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重大问题研究 > 政党研究 > 正文

丰富我党执政的力量之源

——学者谈如何巩固好党执政的物质文明基础与精神文明基础

黄苇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来凝聚当前的各社会阶层、利益群体,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内容。  

公方彬:一定意义上,今天我们所讲的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内涵与目的之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发展方向之所在,还是丰富党的力量之源与提升执政能力之所在。  

邹广文:从社会发展的有机体要求看,在社会发展进步的整体考量中,国民物质财富的积累与主体精神的充实必须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我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意识发展与经济、政治发展的统一。习近平同志在“8·19”讲话中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那么,如何理解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意识形态工作之间的关系?如何巩固好党执政的物质文明基础与精神文明基础?如何从精神领域理解我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本刊特邀请专家进行深入解答,以飨读者。

——编者

如何看待物质与精神的协调与平衡发展

邹广文(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个社会的真正发展,应该是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发展,即物质和精神要齐头并进,共同进步。这既是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3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实践所得出的宝贵经验。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的确,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但精神贫困更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所造就的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所以我们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对此保持清醒认识,并努力凝聚这一共识,切实推进社会生活的真实进步。

人的生活世界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有机的世界,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马克思在为《资本论》第一版写的序言中曾经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社会生活是一个由多种社会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它的发展既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也是人类能动自觉参与的不断进步的过程。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物质文化世界和精神文化世界,物质世界满足了人的肉体生理的需求,精神世界满足了人的主体精神需求。而谋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平衡正是社会作为有机体的内在要求。

一个社会的发展是标示着目的性向度的,这如同一个人的成长一样。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物质财富的满足仅仅是为人的精神之丰富提供更高更好的平台,让人的精神境界有可能跃升到更高的层次。所以,从社会发展的有机体要求看,在社会发展进步的整体考量中,国民物质财富的积累与主体精神的充实必须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当前我党为何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公方彬(国防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有两大动因:一个是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人类发展规律表明,人在没有饭吃的时候只是惦记温饱问题,有了饭吃后必定趋向精神满足,中国经过30多年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追求正在由重物质向重精神方向转移;另一个是当前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地反映于精神领域,因为精神弱化,直接将由经济发展带来的幸福指数大大压低,如果再不扭转,很可能经济越发展,人们越痛苦,社会越是不稳定。

当今中国处在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一个复杂时期,很多矛盾和问题处于胶着状态,剪不断,理还乱。比如,中国的发展太快,社会转型太快,同时又出现了一些不到位或失误,导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某些失衡,一方面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却置身于信仰失重、道德失规、行为失范、心理失衡的社会环境中,这使很多人的精神产生蜕变。再比如,改革开放使人们从封闭禁锢中解放出来,用邓小平诞辰百年时媒体的评价来说就是:“邓公最大的贡献是教会了国人如何思考”,问题是由于缺少科学思想和价值坐标的支持,很多人的思想和价值观进入纷乱和无序状态,社会上出现了很多非理性表达,这一点从群体性事件中,从网络污言秽语中可以看出。

邹广文:当代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物质生活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我们用短短的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150年的发展道路,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财富大幅增长的同时,我们的社会生活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与问题。如我们在发展中出现了普遍重视技术经济而忽略人文精神的现象,精神文化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淡化和边缘化,生活中神圣的东西被消解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口号典型体现了我们在社会发展中的功利主义心态。如此一来,我们社会发展的手段和目的关系就被颠倒了。过度的市场化导向以及利益驱动使得社会文化实践出现了诸多问题。在社会实践层面表现为发展的“唯物质”倾向——发展缺少文化含量,缺少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只关注经济的、量的扩张而忽略发展的品质提升;而在个体实践层面表现为感性欲望的泛化、主体道德人格的迷失和精神价值的消解。由于人文关怀的缺失和物质享受欲的泛滥,进一步衍生出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社会问题,人的个人生活被碎片化、实用化,缺少恒常的价值关怀。市场经济把欲望刺激得太强烈了,我们过多地关注物质的占有和量的扩张,而忽略了内心的平衡,忽略了生活品质的提升。在追寻物质的过程中,反而失去了人性当中最为珍贵的东西。一些领导干部中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无一不反映出我们物质与精神的失衡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社会大众层面的道德滑坡、信仰危机问题。如果忽略精神力量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就会在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物质文明建设最终也搞不好。

怎样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与意识形态工作的辩证关系

黄苇町(红旗出版社原副总编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的经济总量从1978年占世界1.61%的1470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占世界11.5%的8.26万亿美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30多年时间内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这样重大的变化,而且是每个中国老百姓都能切身感受到的变化。所以世界银行报告称,中国是用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需要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没有这个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没有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空谈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空谈思想道德建设,显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只要国内外大势没发生根本变化,我们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当然,这并不是说经济搞好了就万事大吉。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经济工作搞不好会出大问题,经济工作搞好了,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会出大问题。我们不能只抓经济建设而忽视意识形态,也不能使意识形态工作游离于中心工作。只有这两个执政基础都巩固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

