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新突破
在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重点是要建立起对全部社会产品生产和分配实行最严格的“计算和监督”,确立一套以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管理组织体制。而到了新经济政策时期以后,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发生了一个根本性转变,并最终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扬弃”了自己的思想。
内涵上的突破。在列宁眼中,国家资本主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俄国二月革命以后,列宁是从集中、计算和监督的角度来把握国家资本主义的;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是从经济结构的角度来把握国家资本主义的;到了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是从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来把握国家资本主义质的规定性的。这一时期列宁赋予了国家资本主义以广义的含义,指的是新经济政策中的一条基本原则,即无产阶级国家利用、限制和改造私人资本主义的一整套特殊政策、特殊方法、特殊手段,以及小农国家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道路上的某种特殊环节、特殊阶段、特殊途径。
政策上的突破。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制定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与十月革命前所设想的国家资本主义有三方面不同:第一,允许贸易自由,这是国家资本主义最核心的内容;第二,与之前主要强调行政手段不同,主张采用经济手段,注意个人利益、物质刺激,强调经济核算;第三,着眼于发展生产,不像原先那样一味地强调国家垄断,而是强调活跃经济。
功能上的突破。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展了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时提出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第一,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组织和影响私营经济的可行方式;第二,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和管理水平下,即使是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也可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某种形式,例如,租让制、租借制或合作制;第三,列宁不仅在具体的意义上,而且在抽象的意义上使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概念。由上述可见,在新经济时期,列宁是从所有制的层次上来认识国家资本主义,进而把它作为小农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中间环节和必要形式的。
列宁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当代启示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解决了经济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问题,揭示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对于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指引中国如何根据本国的实际国情,来通过不断地深化改革,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在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大力实施改革开放,充分借鉴当代资本主义的新成果来重构和夯实社会主义的基础,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且,正确理解和把握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坚持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的统一。关于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思想,是列宁关于苏维埃俄国所有制思想发展的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内容。我国自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整个经济理论与实践主要是围绕公有制来进行的。但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经济建设表明,由非公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导致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比重的较大变化,以及公有经济内外部环境的改变,引发了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矛盾。因此,我们必须实现理论上的有效突破。
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公有制优越于私有制的内在机理。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问题,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依据,也是必须首要解决的基本认识问题。仅就推动生产力发展来说,公有制优于私有制,在前苏联的崛起以及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证明。其内在机理就在于公有制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便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同时,劳动者能够真正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正确认识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始终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是要保证国家经济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来组织生产和分配的,从而避免发生阶级分化。这种经济基础是使工人阶级不再是雇佣劳动者,而是真正成为摆脱了被压迫被剥削地位的国家主人、真正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的根本保证。
再次,正确认识和维护公有制经济在当代的真正地位。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完整的经济体系中,公有制占据支配地位,起着主导其他经济成分的作用。为此,应该关注关键部门的国有经济比重,继续促进发展其他行业。只有妥善处理好这种关系,公有制的真正主体地位才不会受到威胁。就利用外资而言,我们既要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又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通过制定与时俱进的政策和措施,防止外资冲击和破坏国有经济行为的产生。
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正是在科学把握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两者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他认为:“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这一正确的探索,不仅对当时俄国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当今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成功建设社会主义,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必须牢固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理想社会。这一崇高的理想既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这一崇高理想,也是共产党人紧密团结和不懈奋斗的共同目标、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共产主义,正是在矢志不渝追求远大理想的基础上,有机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其次,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必须准确把握当前中国基本国情。立足国情,是我们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整体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国现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的交汇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利用资本主义一切积极成果,既不急于赶超资本主义,也不削弱对共产主义终将在全世界胜利的信心,从而一方面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一方面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