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国情调研 > 正文

城镇化,中国向欧洲学什么?

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3年的52.6%,未来还将有数以亿计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欧盟约3/4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及周边地区,基本完成了城镇化进程。随着中欧在社会发展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强,双方政府和企业已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城镇化合作的广阔前景。

2012年5月,为推进彼此城镇化健康发展,中欧双方签署了《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共同宣言》,并在今年11月举行中欧城市博览会,借以展示双方在政府城市管理、智慧城市建设、历史文化继承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理念和实践,探讨交流城市建设经营的做法和经验。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加强中欧城镇化合作,既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又能让中欧企业获得更多经济利益的机会。

多层面参与合作

“中欧城镇化合作是社会发展合作中的重要领域,从政府的推动力度上可以明显看出,双方对该领域非常重视。”商务部研究院欧洲所研究员姚铃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本届中欧博览会开幕式前表示,中国正在制定完善新型城镇化规划,需要学习借鉴欧洲国家城镇化的先进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欧盟各国和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拓展相关产业和产品市场空间,实现互利共赢。

中欧城镇化务实合作需要各个层面的积极参与。张高丽指出,双方政府需要加强沟通协商,推动城市规划制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管理和城市环境保护等领域合作;企业则应发挥主体作用,以项目合作为主要载体,确保双方城镇化合作落到实处;同时,充分利用博览会、论坛等平台,以完善双方合作交流机制。

姚铃提醒,欧洲城镇化进程先于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合作是单向的经验借鉴。“中国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领先于欧洲的地方。英国、意大利、波兰等国一些城市现有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老化,在中国,高铁已成为主流交通设施。金融危机后许多欧洲国家都加大了对这些领域的投资力度,很多具体领域他们也要到中国来取经。”姚铃说。

不可简单照搬“经验”

受访专家认为,欧洲国家给中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城镇化要适应国家的具体发展阶段,保护生态环境,并正确处理城镇人口增加后出现的交通、教育、医疗和其他一系列问题。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副所长江时学建议,中国可以从欧洲的城镇化进程中学习城市管理政策和措施;同时,被证明为高效实用的一些欧洲新技术也可以“为我所用”。

同时,也不可简单地照搬欧洲城镇化进程中的经验。“大多数欧洲国家是发达国家,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这个背景意味着中欧不可能采取同样的方式推进城镇化。此外,欧盟人口总数仅为5亿多,不及中国的一半,大量新增城镇人口的公共服务对中国来说将是严峻的考验。”江时学说。

姚铃也强调,欧洲的一些很好的做法要借鉴到中国来,必须在操作层面上考虑中国的实际国情。“中欧双方需要进一步加强交流。比如意大利文物保护做得比较好,我们就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这必须建立在对他们的理念、措施全面了解的基础上。”

在2013年中欧城市博览会期间举行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表示,对中国来说,应该更多地向欧盟学习城镇化发展的治理结构、治理方式、管理方法,学习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模式,而不仅仅是保持视觉上的一致。

[责任编辑:赵斯昕]
标签: 欧洲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