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我是一个曾经当过农民,而后在农业大学读书,如今又在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研究农民问题的‘农民教授’。”朱启臻说他骨子里就带有农民倾向,看问题很自然地会站在农民的角度去思考。
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不断吸引着众多学者走到田间地头去倾听农民的心声,置身现实寻找回应时代呼声的答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就是其中一位。“我是一个曾经当过农民,而后在农业大学读书,如今又在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研究农民问题的‘农民教授’。”朱启臻说他骨子里就带有农民倾向,看问题很自然地会站在农民的角度去思考。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朱启臻做的“三农”问题研究多少显得有些“另类”。当很多人还在热衷于讨论怎样使农民市民化时,他开始着手关于职业农民问题的研究;在城镇化成为势不可当的潮流之下,他默默坚守乡村价值的研究;当人们津津乐道地讨论如何把农民、农业推向市场的时候,他却围绕农业的公共产品性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观点。
十年前,很多人对朱启臻的研究表示不理解。“他们认为职业农民、乡村价值的提法是与现代化相悖的。”朱启臻说,他当时做这些研究得不到任何资助。在没有研究经费的情况下,他自掏腰包,坚持着自己的研究路径。
以实地调研校“传统”观点
“我的研究能不能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朱启臻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农民实现增收这么困难?如果农民都要依靠打工来增加收入,谁来种地?靠种地为什么不能增加收入?怎样才能靠种地增加收入?这些农民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始终贯穿着朱启臻的研究主线。
这些问题的答案只能深入到农村去寻找。一年里至少有1/4的时间,朱启臻都在进行实地调查和座谈。如为了做“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的调查,朱启臻带领团队前后耗时18个月,到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四川、重庆等省市的20多个乡村进行访谈,完成了200多个案例调查。
瞄准实际问题、深入基层的长期研究,让朱启臻对一些看似是常识的观点产生了怀疑。诸如“农业规模化可以增收”、“农业产业化可以增收”、“科技助农增收”的判断,在学术界经常可以听到,但朱启臻认为这种说法存在认知误区。“例如,有人说种粮食作物不行就种经济作物,但实际上我在农村调查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农民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普遍增收的例子。”究其原因,他认为,农业及其产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农业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公共产品性,在本质上并不遵守“物以稀为贵”和“薄利多销”商品性原则。
“农民的出路在于非农化”、“农业的出路在于工业化”也是时常可以听到的说法。在朱启臻调查的村庄中,人口老龄化程度达30%,农业劳动者的平均年龄为57岁,甚至有82岁的老人还在下地干活。就此,他提出,“农民的出路在于非农化”、“农业的出路在于工业化”,并不意味着不要农民,而是社会越发展越需要高素质的农民。当农业劳动力转移得已经影响到农业生产时,必须花大的代价吸引劳动力流向农业。
朱启臻多年来一直在呼吁培养职业农民。“只有让农民真正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户籍身份,现代农业科技才能得到普及,现代农业生产经验才能得以积累,稳定的农业劳动者队伍的形成是可持续农业的前提。”
目前农业部正在大力推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工作。朱启臻说:“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还有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去研究。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有太多问题需要理论工作者去回答,学者不应该游离在现实之外。”
农村调研充满乐趣和感动
做农村调查20多年来,朱启臻就是在用双脚丈量土地。他跑了中国大大小小无数个乡村,其中有很多是偏远贫困地区,其间辛苦可想而知。令记者意外的是,当记者请他谈谈在农村调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他思考了很久后回答说“没有”。对很多人来说辛苦不堪的农村调查,到了朱启臻那里却充满了乐趣和感动。“我自己没有什么关于辛苦的故事可以说,一定要讲的话,就是我看到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农民故事。”
朱启臻说,有一次在河北太行山区做调研,当地老百姓热情得让他们不好意思住下去。“为了款待我们,当地老百姓可以一个晚上不睡觉,给我们做当地特色的炸糕、粽子。我们要走的时候,还专门派人骑摩托车到县里买猪腿。因为当地有说法,客人要走了,一定要吃猪腿,就是要常来常往的意思。”朱启臻说,他时常感到惭愧,“觉得自己为老百姓做不了什么”。同时,每一次的农村调研也让朱启臻感到身上的责任加重了一层。“一定要为老百姓、为农民多做些事情”。
从理论上揭示乡村存在价值
中国乡村逐渐消失的现实是朱启臻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过去很多人主张消灭乡村,现在有很多人呼吁不要消灭乡村,但是难以阻止乡村的消失。”他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呼吁是感性的、口号式的。“学者真正应该要做的是从理论深度上揭示乡村存在的价值,揭示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关系。”
朱启臻对乡村价值做了系统研究。他认为,乡村价值至少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价值,二是生态价值,三是生活价值,四是社会价值,五是传统文化的承载价值。他深信,乡村具有城市不可替代的功能,乡村永远也不会消失。
“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农业、关爱农民、关心农村。”朱启臻如是表达他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