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重大问题研究 > 中国战略 > 正文

十年来的中国军事外交(3)

核心提示: 过去十年来,即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期间,中国军事外交牢牢把握和运筹战略机遇期,全面贯彻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防政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认真践行“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围绕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为促进国家关系的全面发展,增进与各国军队间的友好合作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了独特战略作用。十年来,中国军事外交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始终与时俱进,始终坚持“以和为贵”的军事外交大理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军事外交大格局。

我军广泛开展专业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安排专家学者出席国际军事学术会议,组织中青年军官到日本、韩国、巴基斯坦、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参观见学。②

在专业人才培训上,我军积极配合人才战略工程,加大外派军事留学生力度,先后派遣军事留学生2000多名,为改善我军干部队伍结构,提高现代化指挥与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③

第三,我军广泛开展与其他国家的战略磋商和对话,促进了相互信任、交流与协作。迄今,我军已与美、俄、英、法、日、澳、南非等20多个国家的防务部门和军队开展了机制性战略磋商和防务对话。④

“中国与有战略合作关系的国家和存在潜在冲突的国家一直保持着频繁的高层磋商和战略对话,与其他对于创造国际安全形势具有重要意义的实体(如英国、澳大利亚、南非和日本)开展战略对话。”⑤

中美之间建立了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国防部副部长级的定期年度防务磋商机制、国防部工作会晤机制等。中俄之间建立的国防部长定期会晤机制和两军总参谋部战略磋商机制,是两军交流与合作中重要、务实和有效的机制性项目,对增进两国、两军的相互了解与信任,深化互利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与蒙古、日本、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建立了防务安全磋商和政策对话机制。①

我军积极参与地区安全合作和多边对话,先后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地区论坛、西太海军论坛、香格里拉对话会等机制,在反恐、救灾、维和、海上安全、边界联合巡逻等领域开展了有效交流与合作。②

第四,开展国际安全合作与务实军事合作,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作出积极贡献。截至2012年中,上合组织在成立以来的11年来,防务安全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已经成功举行9次国防部长会议,2次总参谋长会议,近20次成员国国际军事合作部门领导会议。举办防务安全论坛5次,开展了军事气象水文等专业领域机制化合作。举行联合军事演习8次,第9次联演也即将拉开序幕。③

从2001年到2011年的合作成果共有近70项。④中外军队联演联训是新时期军事外交服务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实践且逐步实现常态化,在达成国家政治外交目的的同时,对增进互信合作、促进我军全面建设、提高部队实战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影响深远。⑤

2002年,我军首次与吉尔吉斯斯坦军队举行联合实兵演习。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我军于2003年首次参加多边联合反恐演习。2005、2007、2009和2010年,与俄罗斯等上合组织成员国举行“和平使命”系列联合反恐军事演习。⑥

此外,我军还与巴基斯坦、印度、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泰国、美国、俄罗斯、日本、新西兰、越南等国海军举行搜救、通信、编队、潜水、护航等课目的双边或多边海上演练;⑦与泰国、巴基斯坦、印度、新加坡、蒙古、罗马尼亚、泰国等国举行反恐、安保、维和、山地作战、两栖作战等课目的联合训练;⑧2012年中国军队首次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军队在医疗领域举行“合作精神—2012”联合实兵演练。①

2005年12月,我海军舰艇编队穿越印度洋,分别与巴基斯坦、印度、泰国军队举行了海军联合演习,实现了海军出访编队职能使命的新拓展。2006年9月,海军113号导弹驱逐舰跨过太平洋,与美国海军举行海上通信和编队机动演练,这是中国海军首次跨越大洋与世界强国海军同台竞技。2007年3月,海军两艘新型导弹护卫舰组成编队,越过南中国海,横穿印度洋,在阿拉伯海参加了“和平—07”海上多国联合军演,与来自巴基斯坦、美国、英国、法国等8个国家海军的12艘军舰共举行了20多个海上课目的演练。2007年5月,海军567号导弹护卫舰参加了在新加坡樟宜港举行的第二届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多边海上演习,共有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巴基斯坦、韩国、新加坡等12个国家的15艘军舰参加。课题为“海上联合防御和保交作战”的中俄“海上联合—2012”军事演习,在中国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这是两国海军首次举行联演。中国海军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军威和国威,更表明了中国与国际社会协力打击各种形式的安全威胁、维护海上安全的信心和能力。共同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和训练,不仅提升了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履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而且提升了我军与本地区国家军队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合作水平。②

