪些合理的措施去实现所追求的秩序?东盟国家在地区秩序中的位置和作用是什么?当然,理念阐释之下,更重要的是具体行动与实践。同时,中国还需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为地区提供安全保障或安全物品。中国对地区内的各类热点问题(无论其与自身利益相关度如何)都要有自己的合理解决方案,并为之积极努力,为东亚地区安全提供秩序、机制及规范方面的公共物品。

[责任编辑:杨昀赟]
标签: 东南亚   中国   外交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