为什么说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引导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黄苇町: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与我们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分不开的。世纪之交时,国际情势对我们总体上是友善或有利的。我国刚加入世贸组织,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我国提供了庞大的出口市场,一些西方国家也希望通过在经济上给一些甜头,引导我国和世界“全面接轨”,包括在社会政治制度上最终也能和他们“接轨”。后来发现这是一厢情愿。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导致的国际经济形势逆转,他们更把中国的成功视为对西方的制度模式和价值观的威胁,打压的力度明显加大。除了贸易保护主义增强和在外部能源资源的获取上遏制我国,在南海问题上围堵牵制我国之外,他们还进一步加强对我们的意识形态渗透,即更加注重运用“软实力”、“巧实力”对我国发动“软战争”。例如美国一国就控制了全世界75%的电视节目生产和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超过30万小时。电视媒体覆盖面广,新闻传播速度快,意识形态影响力非常强。所以《华盛顿邮报》宣称:“西方世界在寻找瓦解共产主义方法,花费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和亿万美元,却发现答案就在电视新闻里”。他们所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的目的,就是要动摇我们的“四信”,即信仰、信念、信心、信任。四信动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也就倒了。对此,我们是丝毫不能放松警觉的。

在国内,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国人,社会各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认同度不断提高,中国梦成为思想精神领域最强劲的主旋律。但在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也相互叠加、集中呈现,各种社会思潮也竞相登场。还有些文艺作品格调低下,有些新闻媒体趣味低下,热衷于宣传“郎财女貌”,热炒所谓“富豪相亲”,鼓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宣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甚至极端个人主义。还有的以所谓“客观”为名,热衷于“揭露”、追逐负面新闻,并肆意放大,把国内形势说得一片漆黑。而当前最突出的有两种思潮。一种是把西方的制度模式说成是“普世价值”,鼓吹中国只有接受这些“普世价值”才有光明前途。实际上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主张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另一种是以“反思改革”为名,得出中国的改革走入歧途的结论,实际上是否定改革开放,主张回过头去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当然,这两种思潮能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市场,与当前消极腐败和特权现象比较严重、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分层固化,使部分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新形式产生认同危机,对社会主义信仰、对共产党的信任产生动摇分不开。两种思潮看起来尖锐对立,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拿腐败蔓延和收入差距扩大、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说事。主张全盘西化者讲,西方发达国家就没这些问题或问题不大,由此主张搞“多党制”、“三权分立”,变改革为改向。主张封闭僵化者讲,改革开放之前就没有这些问题或问题不大,由此主张回到过去。同时,随着开放、多元、交互的信息传播方式,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在海量信息面前,不再是被动接受主导媒体的灌输和教育,导致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弱化。如何整合各种社会思潮,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提高控制力和引导力,已经成为我们全党面临的重大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已成为必须引起全党关注的“前沿阵地”。

为什么要突出强调“两个巩固”

公方彬: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突出强调了“两个巩固”,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的力量之源,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力量之源。然而,由于世界政治生态的变化,这一精神大厦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讲,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出现了意识形态终结和文明冲突的理论或思潮,又是这种理论或思潮主导了世界,共产主义信仰很容易口号化、符号化、抽象化,失去应有的鲜活生动和号召力。

在共产主义信仰遇到如此挑战的情况下,以其为内核的价值系统和道德体系也发生了紊乱。中国的道德不同于西方的道德,西方的道德主要由宗教信仰支撑,中国的道德主要由政治信仰支撑。世界政治生态的变化对西方的宗教信仰影响不大,却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政治信仰,进而影响着全社会的道德价值观。这就是目前道德缺失又极难改善的深层原因。正是上述问题的存在,大大折损了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的巨大的发展成就,也就是说享有了经济繁荣与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幸福感,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感到空虚,由此产生痛苦。

怎样才能消除精神领域内的矛盾和问题,怎样使中国梦拥有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或许有人一听意识形态工作就产生逆反心理,认为这是搞阶级斗争。很显然,只要世界尚未进入大同,斗争就是无法消除的客观规律,只是这里的意识形态比传统的理解更丰富一些,一定意义上就是我们治理社会的方式、方法,是我们理解物质与精神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带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问题,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黄苇町:宣传思想工作千头万绪。归结起来,关键是要解决好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问题。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以领导干部和青年为重点,引导他们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

应该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为人类思想巨匠,每个人的著作都是一座宝库,且各有特点。马、恩著作的最大特点, 就是那