最后,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作为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着务实互利精神,与俄罗斯等国建立和完善了军技合作机制,为提高我军装备技术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在常规军贸领域与一些国家保持着正常的合作,这些合作符合中国的军品出口三项原则:有利于接受国的正当自卫能力;不损害有关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不干涉接受国的内政。2012年3月,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报告宣称,2007年至2011年,中国在“大型常规武器”的国际交易量中占到5%,中国的武器出口比之前5年增加了将近一倍,从而成为全球第六大武器供应国。③这主要因为巴基斯坦从中国购买了海军装备系统和歼击机。①

中国积极推动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努力,2002年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及《管制清单》、《有关化学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管制办法》(含出口控制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含出口控制清单)和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品出口管理条例》。

三、面向世界,走向世界,中国军事外交的大开放

奉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以维护和平为目的、实行开放合作的中国现代化军队,和平运用武装力量,以更加开阔的胸襟面向世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阔步走向世界。对外形象展示更加开放透明、成熟自信,为增强国家软实力、树立国家良好形象作出了特殊贡献。“中国正在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广泛的活动,诸如科技会议、军事访问交流、援助计划、维和行动以及双边和多边政治活动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中国正在以史无前例的方式参与国际活动。”②

舰艇出访是军事领域交流的一个重要项目,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标志性。2002年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青岛起航,开始了中国海军历史上首次环球远航,编队横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历时4个多月,总航程3万多海里。这是中国海军历史上出访国家最多、时间最长、航程最远、影响最大的一次军事外交活动,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2007年11月,中国海军“深圳号”导弹驱逐舰访问日本,这是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舰首次访问日本。③

2008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郑和”号训练舰抵达越南中部的岘港市仙沙港,这是中国海军军舰首次访问越南。④

中国海军“广州”号导弹驱逐舰参加了由巴基斯坦海军举办的“和平—09”海上多国联合演习。2009、2010年,中国海军共派出10余批20余艘次舰艇访问30多个国家,接待了20多个国家30余艘次舰艇来访。①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支持并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向联合国30多项维和行动派出2万多人次维和官兵和军事观察员,目前是联合国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贡献。中国于2002年加入联合国一级维和待命安排机制,②

中国军人先后出任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塞浦路斯国际维和部队指挥官。2007年胡锦涛主席访问利比里亚时为维和分队题词:“忠实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2009年国防部维和中心在北京怀柔挂牌,作为我军首个维和专业培训与国际交流机构,承担联合国委派的维和培训任务、开展学术交流、举办国际维和研讨会。③

《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条例(试行)》,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2008年12月我海军舰艇编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保护中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船舶、人员安全,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并尽可能为航经该海域的外国船舶提供安全掩护。这次远洋护航,是我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目前,中国海军已向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派遣13批护航编队,共计30余艘战舰、20多架舰载直升机、10000余名官兵,已完成5000艘中外船舶的护航任务。海军依托远洋护航培养锻炼人才,200名优秀指挥员脱颖而出。中国海军开展护航行动以来,实现了被护船舶和自身人员装备两个100%安全,为维护海上交通运输秩序,保障各国船只和人员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示了人民海军的良好形象。④

2002年中国军机抵达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机场,这是我军首次对外实施人道主义物资救灾援助。10年来,我军在坚决完成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抢险救灾任务的同时,在印度洋海啸、巴基斯坦地震、朝鲜水灾、菲律宾泥石流、缅甸风灾等灾难救援中,紧急启动人道救援应急机制,及时向受灾国紧急运送了大量救灾物资,多次派出医疗、防疫、直升机等军队专业力量参加国际灾难救援。①

以北京军区某工兵团为主组建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又名“中国国际救援队”),先后参加阿尔及利亚、伊朗、印尼和巴基斯坦的地震救援行动。②

我军还积极参与人道主义救援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军队举行人道主义救援与减灾研讨作业,举办东盟地区论坛武装部队参与国际救灾法律规程建设研讨会,举行东盟与中日韩武装部队国际救灾研讨会。③

2009年国庆阅兵,中国展示的52型主要装备全部为中国自主研制和生产,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参阅,其中包括巡航导弹、预警机、无人机、新一代战车、新型雷达和卫星通信等先进的信息化装备,充分展现出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取得的丰硕成果。2008年第7届珠海航展中国前所未有地大规模展示军用装备,除首次在航展中公开亮相的新一代“歼—10”战斗机外,各种新型导弹和其他装备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中国首次展出的大批精确制导导弹、反舰导弹和机动武器系统。2012年第九届珠海航展是中国国防实力的又一次集中展示,中国空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做了全面展示,包括战斗机、轰炸机、直升机和无人机在内的多款新型战机登场,多款新型防空、反舰和地对地导弹亮相。④

