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重大问题研究 > 国际观察 > 正文

长期僵局寻突破 持续动荡求和平

——近期中东局势述评

一段时间来,随着巴以和谈停滞不前,叙利亚战火持续,伊朗核问题拖而未决,埃及局势跌宕起伏,中东一直就没有离开过世界舆论的关注视线。美国将战略重心向亚太再平衡同时,也似乎从未离开过大中东地区,只是不同时段投入的资源各异罢了。奥巴马政府第二个任期里,克里接替希拉里出任国务卿后,美国显著加大了对中东问题的关注。这既有克里本人长期浸淫中东事务的因素,更有美国地区重大战略利益在起作用。虽然以页岩气为代表的新能源开发方兴未艾,但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中东仍将是各方博弈的主战场之一。当前,围绕中东局势发展主要有四大看点。

巴以和谈在曲折中再启航:

谨慎乐观

7月19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在结束其半年里第六次中东之行后于约旦首都安曼宣布,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就恢复直接谈判的原则基础达成协议,如无意外,双方谈判代表埃雷卡特和利夫尼将于下旬在华盛顿开始接触。这是巴以中断接触3年多来的再一次谈判,标志着巴以和谈进程的重新恢复和启动,也给这一影响中东局势旷日持久的难题的解决带来些许黯淡的可能。克里宣布恢复和谈消息后,巴以双方都有意在降低舆论的期待。7月22日,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接受约旦媒体采访时称,未来任何巴以和平协议均将提交全民公投,任何安全方案均须包括要求以色列永久离开巴勒斯坦土地,以方1967年以来兴建的定居点都是非法的。同一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主持内阁会议时也作过类似表态,称以色列要确保国家安全,确保西岸的巴勒斯坦国不成为“恐怖国家”;谈判将是艰难的,达成的任何协议都要经过以色列人民的公投。据透露,此轮谈判为期9个月,最终结果要到2014年4月才能见分晓。11月上旬,传出消息,因以方坚持推进西岸定居点建设,巴方首席谈判代表埃卡雷特要率巴代表团全体辞职。经阿巴斯总统极力挽留,再加上美国做以方工作并从中调停,目前巴以谈判进程应该还在静悄悄地继续中。

但巴以关于最终地位的谈判复杂艰难,聚焦在领土边界、西岸犹太人定居点扩建、难民地位、安全保障和耶路撒冷等问题上。自1993年签署奥斯陆协议以来,巴以双方先后经历多轮谈判,曾相继于2001年和2008年有机会取得重要进展,最终还是功亏一篑。此前,以色列坚持恢复和谈不附带任何条件,巴勒斯坦要求和谈开始前以色列必须停止在西岸修建定居点,承认1967年前的边界为谈判起点。双方立场相距甚远,长期僵持不下。此番巴以双方何以能够弥合分歧,同意走到谈判桌前?媒体报道说是因为以色列承诺停建新的定居点,而巴勒斯坦方面不再推动在9月联合国大会寻求国际社会对其单方面宣布建国的支持。美国则给阿巴斯提供了一纸承诺,同意1967年前边界作为巴以谈判基点。细节没有披露,但美方显然在最低程度上满足了巴以双方重新谈判的要求。巴以和谈停滞不前、成果不彰的原因很复杂,民族、宗教、领土、安全、历史因素相互交织,双方的现实政治也在起作用。更重要的是,经历频繁的战争、冲突、矛盾和打交道,包括政治领导人在内的巴以双方严重互不信任。

当年克林顿执政时期,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九赴中东,外交斡旋力度可谓不小,但就是没解开巴以这对冤家的心结,以至最后抱憾挂冠而去。克林顿亲自督阵,极力撮合巴拉克和阿拉法特完成最终地位谈判,后者终未能在文本上签字。巴以谈判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会有反复乃至充满变数。但谈起来总比不谈好,接触要比长期冷眼相向好。克里国务卿对中东事务特别是巴以问题情有独钟,希在任期内能有所建树,奥巴马也在今年联大讲话中提到,巴以冲突是美在中东地区高度关注的两大问题之一。这些是巴以尝试再度恢复和谈的重要外部因素。以色列分批释放了被长期关押的巴勒斯坦囚犯,算是以方配合恢复和谈而伸出的橄榄枝。此番历时9个月的巴以和谈,为解决中东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最后的机会。我们当然支持巴以和谈进程继续下去,对和谈取得成效表示谨慎乐观。

