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再就业压力增大。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特殊性,导致城市中的很多居民从事的都是体力劳动,并多数与主导产业相关,以至于当地居民的就业范围狭窄,一旦失业将面临着巨大的再就业压力。而且,由于文化程度以及周边环境的束缚,多数下岗职工都缺乏自主创业意识,真正探索自主创业的人非常少,即使有,也是在产业结构单一的大环境下承受着巨大的创业压力,成功创业者不多。由此可见,资源型城市居民一旦下岗,势必会面临着巨大的再就业压力。
企业转型困难巨大。资源型城市的多数国有企业在最初阶段都受到了计划经济制度的重大影响,以至于企业的生产任务重、产品价格低,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企业获取的经济利益很难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改革开放之后,企业逐渐掌握了经营的支配权,但是,企业可开采的资源已经呈现出匮乏趋势,企业的生命也随之进入了衰退期。并且,很多企业也已经习惯了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以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转型困难重重。同时,从企业职工的角度来看,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常常表现出懈怠、散漫以及不思进取,为企业的转型增添了不小的难度。
转型成本过高。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涉及到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重置成本、资源减少引发的供需矛盾缓解成本、城市基础建设施的维护和修缮成本以及生态环境修复成本等。由于资源型城市建设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其建设规划完全是为了满足资源开发而设定的,转型暴露出的问题相对于非资源型城市更加严重,所以城市的转型成本明显偏高。然而,资源型城市并没有从资源开发中获取大量的转型资本,以至于其面临着巨大的转型经济压力。
缺少宏观调控。资源型经济转型主要包括资源型企业转型、产业结构转型以及政府管理模式转型等。其中,国有资源型企业转型主要是对滞后的管理制度进行更新与完善,而转型的主导者则是当地政府,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资源型城市的政府部门并没有将企业转型的领头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很多政府部门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转型协调机构,以至于企业转型过程中,各方矛盾日益激化,转型成本明显增加。另外,政府在企业转型的总量性以及阶段性指标的制定上,设定的战略实现目标较为模糊,政府作用无法有效发挥。不仅如此,在企业转型过程中,中央与地方的权责分工并不明确,以至于城市转型效率过低,转型成本增加。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发展过程,其标示着一个产业周期的结束,同时,也预示着新的工业发展周期的开始。资源枯竭所引发的城市经济转型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较为常见,例如德国的鲁尔区转型以及法国的洛林地区工业转型等,其中,很多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资源型城市转型需积极面对。“态度决定一切”,尽管这并不是绝对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到办事的效率和质量。很多转型成功的城市,在转型初期也是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却因为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才取得了最后的改革成果。而同一时期的部分资源城市,却抱着悲观、抵触的情绪,导致了转型的失败,从而陷入到困境之中。由此可见,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要首先保持良好的心态,大胆创新,探索出更快、更好的改革道路,推动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资金支持。很多成功转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得到了政府的大力引导和经济支持。但是,巨额的转型成本仍是让当地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仅仅是依靠政府以及自身的力量,转型方案很可能“胎死腹中”,所以,只有充分借助外部力量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借助市场以外或者区域以外的力量。通常来讲,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其很可能导致资源型城市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从而使得当地的环境治理工作量大幅度提高,经济负担加剧。所以,政府的指导功能应得以充分地发挥。中央政府应将资金扶持义务承担起来,建立相应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等,从而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供给。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接续替代产业。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城市的规划者应该对自身的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充分地分析,尽可能将二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开发各类接续替代产业。在选择的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避免产业重构等现象的出现。
以市场为基础,发挥市场优势。城市转型需要政府的指导和引导,但绝不是政府的直接全面参与。转型主体依然是企业,他们在产业选择上具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政府不应该越庖代厨,甚至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政府的职责就是做好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环境监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