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教育与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在《教育思想的演进》一书中指出,教育的转型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要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入手来说明教育的转型。
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教育与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在《教育思想的演进》一书中指出,教育的转型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要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入手来说明教育的转型。这表明教育转型的发生并不是没有缘由的,往往是社会的转型导致了教育转型。研究农村教育问题,必须要从农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入手。
农村教育城市化发展模式有误区
当前,农村教育的发展面临各种困境,而这些困境往往与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存在很大的关系。在城市化的发展潮流下,农村社会和农村教育只能处于被动的附属地位。从理论上讲,在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中,非农化、城市化和市民化三位一体、共同推进才是较为理想的过程,而在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它们却表现为一种特有的时序模式,即先有非农化,再有城市化,最后才是市民化,并且彼此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从农村教育的发展来说,其模式是城市化的,但是农民自身并没有实现市民化,这也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农村教育的模式与农村教育的对象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不适应。可以说,这是当前我国农村教育问题丛生的根源所在。
要想调整农民和农村教育之间的不适应,仅从农民角度入手提高其市民化水平是不够的,还需对农村教育进行改革。当前我国的农村教育非常强调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教育模式来发展,强调教育内容、教育过程的统一化、标准化,要让农村孩子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学校教育。在现有的农村教育体系下,由于社会再生产和文化再生产机制的存在,农村人很难实现社会流动。从表面上看,上层社会向下层社会敞开了大门,但对于农村人来说,通过现行的教育制度进入上层社会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农村人并不能通过现行的教育制度实现社会流动。在当前的农村教育中,由于缺乏现实的文化根基,农村教育中的文化冲突现象较为明显,而农村教育中的文化认同也只是一种被动的文化认同,这一状况对于农村教育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城市化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误区。这种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建立农村教育的主体地位。在乡村建设运动中,陶行知、晏阳初和梁漱溟等乡村建设运动的积极推动者都把农村教育作为主体,构建的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农村现实的基础之上的,他们主张的农村教育都是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而不是朝着城市化方向发展。
当前农村教育城市化有两种表现形态:一种是农村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等方面完全照抄照搬城市模式,这是一种“内在式”的农村教育城市化;另一种是农村教育的布局调整,也就是农村学校从农村中“抽离”出来向城镇集中,这是一种“兼具内在外在式”的农村教育城市化。第二种农村教育城市化方式的弊端更为明显,其对农村造成的影响可以用“釜底抽薪”来形容。一方面,学校布局调整使农村学校离开了农村,农村成为“文化孤岛”,这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另一方面,从更为长远的影响来说,学校布局调整对于农村走内生型发展道路,改变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附属地位,建立农村的主体地位是极为不利的。
农村教育模式需要因地制宜
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弊端在当前已经凸显,那么应该如何对当前的农村教育进行改革?笔者认为,教育既要与内部环境相适应,也要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所谓教育的内部环境,就是教育对象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所谓外部环境,就是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农村教育的发展来说,就是既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也要与农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相适应。在乡村建设运动中,晏阳初认为在农村兴办教育,必须先探索适合中国农村的教育改革之路,了解农民的需要和愿望,不能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的教育模式。他的改革宗旨是,一切国外的先进科学都必须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当前我国的教育模式最初是从国外传入的,在经过“中国化”之后形成了现在的教育模式。但是当前的农村教育模式更多的是一个城市化的教育模式,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农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模式还需要经过一个“现代化”的过程。按照现代化的方向来发展农村教育,通过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来促进农村社会和农民的现代化,从而改变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被动状况,实现由“外局群体”向“内局群体”的转变。这就在农村教育发展和农民自身发展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如何来完成农村教育的“现代化”过程?这就要结合笔者上面提出的农村教育“适应论”,也就是农村教育既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也要与农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相适应。在乡村建设运动时期,中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当时的农村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主张“留农教育”,主张农村教育要为农村的现代化服务。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之后,农村教育逐渐向城市化方向发展,即成为了“离农教育”。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农村人口依然是我国人口的主体。因此,“离农教育”不能很好地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农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相适应,由此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是需要改革的。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全面发展,农民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的不断改善,以及城乡交流的不断扩大,“留农教育”也不能很好地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农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相适应,也是需要改革的。所以,笔者认为,对于农村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选择“离农教育”还是“留农教育”的问题,而是其发展方向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农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相适应。虽然农村教育模式的选择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但是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是其未来发展不变的方向。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