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理论,群众路线引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起和发展。它是党的认识论、价值观念及工作方法的统一,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并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发端 途径 成果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端
群众路线的产生。群众路线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产生,并随着党的成熟而不断成熟和发展。它构成了党的认识论、价值观念、工作方法和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人民群众。中共二大《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中明确提出党不能忘记两个“律”:一是“党与群众的关系”,二是党内部的“严密的集权的有纪律的组织与训练”。①党成立伊始就明确了与一般“研究性的小团体”的区别:“从小团体变为群众的党,要能做到从思想的团体变为行动的团体,要能做到从支部基础的工作到大的群众行动。”②这是由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及其指导思想决定的,而非源自对中国革命的深入思考。1927年以前,中国共产党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工人、学生的宣传和组织方面的工作,党与群众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党与工人阶级群众以及党与党员群众之间的关系,此时的“群众”是指工人和学生。
中国共产党将争取群众作为一条重要的政治路线始于1928年7月的中共六大。这一时期,群众和路线这两个词逐渐实现了整合,“明确的阶级路线与充分的群众工作”成为党实现价值理想和解决现实问题所遵循的基本路径。党将“充分的群众工作”上升到“路线”的高度,“群众路线”这一整体称谓也在此时期出现,并逐渐完备了内涵。1929年9月,周恩来最早将“群众”与“路线”概念结合起来,形成了全新的“群众路线”的称谓。③1928年中共六大把争取包括农民在内的更广泛的群众工作作为政治路线提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盲从共产国际指示,照搬俄国经验,只依靠组织工人运动、城市暴动来开展革命,忽视占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村的农民,执行片面的群众路线,导致革命遭受挫折;二是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开始农村包围城市的探索,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使中国革命又重新看到曙光,党的工作重心逐渐开始由城市转向农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接原因是党在惨痛失败中发现,如果不顾中国实际而盲从共产国际的教条照搬俄国经验,将不能指导中国革命成功,于是把目光转向中国革命的实际,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这一探索首先发生在群众路线上。从中国共产党把群众工作对象的重点转为广大农民,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后,革命便逐步走向成功,因此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充实和发展的发端,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端。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群众路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正确的认识论。毛泽东认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下去,我们的认识就会“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而且强调说“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④。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所有实践活动归根结底都是群众的活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的观点。毛泽东曾指出:“我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⑤斗争的需要根本来说是群众的需要,只有源自群众,贴近群众和现实的认识才能深入群众,使党不至于脱离群众,从而更好地动员、组织和领导群众,完成各种任务。
“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的。”⑥群众路线的认识论可以概括为从群众的实践中获取材料,经过党的整合,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指示,并最终指导群众实践的过程与方法。群众路线的认识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正确的材料来源和方法来源。
群众路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这个性质决定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因此群众路线就是党的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归根到底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进程也必须以群众路线为正确的价值观念来指导。中共六大《职工运动决议案》曾指出:“共产党……应当严重反对知识分子藐视群众无知识无文化而自骄自傲的态度。应当严厉地反对工会工作者‘替代群众’,‘不顾群众’而擅自决定一切问题的企图。对于这些现象应当毫不容情的肃清。”如果脱离了群众路线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无法成为现实,刘少奇曾指出:“我们党的一切纲领与政策,不论是怎样正确,如果没有广大群众的直接的拥护和坚持到底的斗争,都是无法实现的。”循此价值取向,胡锦涛提出了明确标准,即“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