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党建论坛 > 正文

群体性事件频发对党群干群关系的影响(3)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对策建议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从国家和谐的大层面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方面就是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如何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始终坚守执政为民的理念。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一般都是最为普通的老百姓,他们一哄而上的行为并不是头脑发热的行为,而是由于对政府的不信任、不理解导致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发生,要从根本上让广大的领导干部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在脑海深处树立这样的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政府的一切服务都皆为人民,领导干部的所做一切也都是为了人民而服务,这样的观念不能缺失。任何时候都要与人民同命运,时刻考虑人民的疾苦,把人民的问题始终摆在首位,这是永远不能更改的。我们广大干部做到这样,就必须走到群众中去,跟人民接触,实地考察人民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把第一手的情况掌握。④

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人民群众生活是基本的保障,生活的不稳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群体事件参与者的积极性。当今我国强调的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经济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也会让人民看到生活改善的希望。但是市场经济给一部分人增加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贫富差距,如何解决人民的生活质量问题,是领导干部所要思考的。群众之所以集会闹事,主要一方面还是由于他们的生活质量没有得到稳固,生活质量的的因素影响到了他们最基本的心理承受底线。因为如何改善人民的生活,是我们党和政府始终摆在首位的问题。我们在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下,政府一定要起到带头作用,加强物质文化的建设。

群众的利益要重视。一切为了人民的理念始终要贯穿领导干部的工作行为中。人民的利益是大,个人的利益是小,国家爱之所以稳定、富强,是因为广大人民不断努力的结果,所以领导干部不能忘记这点。国家稳定富强了,也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关系人民的衣食住行都要考虑周全。目前,上学、医保、住房、环境、就业等问题都是最热门的话题,如何改善是需要领导干部长期思索的。群众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因为要协调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形成一个平衡机制,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稳定。还有一点就是对于发展落后的地区,政府一定要加大力度进行投入,保证偏远贫穷地区人民的利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人文精神要得到体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内在要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把这些人文精神深深的根植于人们的内心,形成恒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有就是提炼各地区特有的人文特色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尊重当地民俗,让各地区的人文精神都得到统一,使之凝聚在一起。当然这中间要靠媒体的大力宣传,做到正确的向导和指引,发挥好舆论的导向作用,创造好和谐的言论环境。

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良好制度。制度是执行的标准和框架,没有合理严格的制度,所有的一切都可能成为空谈,执行起来也会变样走形。制度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制定,不能凭空捏造想象。制度要反映民情和民意。对于制度的制定过程要有一个严格的程序,制定人员要公平,对于制定人员的选定也要公平并且得到人民的认可。还有一点就是对于制定过程的监督,没有监督一切都可能变得走样,所以监督是必不可少的。

合理的制度是完善党群干群关系的保障。因此要保持党群干部关系的长期和谐,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制度来保障。首先,健全充分反映民意的严格执行程序及决策机制;其次,健全规范监督制度,对党领导干部权力的运行予以有效的监管约束,确保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再次,为民办事要注意不能超越人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把好事办实;最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规范化,时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首位。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

【注释】

①张友南,肖居孝:“弘扬井冈山精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求实》,2007年第7期。

②张健,张新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语义分析和御用阐释”,《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7期。

③杨翰美:“如何正确认识和改善新形势下党群干群关系”,《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1期。

④中共永定县委办课题组:“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研究”,《闽西调研》,2007年。

责编/韩露(实习)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标签: 群体性   事件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