叙利亚冲突:解决前景依然黯淡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叙利亚。叙局势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去观察和分析。在国际层面,各方目前都在围绕敦促叙冲突双方参加第二次日内瓦国际会议展开外交行动。7月22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到访的叙利亚副总理贾米尔举行会谈并称,叙问题国际会议的重点议题之一是驱逐恐怖分子和极端分子,俄目前仍在劝说各方出席日内瓦会议,对叙反对派缺乏积极意愿感到遗憾。同日,欧盟外长会议通过决议,以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介入叙内战等理由将其列入恐怖主义组织名单。黎总理米卡提对欧盟决定表示遗憾,美国务卿克里和以色列对欧盟此举分别表示赞赏和欢迎。7月24日,美俄外长进行了电话交谈。7月25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纽约举行会晤。潘基文表示,叙内战(武装冲突)迄已造成近10万人死亡,数百万平民流离失所,已经到了结束叙利亚苦难的时刻。他呼吁叙冲突双方结束暴力,实现停火,参加到美俄主导的日内瓦和谈进程中来。克里表示,美俄将尽最大努力促叙各方实现和谈。克里应该算是首次公开承认,军事手段无法解决叙利亚问题,目前没有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叙利亚问题的方案。叙利亚化武问题实现了“软着陆”,但这并非叙利亚问题的全部。国际层面的焦点还在于,叙冲突双方对政治解决的途径分歧严重,虽经美俄多番做工作,甚至苦口婆心地“威逼利诱”,双方还是无法走到一起来,展开面对面的谈判。在叙国内,政府军近期在战场上占了上风,占领了几个战略重镇,但战场态势总体上依然胶着僵持,恐怕谁都不能把另一方完全彻底地消灭掉。自2011年3月爆发冲突以来,叙利亚局势恶化已近两年半。各方对军事手段无法解决叙危机、必须回到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总算是形成了初步共识。当务之急是,有关各方特别是美俄要加强政策沟通,寻求必要妥协,加大做冲突双方特别是叙反对派的工作力度,努力推动明年适时召开二次日内瓦国际会议。

伊朗核问题:美伊走向新缓和?

继温和派人士鲁哈尼在6月15日伊朗总统选举中胜出后,西方舆论开始转向。法新社、《华盛顿邮报》称,美国前副国务卿皮克林等29名前高官联名致函奥巴马总统,表示鲁哈尼当选伊朗总统为美对伊外交提供了重要契机,美应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寻求与伊朗展开新的双、多边磋商,同时,可考虑继续通过制裁换取伊方作出让步。131名国会议员(其中3名为共和党籍)也认为鲁哈尼是美国可以打交道的对手,呼吁奥巴马政府与伊朗恢复外交接触。在反伊氛围一贯浓厚的国会山,竟有这样的声音,颇不寻常。鲁哈尼出席了9月联大,和奥巴马总统通了电话,双方都释放出了和解和再度接触的积极信号。目前,六国与伊朗核谈判正进入第二轮。虽然第一轮谈判因法国总统奥朗德的坚持而没有取得突破,但显然就限制伊朗铀浓缩数量和质量来换取国际社会缓解制裁措施取得了一些进展。第二轮伊核谈判举行前,虽然美国国会传出要强化对伊朗制裁的声音,且仍有以色列、沙特、阿联酋等方面的一些因素在发挥作用,其间还发生了伊朗驻黎巴嫩使馆被炸造成人员伤亡事件,显然指向明显,用意清楚。但舆论调子还是乐观的。白宫正在做国会关键议员的工作,希望给第二轮六国与伊朗核谈判一些时间。可以预料,伊核问题持续这么多年得不到解决,不是各方乐见的,在近期应能取得一些阶段性的实质成果,对利害相关方都是一种交代。但需要注意的是,伊朗核问题即使达成协议,得到初步缓解,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重塑中东战略格局,再平衡美西方在中东的利益布局,但这并不等同于美伊关系就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毕竟,美伊两国34年的恩怨情仇,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消弭于无形中的。无论如何,在中、俄等国共同持续外交努力下,伊核问题的解决出现了一丝曙光,这一动向值得鼓励。

埃及乱局:二次机会?

埃及局势7月突变后,军方支持的临时政府解除了穆尔西的总统职务,废除了宪法,正在着手制定政治发展路线图。此后,穆兄会发起全国范围示威游行,埃及局势持续动荡。奥巴马政府冻结了部分对埃军事援助,但派国务卿克里访问开罗,表示美仍视埃及为中东具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希望继续维持和发展美埃关系。在此前后,俄罗斯外长和国防部长“史无前例地”联袂访埃。埃俄互动引人注目。埃及法院对穆尔西进行了第一次审判,但迄今无明确结果。从各方互动看,近期埃及局势难以恢复平静,存在着影响外溢的可能。但埃军方将牢牢掌控国内形势,“回归民主、还政于民”还是可以实现的。

埃及再一次“变天”,几家欢喜几家忧。据报道,沙特、卡塔尔等海湾国家向埃临时政府提供了共约150亿美元的援助,而有些中东国家则批评埃军方搞军事政变。埃及经历这番局势演变后,总体上将趋于稳定,但要付出惨重代价,过程会是长期的。埃及“再革命”历程,再一次表明军方在埃国家社会政治中的作用无可替代,同时也预示了政治伊斯兰运动在埃及和中东影响的日渐式微。

[责任编辑:杨昀赟]
标签: 僵局   和平   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