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理论动态 > 正文

关于拓宽国际视野与构建国民意识问题的思考

摘要: 拓宽中国国民的国际视野不仅关系到如何正确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也是关系到如何使国民意识趋于完整以贯彻党的十八大有关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精神,加强中国软实力建设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拓宽国际视野主要涉及如下问题: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问题;综合国力竞争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对于拓宽中国国民的国际视野,进而构建中国国民的国民意识至关重要。构建完整的中国国民意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在观察和了解复杂变化的国际环境上,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的国际观;(2)在观察当今世界和了解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上,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正确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国情;(3)在通过国际视野的拓宽来构建中国国民意识上,还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国际视野;国民意识;科学国际观;中国国情

中国现正面临以经济全球化深入拓展为核心的全球化进程的新时代,而要坚持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无法回避日益发展变化的复杂世界。拓宽国际视野以构建国民意识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球化时代的国际视野及其内容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拓展,世界步入了全球化进程的新时代,即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在新时代中,人们不仅迫切需要从新的更宽广的视角来观察与本国发展紧密相联系的世界,而且还需要面对复杂变化的国际环境拓宽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国际视野以构建完整的国民意识。从国际政治学的角度来说,国际视野是指以“放眼全球,胸怀全球,立足本国,走向世界”为本质特征,从全球性的角度上观察时代的现状与发展变化,充分了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当代知识创新、科技发明、人文进步等情况,进而以开放姿态面向世界、以虚心态度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及研究和学习各国发展的有益经验,加强本国同世界各国间的互相联系、交流和合作,积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一国际视野与当今世界所处新时代密不可分,反映了全球化时代向人们所展示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其内容特点主要涉及如下问题。

首先,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问题。

当今,新兴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都面临以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核心的全球化进程。全球化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是与其有着“与生俱来”的基本特性密切相连的。这些基本特性反映在:一是本质上,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括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多领域、多层次上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的一种现象,而这种现象是关于资本之“主义”的利润平均化的形态步出国界即资本的全球化;二是内容上,它主要是由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国家的资本及其衍生品所主导,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三是表现形式上,它是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反映的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及其生活方式具有革命性的“全球化进程”,其所引发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界限,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而市场经济体系在全世界的扩张促使人员的跨国界流动成为物质和精神流动高度的综合体现; [1]四是发展趋势上,科学的进步无疑是全球化进程的技术依托,而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基础上的发展及其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经济贸易、思想文化交流上更趋频繁和互相依存,由此出现相应的地区性(区域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在具有上述特性的全球化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不断扩大中,由于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加深了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各个国家的利益更加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多极化也得到了深入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稳定上,国际政治秩序趋于多极化,这是由于过去几十年来的一直由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国家所主导的国际秩序已难以适应当前国际关系的新变化,而面对国际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要求在国际政治事务中拥有更多发言权、参与权、决策权,共同谋划人类的持久和平(如恐怖主义泛滥问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严重的地区危机和南北对立以及世界贫富差距继续扩大所造成的一些国家政局动荡、社会危机等问题);二是在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各国面对金融危机及其影响上,国际经济体系趋于多极化,这是由于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及其实力的提升使西方国家原本掌握的绝对主导权将不复存在, [2]世界主要大国的实力在消长变化、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主导国际经济事务的能力在减弱,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就有些重大国际问题(如世界气候变化等问题)对话中有各自经济利益的诉求而分歧日益严重等,而这些新变化对世界经济格局及发展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要拓宽国际视野,就必须关注由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主要涉及:一是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有纷争也有合作,但是由于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而新兴国家不仅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要共同创造它们自己应拥有的世界影响以解决国际争端或地区冲突等问题”[3],还要表达它们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对现存国际秩序的主张;二是在全球化进程中所出现的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与碰撞、冲突与融合的问题是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难以回避的。

