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使投资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
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天使投资现阶段问题的分析,归纳出阻碍中国天使投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制度障碍。在天使投资发达的国家,政府通常通过制定法规和优惠政策、成立专门机构等措施来规范和鼓励天使投资的发展。如在美国,天使投资人除享受到了众多州提供的税收优惠外,还在1996年成立了天使资本电子网络,其宗旨是重点弥补初创企业50万美元到500万美元之间的资金缺口;日本政府于1997年颁布了“天使税收待遇”条例,规定在企业注册登记之前投资于该企业的资本,可以延迟三年报税;以色列政府制定了《天使投资法》以鼓励天使投资的发展;比利时政府实施的合作者计划规定,只要公司能从天使投资者那里获得融资,它就提供一笔贷款给公司。中国政府尚未出台与天使投资相关的法律和管理办法,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这无形中抑制了民间资本参与天使投资的积极性。
环境障碍。天使投资的运行离不开环境的支持,中国的天使投资发展受到经济、文化、信息、信用等方面因素的制约。首先,中国现阶段在经济领域存在着行业垄断、政府干预过多等不良因素,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有时候同时存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会极大地助长投机行为而伤害投资行为,对于风险大、投资周期长的技术创业企业的影响更甚;其次,中国还缺乏像美国那样的创新精神、用技术改变世界的信念等文化认同,中国很多科研力量主要分布于高校和院所,科研人员对创业的认同度不是很高,科研项目往往来自于政府相关部门的计划,而终止于项目的结项报告和论文、著作的发表。另外,民众重投机而轻创业的心态也是制约中国天使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再次,中国缺乏有效的项目和资本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天使投资撮合的成功率低。目前还没有一个正规的天使网络信息平台,天使投资人在项目的选择上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最后,我国民间信用的缺失也是制约天使投资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之一,这导致天使投资人无法放心地进行投资。
退出机制障碍。天使资本的成功退出是天使投资真正实现其收益的关键一环。与天使投资发展成熟的国家相比,无论是在资本市场的规模还是投资退出方式(如收购、公司回购、IPO、破产清算等)方面,我国资本市场都有很大的差距,制约了天使投资的发展。
投资者障碍。天使投资的发展需要有大量成熟的投资主体作为天使投资人。天使投资要求投资人主体不但要拥有一定的财富基础,还要具备理性的投资信念、天使投资的相关知识、适当的风险承受能力,甚至要求投资人具有复合型的学术背景。因此,许多国家在发展天使投资的过程中,建立了专业性的天使投资院校,帮助投资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越来越多的富裕阶层成长为天使投资人。我国目前很多民营企业家或者私企业主虽然积累了大量财富,但他们多数对天使投资缺乏了解,难以成为天使投资者,影响了天使投资的总体规模,在区域分布的广泛性上尚未实现“小镇也有天使投资者”。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效率低下、资源制约、污染严重等发展瓶颈,急需通过提高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数量扩张模式向质量提升模式的转化。技术创业无疑是实现这一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而技术创业又是一种收益大、但风险高、需要资源多的创业活动,解决技术创业的融资需求是助推技术创业高频率、高效率发生的关键要素之一。特别是在创业过程的早期,技术创业企业面临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多重风险,资金需求量较大而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最为困难。天使投资固有的融资机制,恰好契合了技术创业企业早期的融资需求,是帮助创业企业渡过早期融资困境的最有效渠道。我国天使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规模小、布局不合理,远远不能满足早期技术创业的融资需求。阻碍我国目前天使投资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制度、环境、退出机制和投资者不成熟等四大方面,针对这些因素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必将十分有益于我国天使投资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分别为河北经贸大学副教授,河北经贸大学讲师;本文系河北省科学技术与发展计划项目“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分析”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457201D-2)
【注释】
①“全球创业观察2011报告”,http://www.techcn.com.cn/index.php?edition-view-185575-1.html,科技中国网,2012年5月4日。
②刘丁己,周纯,何国全:“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基金的比较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5期。
③“2012年中国天使投资与天使孵化研究报告”,http://www.ifri.shfc.edu.cn/typenews.asp?id=381,上海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研究院网站,2013年4月28日。
④Menlel H.C, Aaltio I, UlijnJ.M.,“On the way to creativity :Engineers as intrapreneurs in organizations”, Techn-ovation,2007,No.27,732-743.
⑤Garud R, Karn E P.,“Bricolage versus breakthrough :Distributed and embedded agency in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Policy,2003,No.32,277-300.
⑥Thomas Byers, Richard Dorf, Andrew Nelson,“Technology Ventures:From Idea to Enterprise”, New York:McGraw-Hill,2010,8.
⑦Politis, D.,“Business angels and value added: what do we know and where do we go?”,Venture Capital,2008,No.10(2),127-147.
责编/董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