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生建设的目标是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看,从发达国家的普遍经验看,我认为,现在还找不到比“福利社会”更恰当的概念。但必须明确,我们所要建设的“福利社会”是“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是一种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理论创新,是立足于我国国情、依据中国经验、遵循中国道路进行的福利模式新选择,不应该也用不着照搬西方国家的福利模式。
首先,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上首先创造了“福利国家”模式,后来者需要学习和借鉴,甚至希望模仿先行者成功的经验,这也是很自然的,但问题是福利模式与经济发展模式、技术发展模式、生态和环境保护模式等等有所不同。虽然那些领域也很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但比较而言,福利问题除了受到各种客观外在因素影响外,更多地受到主观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的影响。
一个好的福利模式应该是最适合它所面对的人的特点的模式。我们讲以人为本,在福利问题上尤其要重视人的感受。比方说,同样是劳动,如果是强迫劳动,会感到很痛苦;如果是自愿的享受型的劳动,即便是累得大汗淋漓,也感到很愉悦。我们在当前阶段所关注的福利还主要是生活保障、看病、上学之类的基本需求,将来这些需求都不成问题了,人们就会更在乎自身价值的实现、自我才能的展现、自身意愿的满足、生活环境的赏心悦目,所谓“天人合一”的那种境界。也许到那时,所谓社会福利的真正要义、丰富内涵才能充分展现出来——福利模式是人的一种满意的和理想的存在方式和生活状态——在这种模式下,人们感到安全、感到惬意、感到振奋、感到幸福,能够体验到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社会的可意。打个比方,选择经济的、技术的、生态的模式,好比是选择火车一类的公共交通工具,只要是安全、快速、好用、舒适就可以了;而选择福利模式好比是选择衣服、鞋帽,还必须合身、合意。这是从福利模式的特性而言的,是首先要考虑的。
其次,从实践效果看,发达国家的福利模式,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严重的缺陷。它们经过长期的探索,特别是吸取了最近几十年的经验教训,纷纷都在进行艰巨的福利改革。人家自己都在改革,我们何必去照搬呢?我们即使要学习,也要有分析地学、历史地学,看到它们的昨天、今天和未来的趋势。
福利国家模式原来标榜的就是高税收、高福利,但其实这是表现,不是制度的实质。实质是责任单一化、机制刚性化。正是由于制度机制的缺陷,致使高税收、高福利带来了高负债率、高失业率。现在看来已经出了很大的问题,主要是南欧的一些国家危机比较严重。这就警示我们,将来我们的人均收入水平较高了,是不是要照搬欧洲现在的高福利制度呢?也不行。我们要想办法让我们的福利制度既能够普惠,体现公平,又能够保持社会发展的活力。这两个方面,我们要兼得,不能光提高福利,把经济负担搞得很大,许多人没有很高的就业积极性。所以习近平同志说的一句话非常关键:“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只是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主要是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社会才免费提供福利。这些福利的来源也只能是劳动的人们创造的。因此,我们不能够脱离开劳动的创造,脱离开经济的发展,空谈福利。超过经济承受能力的所谓“高福利”将来也不是我们的选项。
其三,从发展阶段看,发达国家早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而我们还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对我们来说,发展是第一要务。即使是发达国家那些最成功的福利经验,最普遍的福利共识,因为我们与它们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是否适合于我们,也需要审视。更何况,尽管它们在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发展阶段加快发展社会福利是正确的,但它们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体制机制上难以消除的祸根——责任单一化、机制刚性化。如果我们不及时吸取教训,从我国发展极不平衡、低端劳动力占比偏大的国情看,更容易形成政府背不动的公共债务,更难于应对庞大得多的失业群体。
这里面有很多道理,我们必须要讲清楚。我们现在号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那指的是经济总量,但是,对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来说,总量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得看人均。因为养老是每一个人的事情,上学也是每一个人的事情,得病是发生在个人的身上,不是一个总量的问题。我们国家经济总量很大,但是人均水平还很低,对于社会福利的发展来说,最大的制约因素是人均发展水平不是总量。
我国的最大优势是人力资源丰富,但这个优势最容易转变为最大劣势。促成这个转变的重要因素就是福利水平太高,会造成就业欲望下降。像希腊现在的失业率那么高,许多人不愿意去就业了。我们国家无论如何不能出现这个情况,我们没有“欧盟”,没有人能救我们。我们必须要把就业放在优先的战略地位,大家都勤奋工作,创造财富,那么,全国人民的日子才好过。如果只有一部分人创造财富,一部分人光享受,不想干活了,不想吃苦了,哪怕这部分人占的比例不大,人数也会因我们人口基数大而形成庞大的“依赖族”,整个国家发展的可持续性就难以保持。
诚然,我国现在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水平总体上说还比较低,不会产生严重的福利依赖。但不能由此认为,现在提出防范产生福利依赖问题就是无的放矢。我们必须在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同时,在制度还没有定型,还具有改革余地的时候,搞好制度机制设计,防范重蹈欧洲高债务率、高失业率的覆辙,决不能等问题都很严重了,甚至陷于危机了,再来改革,那个代价就太大了。那就等于白白浪费了历史给后来者留下的吸取教训的机会。如果说先行者犯错误是难以避免的,那么,后来者重蹈覆辙就是难以原谅的了。为此,我们必须从中国国情和我们的发展需要出发,这其实是在以往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自觉坚持的。我们在制度设计方面有很多探索和创新,有我们自己的优点,为形成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概念已经准备了一定的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