令人折服的历史和逻辑力量。特别是他们的巨著《资本论》,被称为是用解剖学方法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典范,其巨大的思想魅力,在西方社会也被普遍承认,至今无人能及。列宁则是一个高度清醒的理论家和热情似火的革命家的完美结合。他那巨大的人格魅力,可以说是跃然纸上。毛泽东则在理论联系实际,语言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上,为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而邓小平的深思熟虑、言简意赅、一针见血,更充满了一个曾经沧海的老革命家的睿智和成熟。有人说“邓小平没有理论”,只说明他们对理论认识的肤浅。科学的理论不都是大本的教科书,而是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小平同志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搞计划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就是对100多年来所有马克思主义者都没解决的一个认识问题的石破天惊的回答。柯西金在前苏联搞了那么多年的经济改革,始终走不出困局,就是因为在理论上不敢触动“社会主义要搞计划经济”这个教条,还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今天看来,第一句话向前管了30多年,推动中国摆脱了贫穷。第二句还要朝后管30多年,就是我们摆脱普遍贫穷后也不能搞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小平同志已经逝世十多年了,但早已预见到我们现在必须解决的这个大课题。

带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问题,研读他们的著作,实际上是和历史巨人的一种心灵对话。从这个高度、这个精神层次出发来学习理论,就能比较深刻地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黄苇町: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也包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让3个层次、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更好地凝心聚气、强基固本。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因为它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事件发生后,在网络上有称赞的,有骂的,有讽刺挖苦的,有靠“出语惊人”博出位的,发帖者的观点和出发点可以说千差万别,但在热爱祖国,对未来充满信心上,绝大多数网民都是一致的。因此,用这个共同理想来凝聚当前的各社会阶层、利益群体,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内容。我们还要深入宣传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思想底蕴和实践要求,阐释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讲清楚国家梦、民族梦与个人梦的关系,讲清楚远大目标与立足当前的关系,引导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习近平同志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因此他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华文化就产生于我们脚下这块世世代代劳动、生息、繁衍、发展的辽阔大地,几千年来,就是这块仅占世界陆地十五分之一的土地上,一直聚居着全世界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1850年曾达35%)的人口。尽管旱涝、地震、台风、疫病、战乱等灾害不断,却从来没有发生过像世界上其它地方发生过的那样大规模、长距离的民族迁徙或流动。我国的耕地占世界耕地的十分之一,水资源占世界7%, 特别是东南部的平原地区,长期以来人均耕地只有一、两亩地,然而人们就凭着在这么一点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精耕细作,凭着汗水和智慧,养育了自己和家人。因此,许多外国人感叹,中国人种地就像绣花一样。因此,爱国也表现为爱我们的历史,爱我们的文化。在独立起源的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华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和古印度文明中,唯一一个统一而且没有中断地发展了5000年的文明,就是中华文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中国梦意义重大。一是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规范和调节人际关系、化解各种矛盾的重要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德、重教,为人们提供了衡量是非曲直的道德标准,是维护社会正常稳定运转的无形之手。二是有助于凝聚全球华人,因为共同的血缘、历史、文化是任何力量也割不断的,是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精神财富。三有助于树立国家形象。当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要得到世界的理解和尊重,就必须大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因此,有的同志讲,除了“三个自信”外,我们还应该再多一个自信——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如何从精神领域丰富党执政的力量之源

公方彬:首先,进行思想发动,实现全民的精神崛起,特别是真正弄清何为大国崛起,什么样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才能保证一个民族占领人类文明的制高点起引领作用。所以,中国需要再涤荡腐朽和僵化落后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

其次,依据时代的变化,我们应该有效诠释共产主义信仰,让人们对实现的路径可信、可感、可行。也就是说,中国社会很难像西方那样靠宗教支撑精神大厦,必须走自己的精神道路,这就需要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使共产主义信仰不因时代的变化,不因世界政治生态的变化而弱化,坚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前行。

再次,确立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是说,既然我们强调“跳出冷战思维”,那么我们就不能仅仅以政治制度基础上的价值坐标与世界交往和沟通,必须产生能够与世界交往的新的价值系统,正所谓“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产生之日,也就意味着我们找到与世界融通之时。

第四,推动文化繁荣。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使然,也由于中国目前的世界地位和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以文化来颐养民众,以提升大众人文品质,培养平和心态,同时在国际交往中提升文化软实力,这已经上升到重要日程。为什么党中央专门作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决定,原因即在于此。在繁荣文化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充分认识文化的特征,文化存在三个层次:人类文化、民族文化、政治文化。政治文化发达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目前来看,政治文化在今后很长时间里其还处于主导地位,但还应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内涵。保证中国走向世界以及满足自己文化建设的需要,就是要站到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建设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敢言自己的文化走向了世界,影响了世界。

我认为,以上基本建设工作做好了,中国的道德状况会因此而改善,中国人的人文修养会提升,社会理性会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会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会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里。一定意义上,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内涵与目的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发展方向所在,还是丰富党的力量之源与提升执政能力所在。

[责任编辑:杨昀赟]
标签: 之源   我党   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