其次,在全球化进程中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问题。

世界科技新发展主要涉及信息技术在孕育新突破、生物技术正在酝酿新的主导产业和能源技术重新升温等,而能源问题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环境问题。这些科技新发展既遵循过去的一些规律,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主要有:一是当代新科技革命表现为群体突破的态势,新的技术群和新的产业群蓬勃发展,这标志着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如除信息技术外,现代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纳米科技、航空航天科技、环保科技等也正在孕育一系列重大突破);二是重大创新更多地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主要表现为科学和技术之间高度融合,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更加迅速,逐步形成统一的科学技术体系;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科技创新、转化和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原始性创新的地位日益突出,而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技术更新速度也日益加快;科技与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的联系日益紧密,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资源问题等,既是科技问题,也是经济、社会问题。

人们也应该看到,科技的革命性进步在推动和加速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使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迫切需要科技的进一步创新得以解决。主要包括:一是科技进步推动着工业化,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对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二是有关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使人们的忧患意识日益增强,对依靠科技创新战胜各种疾病、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的期待日益强烈;三是经济全球化更加剧了企业之间、区域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激烈化,导致技术的变相垄断和壁垒更变本加厉,而依赖科技创新能力来提高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四是国家安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创新实力,如军事高科技的竞赛(如信息化战争)、社会安全的保障和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预测预防等都对加速科技创新提出迫切需求。

要拓宽国际视野,就必须关注由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问题所带来的问题,主要涉及:一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因此而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二是科技的革命性进步在推动和加速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使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三是处于科技发展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往往居于优势地位。

最后,综合国力竞争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的问题。

综合国力竞争是当今世界舞台上一个非常突出和普遍的现象,其已涉及经济、科技、军事、外交、内政、国土面积、人口资源、社会文化等领域。

当前国家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展开的,除为谋取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经济竞争和以国家安全为由的军事竞争之外,综合国力竞争还具有以下内容及特点:一是综合国力竞争深刻表现为一场世界范围的由科技创新所引发的高科技竞争,特别是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将带动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开辟一批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的市场,而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如信息经济)使这种超越传统技术革新范畴的科技创新将决定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话语权和实际地位;二是人才和国民素质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上升,而这种具有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的竞争促使人员在世界范围的流动性大大加强,发达国家包括有些发展中国家为了争夺人力资源纷纷以各种方法活跃在人才竞争的最前沿,如中国近年来不断以提供优厚条件在海外广招人才及改善和扩大持中国绿卡者的待遇等;三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愈益突出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不同国家之间围绕着文化的传播与封锁、扩张与抵制、消亡与保护等展开复杂的较量,文化之间的合作、融合与竞争、冲突也呈现一种复杂变化的状态,而文化建设及其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在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维持、民族精神状态和国民凝聚力上所起的关键作用引起很多国家的高度关注。这是因为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和渗透,文化建设就成为各国捍卫和实现其国家利益的一个重大战略。

要拓宽国际视野,就必须关注由综合国力竞争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所带来的问题,主要涉及:如何判断一个国家的具体综合国力,因为随着历史条件、内外环境的变化,综合国力包括单项实力和综合实力都会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还有综合国力由潜在形式向现实形式转化的情况不同,因而在一定时期综合国力的表现也就不同;特别是综合国力的作用范围也经常发生变动,导致其构成和状态也有所不同。

二、国民意识在拓宽国际视野中与时俱进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此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而在一个全球性的更为广阔的视角上拓宽国际视野使国民意识与时俱进是构建与当今世界所处的新时代相适应的完整国民意识的重要支持。

从社会政治学的角度来说,国民意识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国内及国际社会环境的影响而逐步产生、发展和形成的具有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特征的一种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对国内社会事件及对外交往中或在与本国有关的国际性问题或事务上的相关行为所持有的认知或认同程度,而一个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及国内社会文化道德氛围对建构国民意识至关重要。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国民意识不同于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实质上是一个政治法律的范畴,着重涉及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领域,与该国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和该国对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定人(即“公民”)所进行的法制教育紧密相连。国民意识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自然人(即“国人”或“民”)对其所居住或认同的“国”所持有的价值取向,体现“民”与“国”互为依恋关系的自我认同,且所涉及的层面要比公民意识广泛得多。

