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

因此,主体间性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入了交往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进了双主体的多维模式,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认识,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能更多地关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给作为主体的“人”带来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理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性生成之障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的主体性不足。主体间性主要是指主体间的共在,强调个体作为单一个体的同时,不简单为个体,而成为“主—主”关系下和另一主体能够和谐共存的主体。但是主体间性并不反对个人的主体性。相反,主体间性以个人的主体性为前提。只有个体的主体性完全展现出来,才能有主体间的自由平等包容对话的交往。由此可见,主体间性中的主体具有双重特性,既具备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又具备作为主体间共性的存在,即群体的共性。因此,主体间性中的主体是个体和群体的有机结合体,个体的主体性直接影响到主体间性的顺利实现。也就是说没有或削弱任何一方的主体性,都不能顺利地实现主体间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的主体性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主体的自身主体性不足。改革开放之后,多种文化观、价值观、政治观交错融合,各种冲突和碰撞导致了价值多元化,社会个体的主体地位、自我价值不断提升,人们更加崇尚自由、个性,更加关注自我,思想道德和对社会价值认同的差异也越来越大。这种多元化改变了改革开放之前的价值单一化,出现了很多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从而导致对马克思主义判断失误、信念动摇,带来了主体性不足的局面。这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另一方面是对受教者的主体性认识不足。在主客关系模式下,片面强调施教者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仅仅将人民群众看成是大众化的客体,依靠单一的灌输来完成大众化的“任务”,导致受教者的主体地位受到牵制并弱化,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受到制约,表现为失语或缺位。在宣传话语上,没有用喜闻乐见、轻松活泼、浅显易懂的生活化语言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精神,表现出“精英化”、“贵族化”和“庸俗化”的倾向;在普及方式上,受众面不够宽广,缺乏对受教者的了解和分析,只追求简单的灌输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交往互动性沟通的缺乏。主体间性实质来讲就是主体交往,应该是不同主体之间不断产生交往关系,同时在交往的过程中慢慢积淀,不同对象的主体性不断改变,并同时发展,使得不同主体之间互相碰撞、互相反思、互相认可。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双向流程。一般来讲,“合理的交往”往往具备某些特征,②双方以合作式交往的方式出现,交往的各方要互相保持平等的地位和平等的态度,彼此增进取长补短的兴趣和理智相处的态度,相互传递最佳信息,不流于形式,真正实现民主。由此看出,互动性沟通是这个双向流程中最重要的一段。主体间性的生成也依赖于主体交往互动性的有效沟通。

反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缺乏真正的互动性沟通。从受众者反思性存在来看,忽视了人民群众的首创和实践。谈及“大众化”,必提“宣传”。“宣传”一词本意是指上对下的一种教导、灌输、劝说某种思想或价值。在“宣传”这一过程中,并不能充分体现对等的关系,更谈不上尊重受众对象的反思性存在。从沟通手段和沟通技术来看,依赖于单项过程。手段技术的单一性导致了互动交流的缺乏,不能根据受众群体的多样性合理创新沟通的手段和技术,停留于报告、讲座、报刊和书籍等传统形式。在大众新兴媒体中充分创设大众化的平台和载体力度不够。因此,从大众化的目的和实效来看,不能充分调动受众个体接受、理解、认同、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性的构建

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回归。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回归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回到马克思,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其二是指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进行深入解读。

主体的形成以客体为前提。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尊重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对马克思主义解读者和受众者正确定位、合理认知的首要前提。文本回归是指“回到马克思”。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要深入研读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其中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回到马克思”是为了“发展马克思”。回到马克思文本的原初语境,科学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确保在大众化过程中不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

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工具层面上来讲属于实践范畴。践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就是要善于在实践中贯彻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融入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并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方法。“大众化”从价值层面上来讲属于民族性认知范畴。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必须紧密联系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根植于民族文化,并能用民族形式来表达。“大众化”从历史层面上来讲属于发展范畴。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必须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赋予其形式与内容兼具的时代特色。

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的交往资质。交往资质是指个体在交互活动中所形成的素质和能力。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主体所表现出来的交往资质的素质和能力必须具备三方面:其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施教者和受众者必须具备平等的理念和开放的姿态。只有具备了平等的理念和开放的姿态,才能以包容的思想推动主体之间互相影响、和谐发展的理想状态,才能推动主体间性的生成。其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的反思性存在。“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③反思性主体是在交往过程中实现的,它是主体对主体性的一种更深层次地认知和了解,是主体对自身的存在价值的判断和定位。主体的反思性能力是可以随着交往的不断扩展而不断深入。在反思过程中,沟通不断深入,进而达到互相理解互相认同。其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必须具备规范话语的言说能力。主体间的交往是一种精神交往。而语言是主体之间有效沟通的前提和基础。这种规范话语的言说能力不单是遣词造句的能力,在这一基础上,稳定构架双方共同话语体系进而得以构建和谐关系的能力。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中国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