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核心期刊 > 论点摘录 > 正文

二元:中国式改革方法论

原题:了解改革的来路,认识中国式改革方法论

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解读五花八门。其实,如果不了解改革的来路,就没有衡量这次会议的坐标。所以,有必要认识一下中国式改革方法论。

从1978年算起,改革35年,其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充满了走走停停,左闪右晃,声东击西。十一届三中全会现在被赋予了越来越里程碑式的意义,虽然它实际上也当得起这个评价,但回到改革现场,就会发现,其实也不是说那个会议一开就灵,从此就走向了康庄大道。具体到一些方面,它比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要保守一些。

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农村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其实“左”的色彩很浓厚,工作条例提出恢复责任制,但明确禁止“不许分田单干”,“不准包产到户”。

但是实践有自己的逻辑,只要开了“责任制”的大门,现实运作中必然导向事实上的分田单干和包产到户。所以,上述两个维护人民公社体制的文件,却成为了打破人民公社体制、创立集体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发端。

农村要活,先要土地活。但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无法突破,怎么办?中国式改革智慧又发挥了作用——将土地产权分解成所有权、使用权。所有权归集体,但是使用权却给了农民,农村改革才走通了。

十多年后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阵营分崩离析,中共在寒风中枯立。中国国内掀起关于“姓资姓社”的第二次改革论争。邓小平一方面强调“四项基本原则”,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地位,另一方面,他说,有人说我们要收了,要向左转了。请上海的同志考虑,做点什么事情,证明我们没有收,没有向左转。于是有了浦东的开放。

回顾改革故事,可以发现中国改革并非单线前进,而更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面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在政治权力上不放松,一面在经济上走向市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元可能是这个模式的最大特征。吴敬琏先生说,中国过去的改革实行的渐进式双轨制改革,一方面放权于市场,让市场逐渐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配置资源的权力仍然很大。其实不光计划与市场,价格双轨制是二元,城乡是二元,特区与非特区是二元,对内与对外是二元,政左与经右是二元……

针对毛泽东时期形成的高度集权的一元化体制,二元式改革有其现实合理性,也体现出高超的改革智慧。一个硬化了的馒头啃不动的时候,掰开两半,化整为零,方好入口。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其高超之处或许正在于“一分为二”。从此,在旧体制下产生出一个崭新的充满活力的增量中国,以至于今天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又形成新的二元结构,两者间的互动、博弈左右着中国的未来。

[责任编辑:武洁]
标签: 方法论   中国式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