中国的国民意识是中国和平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支撑点,而完整国民意识不仅是中国自信地走向世界的可靠资源保证,而且是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正如中国在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所获得的巨大成就脱离不了与全球化进程的相联,中国的国民意识要得到提升且趋于完整同样离不开国际环境。这就要求中国国民一方面需要具备与新时代相适应的且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的国民意识,使中国能在全球化的挑战面前更加理智和从容地面对世界,将捍卫基本价值的坚定和面对具体问题的灵活结合起来,充分了解世界的变化并作出恰当的反应;另一方面需要将自己的行为和思考与中国的发展相适应,使得国民的自我意识和实际分量相适应。如何通过拓宽国际视野来构建中国国民意识使之与当今世界相适应,是对构建完整的中国国民意识具有相当关键意义的问题。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内容。

首先,在观察和了解复杂变化的国际环境上,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的国际观,而科学国际观反映的是中国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在当今世界所处的新时代中寻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时需要关注的国际大局。这就要求中国国民积极主动地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使其国民意识中具有“科学国际观”的厚重元素,进而以更好的姿态走向世界。

主要具体涉及中国要在全球化进程及国际关系变化中发展科学的国际观以拓宽国际视野,构建中国国民意识。就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展来看,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和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永不当头”理论和江泽民的“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一样,在很大程度上都体现了中国的国际观。然而,总体上来说,这些大多是针对西方所确立的国际秩序而言的,要表达的是中国对现存的国际秩序所持的态度。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中国在新的国际环境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国际观来传播“和谐世界”理念并以此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这具体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中国的外部事务层面上来说,这种国际观所要回答的问题主要包括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秩序,而这种国际秩序所体现的价值原则是什么、如何构建这样一种国际秩序、如何处理这种国际秩序和现存国际秩序的关系、如何得到大多数主权国家的支持和接受这种国际新秩序等;另一方面,从中国的内部事务层面上来说,中国在实践中首先要解决好与这种国际观相联的内部问题,如中国怎样才能走出去、走出去后又如何在现存国际秩序中与不同国家和社会打交道、如何保护走出去的自身利益、如何通过走出去来建立国际新秩序等。如果中国没有发展好自己的科学的国际观而对上述所有问题缺乏明晰的解答,那么中国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理念不仅会被误读,而且可以相信来自外部的阻力也会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而继续加大。

其次,在观察当今世界和了解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上,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正确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国情,而正视国情反映的是中国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在当今世界所处的新时代中寻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时必需要关注的国内大局。这就要求中国国民积极主动地在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中使其国民意识还具有“国情”的厚重元素,从而自信地走向世界。

“立足中国”是“走向世界”的前提。正视国情与拓宽国际视野是一个整体,只强调“正视国情”就没有对外开放;只强调“拓宽国际视野”,就很可能迷失自我。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能否顺利发展,都是同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密切相关的。具备国际视野,需要科学地认识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其主要有: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因为正确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作出了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二是“三个没有变”和“三个世所罕见”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即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和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三是认清当代中国国情,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即一方面要看到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而是要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另一方面,要看到中国在前进中存在的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一切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坚持把初级阶段的国情作为中国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现在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和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拓宽国际视野中,既要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又要在全球化进程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最后,在以通过国际视野的拓宽来构建中国国民意识上,还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国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在当今世界所处的新时代中寻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时必需要关注的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中国国民积极主动地在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中使其国民意识还具有“价值观”的厚重元素,进而自觉地走向世界。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4]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国民意识的基本内核,而且是国民意识的一种强大的内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这一核心价值观所体现的有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对国民意识的构建有重大意义。从本质上来说,强调“以人为本”是这一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人”是出发点也是归宿,因为国家、社会、民族的意识都需要承载、渗透于“每一个国民”的意识之中,只有使其精髓内化为国民意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成为现实。只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完整国民意识,夯实科学发展的道德基石,将个人的追求与社会整体的核心价值统一起来,中国才能在全球化进程及其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有效地凝聚各方力量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注释:

[1] Tina olivero, “Globalization: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Our World”,in The Oil and Gas Magazine, London, UK, Nov.29, 2011.

[2] Stanley Crossick, China’s Deteriorat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russels:International Press Centre, February 10, 2010.

[3] Toby Vogel, China Takes EU to WTO, European Voice, Brussels:International Press Centre, February 4, 2010.

[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1页。

[责任编辑:赵斯昕]
标签: 国民   视野   意识   问题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