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军事外交发展的大前景
基于中国军事外交“以和为贵”的大理念,过去十年来中国的军事外交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军事外交大格局,确立了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军事外交大开放。以此为基础,党的十八大对中国外交和国防事业作了系统论述,体现了中国外交和国防政策的连续性和创新性,为中国军事外交描绘了未来发展的大前景。
首先,中国军事外交仍将长期坚持“以和为贵”的军事外交理论。十八大报告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它预示着“以和为贵”的军事外交理念将进一步发扬光大。例如,上合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们在2012年指出,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核心内容的“上海精神”是成员国开展防务安全合作的最重要指南。①
其次,下一阶段的中国军事外交将更注重全局且更为开放。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这意味着,中国军事外交始终坚持在“以和为贵”理念指导下的战略大格局和对外大开放,广泛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双边和多边军事关系。2012年2月,第14届中欧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重要发展阶段。欧方认为,面对共同挑战,欧中相互依存度不断增强,正日益成为命运共同体,欧中是战略伙伴和朋友,不是对手。欧方主张面向未来,摒弃零和游戏,增进互信,实现双赢,推动欧中关系更上一层楼。①
中国军队与许多北约成员国具有良好的两军关系,中国与北约的交往也在逐步增加,在护航等领域开展了初步合作。2012年2月,北约军事部门代表团首次访华,②北约国际军参部主任表示,北约重视与中国发展防务安全关系,愿在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合作,北约在亚太地区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南太平洋,但是北约在这个地区没有行动的计划。③
2013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来华举行中俄第八轮战略安全磋商的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时强调,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面对国际形势快速复杂深刻变化,中俄作为推动国际形势健康发展、维护国际战略平衡的建设性力量,应进一步加大相互政治支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协调配合,为实现各自发展振兴营造和平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共同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④
2012年9月,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访问印度,表示解放军从未在海外建军事基地,也不考虑在印度洋这么做,船舰在沿海国家进行整补是一般做法,这与在海外建立军事基地无关。⑤
这是8年来中国国防部长首次访印,双方打算从2013年起恢复“携手”陆军联合军事演习。⑥2013年1月,第五届中印防务与安全磋商举行,中方表示真心诚意希望同印度成为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希望双方共同努力维护两国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促进南亚地区和平稳定,构建长期稳定、友好合作的新型军事关系。⑦与此同时,第五届中国—印尼国防部防务安全磋商举行,双方对两军交流与合作给予了积极评价,并共同宣布双方建立海军对话机制。①
第三,中国军事外交还将强化对外宣传,大力实践公共外交,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需要指出的是,自美国奥巴马政府启动重返亚太战略以来,中国军事外交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严重恶化。尽管如此,中国军事外交仍坚持“以和为贵”的理念拓展对外交往,特别是加强与美国的军事交流。2011年1月,中国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一行时表示,中美两军关系的发展必须建设和维护一个稳定可靠的政治基础,这就是相互尊重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希望两国防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维护好两军关系的政治基础,确保两军关系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向前发展。②
2011年5月,在中美第三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双方首次派出外交代表和军事代表共同参与。中方代表为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美方代表为美国国务院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国防部副部长弗卢努瓦、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卡特赖特等。同月,应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邀请访美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发表讲话指出,中美关系过去40年的发展历史表明中美不是零和博弈的竞争对手,而是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两国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③
针对上个十年美对台军售、美军机军舰到中国近海作高强度抵近侦察、美国频繁在中国周边进行联合军演,中国从维护中美两国、两军关系的大局出发,提出“推动建立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美之间相互尊重、合作互惠的新型军事关系。”④
其中,“互相尊重”是前提、是基础,“合作”是手段、是途径,“互惠”是目标。“互相尊重”居于核心地位,如果没有“互相尊重”,就没有“合作”和“互惠”。2011年7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在中国人民大学发表演讲:“如今的中国与10年前不同,今后10年也必将继续改变。中国不再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事实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大国。”⑤
因此,“我们期待中国在解决全球问题时承担更大的责任,与其不断增长的实力相符。”①2012年5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就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发表演讲,强调面对崛起的中国,美国无意与之为敌,将会力避横亘在老牌强国与新兴大国之间的“战争陷阱”。②
2012年9月,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与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举行会晤,帕内塔表示中美是隔着太平洋的两个伟大国家,美方希望开启中方所说的新型大国关系。③
帕内塔访华期间还表示,美国的亚太地区再平衡不是为了牵制中国,是为了创建中美两个亚太国家关系的新模式,④美国对亚太地区新的军事聚焦,包括在日本安装第二套雷达系统的计划,不是为了遏制或威胁中国,⑤美中双方应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两军关系,美方致力于与中国建立稳定的、建设性的关系,这是维护21世纪世界和平的重要条件。美方鼓励亚太各国加强与中国的交流,邀请中方参加2014年“环太平洋演习”。⑥
展望未来,中国和平发展势不可挡,美欧等传统西方大国的相对衰落也是长期历史趋势。这既为国家总体外交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中心,这必然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形成各种障碍,进而对中国军事外交形成严峻挑战。要确保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一方面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能打仗、打胜仗”的军队,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军事外交的力度,缓解乃至消解“中国军事威胁论”。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指引,未来的中国军事外交必将坚定不移地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以和为贵”的和平理念,主张用非军事手段解决争端、慎重对待战争,并在战略上后发制人。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不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军事扩张。中国必将继续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