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学科化以来的大陆张载研究述评
朱 承
[摘 要]:中国哲学自实现学科化以来,作为古代哲学家个案研究之一的张载研究,也呈现出新的范式和特色。这表现在,对于张载哲学的进行不懈的体系重构,使之与学科化哲学相吻合;在张载哲学的一些焦点问题,近百年来出现多样的变化;在张载哲学的专题研究上,研究视野呈现出多维的态势。
[关键词]:中国哲学;学科化;张载研究
一般认为,自1914年北京大学开设“哲学门”(亦称“中国哲学门”)以来,中国哲学的教学和研究进入专业学科化阶段,自此,哲学的研究和教学成为西方意义上的一个专门学科,这一阶段至今持续已近百年。此后,中国哲学的研究和发展渐成一新景象,对于中国哲学史上各个重要哲学家的研究也开始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根据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大致考察一下中国哲学学科化以来的张载研究所呈现出的特征。
一、体系重构的不懈努力
中国哲学是在西方哲学的参照下或者说背景下实现学科化的,这一点几成公识,此处不作赘论。既然在这样的学科背景下进行研究工作,其成果不可避免的要受到西方哲学研究范式和框架的影响。所以,不论是哲学史的书写,还是哲学家个案的研究,研究者们都在试图在新的范式下进行重构。
对于张载的研究也是如此。张载是宋明理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对于理学的开展有着极大影响。张载身后,对于他的研究和诠释一直绵延,但总体上还是在理学的背景下进行的,王夫之将张载的研究推上一个高峰,王的《张子正蒙注》是中国哲学学科化以前诠释张载哲学的典范之作。
中国哲学学科化的格局形成之后,张载是研究古代哲学的学者们的当然之对象。对于张载的研究和对于古代大多哲学家的研究一样,
中国哲学学科化以来的近百年里,学者们都在致力于新语境新背景下的体系重构。所谓体系重构,指的是由于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的凌乱和不成体系,研究者按照西方哲学的体系范式对这些哲学家进行体系化的原意重构的研究模式。
胡适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书写是中国哲学学科化过程的典范著作。可惜,对于张载研究来说,胡适终其一生也没有将哲学史写到张载。在胡适之后,吕思勉先生曾著《理学纲要》[1]一书,书中对张载之学有专章论述,吕著的底本虽为作者讲授中国哲学史之讲义,但其著述范式不与胡适类同,也不是哲学学科化之后的典范文本,但这不影响该书成为二十世纪理学研究的精辟之作。此书对于张载哲学的挈要,没有进行体系构造,却丝毫不输于后来张载研究的著述。但这之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在沿着胡适体系化重构的道路上开始高歌猛进。此路径的辟开,冯友兰先生功不可没。冯友兰先生在他的煌煌巨著《中国哲学史》[2]的第二篇第十二章第一节中专论张横渠。是书中,冯友兰虽未言明张载之体系,但从其对张载哲学中“气”—“宇宙规律”—“宇宙现象”—“天文地理”—“性说”—“天人合一”等六个方面的叙述中,我们分明可以看到冯氏的体系努力,上述六目大约相当本体论、规律论、宇宙论、物理学生物学(冯语)、人生论和伦理学等,而且该节中,冯氏是从横渠之“系统”的维度来再现张载的,把张载的哲学条理化或者体系化,使之更加清晰。体系化的张载研究,自兹始成规模。
到了陈锺凡先生的《两宋思想述评》[3]里,对于张载哲学的体系化构建就十分直接了。陈氏在该书中,把张载的哲学直接概括为“张载之二元论”,然后分条论述张载的“宇宙论”、“自然现象之解释”、“心理学说”以及“人生论”。尽管该书的张载研究在学术史上影响似乎不大,但是其对张载哲学体系化的断语值得我们注意。
张岱年先生在1950年代对张载哲学的专门论述,将张载哲学研究的体系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表达的十分清晰和完备。在《张载——十一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4]一书里,张岱年为张载的个案哲学史研究树立了一个新典范,即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上,构建了一个唯物论哲学诠释模式下的张载哲学。书中以“张载唯物宇宙论的主要内容”、“张载的辩证观念”“张载的认识论”、“张载的伦理学说”以及“张载的政治思想”等为章节,重构了一个我们后来所熟知的马哲教材范式的张载哲学体系。此书是中国哲学学科化以后的第一部研究张载的专著,结构完整,语言清晰易懂,影响了后来乃至1980年代以后的张载研究。后来的许多哲学史、思想史或者理学史著作中,论及张载哲学大致框架未有出其范围者。
侯外庐先生等人1950年代编著的《中国思想通史》[5]以及1980年代编著的《宋明理学史》[6]里,在论述张载哲学或者思想时,也都是采用体系的范式来叙说的,如本体论、道德论、认识论等等。这些影响较大的通史或断代哲学史著作对张载哲学的体系化言说,代表了当时研究张载的基本范式。在1980年代出现的另外几部张载研究的专著,如姜国柱先生的《张载的哲学思想》[7]、程宜山先生的《张载哲学的系统分析》[8],也继续了这种鲜明的体系色彩,这两部著作的章节安排,依然是在张岱年先生开出的基本架构下完成的,即由所谓本体论、自然哲学、辩证法、认识论、人生哲学等等组成基本框架。在冯契先生影响较大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9]中,冯先生把张载放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整个逻辑链条上来考察的,以范畴演进来论述中国哲学史,但具体论及张载时,也依然重视对张载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下的逻辑分析。
另外,在1980年代以后,对于张载哲学体系的重构还出现了另一种范式,即用张载的代表性语词函括张载体系。这其中张立文先生的《宋明理学研究》[10]和陈来先生的《宋明理学》[11]为代表。这些著作以张载的“气”、“太虚即气”、“易变”、“两一与神化”、“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性与心”等概念来范围张载哲学,从而重新董理张载哲学,避免用单一的西方范畴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来重构张载。最近,还有丁为祥先生的博士论文《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12]一书出版,是书中,糅合了西方范畴和张载自有的概念,同样试图重构张载体系。其书标题即为“体系”云云,这表现了对于张载哲学专门研究的最新成果依然在进行体系重构的努力。
中国哲学学科化以后,研究者们用西方哲学的基本范畴或理念来整理张载哲学,尽管我们现在看来有着许多值得讨论的地方,但是他们对张载哲学重构的成绩应该是得到肯定的。不过,如何在张载哲学研究的基础上将中国哲学的创作推进一步,如同张载本人完成了对先儒经典的独特理解并进而独创自己的哲学思想那样。对于这个问题,仅仅满足于体系的重构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对张载哲学新语境下的重构,而要在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资源下,依托张载的文本与基本哲学观念,立足于张载又不拘泥于张载,将中国哲学的创作不只在史的局限下,而拓展到思的领域,实现所谓“史与思”的融合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