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核心期刊 > 论点摘录 > 正文

李成:把中国的城镇化道路走新、走实、走好

城镇化是当下热词。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媒体和专家多重解读。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发展确实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了几方面的鲜明特征,可能都需要城镇化来助一把力。包括外需占比已经很大,我们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占了不少份额,进一步扩展不容易,下一步我国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在哪里;数亿农村居民怀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开乡村,进入城镇,但却无法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同时乡村“空心化”日益严重;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毕业后希望留在城市,但却只能“蜗居”、成为“蚁族”,青春和理想无处安放;农业虽然连续十年丰收,但耕地和水资源的制约越来越紧,过度使用化肥,土壤污染严重,失去了基本的“休养生息”,自然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现有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患上严重的“城市病”,交通拥堵,空气污浊,住房和一般生活开支成本居高不下,等等。解决上述这些问题,不可能有单一的灵丹妙药,城镇化也不一定就能胜任,但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可行的综合的切入点,是个“抓手”。从这个角度讲,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城镇化都将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新型城填化“新”在哪里

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在“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中,专门就城镇化写了一段,要求“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那么,这个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到底“特”在哪里,“新”在哪里?结合文件精神和各方面解读,我想大概有几个方面。

第一,以人为核心。这也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理念在城镇化中的体现,不是以房子、广场、道路等为判断城镇化效果的标准,而是以“人”为标准,既包括进城农民,也包括现有的城镇居民,不能厚此薄彼。

第二,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不是“大就是美”,也不是遍地开花、到处城镇,而是功能互补,大城市起辐射和带动作用,中小城市起配套辅助乃至分担一部分功能的作用。当然,这个协调发展的格局离不开规划的指导,但应尊重历史、遵循规律。

第三,有产业支撑。也就是所谓的“产城融合发展”。产业的重要性,只要看看一些国外的“贫民窟”就一目了然了,国内媒体曾连篇累牍报道的“鬼城”、“空城”,也足以使我们警醒,此处不赘述。

第四,同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推进城镇化,不是为了让农村消失,更不是弱化农业的基础地位,而是根据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优化现有的资源配置,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等,这就会产生“结构调整红利”。几十年来,大家经常讲我们享受了“改革开放红利”,实际上,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可以归结为“结构调整红利”。话再说回来,这些红利不仅可以被城镇所享有,也应该被农村所占有,这样,“三农”就可能得到更大的支撑,农村面貌的改善也就有了好的基础。

第五,增强城镇的承载能力。农民进城不是一进了之,房子、岗位、交通、供水、供电等等都要跟上,否则,城镇就成了“大集市”,乱哄哄而来,乱哄哄而去,留下一地鸡毛,且容易滋生事端。就像开个旅店一样,既然准备开店迎客,总得有个基本的条件。考虑到不少现有城镇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已经是捉襟见肘,以后的任务很重。

以上五点,可以概括为“有人气”的城镇化、“有产业”的城镇化、“有分工”的城镇化、“有支撑”的城镇化、“有质量”的城镇化,简称为“五有”城镇化。

新型城填化如何出“新”

明确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和特点是很有必要的,这就有了方向,但还是不够的,仍需要找准难点问题,逐一破解。我想至少有几个难啃的硬骨头。

一是农民真愿意进城吗?现在进城农民工很多,有的资料说有2.7亿,加上季节工、零工等,估计还不止这个数,到底多少,不好统计,但从每年春节的“回家大军”看,确实是多得不得了,但打工是一回事,永久留在城里是另一回事,尤其是如果要他们放弃掉一些农村的权益,包括宅基地、承包地等,更是另一回事。前一段时间有个媒体做调查,有多达70%以上的进城农民工,欢迎城镇给他们基本权益,但并不愿真正放弃农民的身份。我们以前也可以从报道和一些文学作品中看到,一些年长些的农牧民,确实不适应城镇生活,不愿离开“祖先呆着的地方”。这些问题和其后的情绪,确实需要思考。

第二,现有城镇还能容纳多少新增人口,现有城镇居民是个什么心态?前面已经略提过,现在的不少城镇尤其是大城市已经是超载严重,很多城市缺水,被迫大量超采地下水,今天缺气,明天缺暖。硬件如此,软件更是如此。看病挂不上号,挂上也要等待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结果只能就诊5分钟;入托难、入学难,优质教育资源更是十分紧缺,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现有城镇居民可能并不愿有太多的人口进城来,这倒也不是因为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而是确实有一个生活工作环境的问题。根据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有个所谓“帕累托改进”的问题,即推进某项政策,在使一部分人效用增大的同时,至少不能损及其他人,这样的政策才会有生命力,才会被执行下去。这个原理,在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尤须注意遵循。

第三,城镇化的成本怎么分担,资金从哪里来?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亿万农民进城后要改善生活,会产生大量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有测算说,每个农民进城,至少需要10万元以上的资金支持。这当然是好事,但钱从哪里来?不能光靠农民的自我积累,不能光靠农民把农村的地转让出去、流转出去,也不能光靠政府来拿。现在地方政府性债务已经不少,估计也是力不从心。有人讲可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但这需要有个合理的机制来激励,来约束。同样难题不少。

类似的问题还很多,都需要深入地探索。但瑕不掩瑜,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要实现中国梦,新型城镇化是必走之路,再搞“城市像欧美,农村像非洲”那一套,是走不通了,农民不会答应,我们作为“城里人”,也会良心不安。我们期待有关方面发挥专业优势,勤恳工作、完善政策、从善如流、尊重民意,真正把中国的城镇化道路走新、走实、走好。

[责任编辑:武洁]
标签: 李成   中国   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