2009年中国海、空军利用建军60周年庆典活动,集中接待了29国海军领导人和33国空军领导人,同时开展双边会谈、多边会谈、海上阅兵等多种形式的军事外交活动,有力地宣示了和平发展理念和防御性国防政策。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而举行的海上阅兵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海上分列式检阅中国海军的舰艇和飞机,海上阅兵式检阅来自14个国家的21艘舰艇,29国武官及其他嘉宾登上“郑和”号训练舰,观摩多国海上阅兵活动。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60周年,中国航空博物馆举办武器装备建设成就展,“八一”飞行表演队首次使用“歼—10”飞机进行飞行表演,“空警—2000”等参加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的飞机亮相京郊,并首次组织30多个国家的空军代表团来华参加国际论坛,旨在搭建多国军事外交平台,倡导“和谐空天”理念,展示人民空军“开放、自信、合作”的胸怀与形象。

通过军事训练领域的开放,邀请外国军事人员观摩我军军事演习,邀请外军代表团参观开放部队和院校,举办国际学员周等活动,积极向国际社会展示我良好形象,也表明中国军队的透明度已达到较高水平。2003年10月,首次邀请15国27名军事观察员观摩由北京军区组织的“北剑—0308U”联合演习,①首次开放我军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朱日和镇)。2004年6月,邀请15国驻华海军武官观摩中、英海上联合搜救演习。9月,邀请外军观察员观摩海军组织的“蛟龙-2004”演习、邀请周边16国军队领导人或军事观察员及其驻华武官观摩济南军区组织的“铁拳-2004”演习。②

2005年9月、2007年9月和2008年9月,先后3次邀请多国军队人员分别观摩了“北剑—2005”、“勇士—2007”和“砺兵—2008”演习。“勇士—2007”摩托化步兵师进攻战斗实兵实弹演习,首次邀请日本自卫队军事观察员观摩。“砺兵—2008”演习,国防部邀请尼泊尔、泰国等13个国家军事代表团及美国、俄罗斯等23个国家的军事观察员前来观摩,创下了观摩国家最多、观摩人员最多、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纪录。2008年10月,来自60多个国家、在中国国防大学和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进修的170多名外籍学员应邀观摩了代号为“前锋—2008”的中国济南军区某装甲旅实兵演习,这是我军演习首次大规模对外国留学生开放。通过一系列邀请外国军事观察员观摩演习的活动,③实现了展示我军形象与观摩演习相结合、专业交流与观摩演习相结合的目的,受到各国军队领导人和军事观察员的高度评价,它是我军新时期开展军事外交和军事训练合作的重要举措,向外军展示了解放军各军兵种部队的过硬军事素质、严明的组织纪律、良好的精神面貌、爱好和平的强烈愿望、友好和谐的外交风范。自1998年起,我每两年发表一次国防白皮书,全面阐释我防御性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介绍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情况,化解了一些国家对我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军队建设快速发展的所谓“疑虑”,有力地回击了“中国军事威胁论”。①

中国国防白皮书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和国内民众全面认知中国国防政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权威文件。中国的每一部国防白皮书都有新内容,这既体现了中国军队对外开放合作的诚意,也体现了中国军队自主增加透明度的意愿。建立国防部权威信息发布平台,也是向世界说明中国和中国军队的有效途径。2008年建立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制度,积极回应舆论关切。2009年中国国防部网站上线试运行,设中、英文两个版本,向世界提供更多有关中国国防政策和中国军队的权威信息,对外传递中国军方声音。2011年中国国防部开始举行每月例行的记者会,更加及时地发布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信息,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军队。

我军积极参加东盟地区论坛(ARF)、东盟防长扩大会、香格里拉对话会等机制,创办香山论坛、钟山论坛等军事对话平台,探索开展与欧盟、北约的军事交流,拓展了我战略空间。中国支持东盟地区论坛逐步扩大国防官员参与,2004年发起并承办首次“东盟地区论坛安全政策会议”,填补了东盟地区论坛在高层国防官员对话领域存在的空白。②

2005年由中国国防部主办、国防大学承办的上海合作组织防务安全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及观察员国蒙古国、巴基斯坦、伊朗、印度等国家共26名高中级军官参加了论坛。国防大学召开的2008年度国际安全研讨会,来自69个国家的131名外军高级军官和中国军官及专家学者共420余人进行了研讨。③

自2007年以来,我军多次派遣高级军事代表团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同时重视其他地区组织在国际安全事务中的作用,与欧盟、非盟、北约等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交流,增进了相互理解与信任,拓展了国际安全对话空间。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昀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