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欧领导人举行第十六次会晤并开启未来十年合作新局之后,李克强总理又远赴罗马尼亚出席第二次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及第三届中国—中东欧经贸论坛。新领导层的外交开局之年最终落足于中东欧地区。
重视中欧关系并加强与中东欧国家的次区域合作,是中国未来改革发展与世界发展潮流相交汇的重要体现,也是双方彼此需要的结果。发展与世界最大经济体欧盟之间的关系,对于仍需外部市场、资金和技术驱动的中国改革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加强与面积约为欧盟1/3、人口约为欧盟1/4的中东欧16国的合作,则是推进中欧整体合作的新动力和重要抓手。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历史渊源深厚、政治关系密切,但经贸合作基础较为薄弱。作为转型经济体,中东欧国家在经历较快经济增长期后,近年来受到欧债危机的拖累,普遍出现增速下降、投资疲软、债务增加和贸易萎缩的困扰,目前经济总量仍不足欧盟的1/10,因此急需来自欧洲市场以外尤其是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增长动力。中国也恰逢外贸转型升级和海外投资迅速增长时期,政治环境宽松、经济互补性强和投资成本较低的中东欧地区自然成为重要的新兴市场和投资目的地。此次将有1000余家中欧企业积极参与的经贸论坛就是最好证明:中国—中东欧合作是两厢情愿、合作共赢、惠及民生的好事。
加强与中东欧合作也是对中欧合作的有益补充和强劲推动。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中欧之间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合作机制,政治、经贸和人文交流密切。但中东欧地区作为欧洲的一部分,相较于发达经济体集中的西欧、北欧和南欧地区,还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现有的中欧合作还不足以完全涵盖这种独特性。
除11个欧盟成员国外,这里还有5个非欧盟成员国,经济转型程度和发展水平也不相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为这一地区量身定做的合作平台,有利于双方在明确各自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广泛、深入的可持续合作。中东欧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欧洲的整体发展和繁荣。
加强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也是中国外交主动性、战略性增强的重要体现。中东欧16国地处战略要冲,历来是文明冲突、融合与交汇之处,其制度、经济结构和文化的特点也是欧洲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之一。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中国政府基于双方实际意愿和需求,在对欧洲地区形势变化进行综合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政策规划,是对原有的中国与欧盟机构、中国与欧盟成员国外交结构的积极调整和补充,欧盟、次区域和成员国三位一体的对欧外交政策框架将更加均衡务实,更有利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平稳推进、协调发展。
今年将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推动和升级之年,在此前合作的基础上,将为今后发展确立原则、建立框架并落实项目。只要双方以诚相待并以发展为主轴,就能克服局部和暂时的困难,未来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前景远大,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