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核心期刊 > 论点摘录 > 正文

华人社会代际关系在变动中传承

近日,“华人社会代际关系及其变迁”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家庭与性别研究室承办,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培林在开幕式上致辞,期望学者们进一步将有关家庭问题的考察与揭示整个社会变迁的研究结合起来,拓宽家庭社会学的研究视野、研究领域,提高其学术对话和政策对话能力,从而产生真正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成果。

此次研讨会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新的社会转型期以来首次针对“华人社会代际关系及其变迁”的大型学术研讨会,其主旨在于推动有关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学术交流。

社会变迁影响家庭功能发挥

台湾学者章英华基于实证调查,分析了海峡两岸两代成年人的同住现象及其家庭结构上的意义;靳小怡关注到男性婚姻挤压对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的负面影响;香港学者王丹凝注意到上世纪中国城市家庭结构变化中的母职神圣化及日常生活中的去性化;王跃生的报告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揭示了1982年以来中国城乡直系家庭户主代位构成的变动对家庭养老功能的负面影响;徐安琪的报告则从整体上检讨了中国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的变化。

研讨会上,多数专家学者认同:中国的家庭在总体上仍是一个功能强健的互惠共同体,有些情形下,家庭对其成员的经济保障和生活扶助作用甚至有所增强;但中国社会变迁在家庭结构上的多元化、过渡性、流动性及不确定性愈来愈深刻地影响到家庭功能及代际关系的变化,如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老人赡养与子女抚育有待政府介入

在老人赡养问题上,有4位大陆学者做主题发言。其中,熊跃根关注到当前东北农村的养老境况及其结构性变化;唐灿剖析了浙东农村地区的“活着不孝,死了卖俏”现象(不重孝养,却大办丧事)及其中“予”和“取”的平衡机制;孙薇薇注意到中国农村“养儿防老”机制式微、“功利养老主义”之势渐起;张翼则基于大数据分析,探讨了中国老人的家庭居住安排与其健康状况、生活依靠的关系。

在子女抚育问题上,台湾学者蓝佩嘉揭示了全球化对于台湾不同阶层的亲子关系及其不平等再生产的影响。徐浙宁发现,父母自身在幼儿阶段的依恋性对其育儿方式会产生显著影响;樊欢欢的报告关注到当前我国大城市中产阶层中的“老人带孩子”现象(老年父母帮助子女家庭抚育孩子)及其意义;肖索未指出,进城务工农民在城市社会文化调适中形成的“城市化取向”深刻影响到这个群体在儿童抚养方面的认识和做法;汪建华强调了农民工子女的留守经历对于“拆分型农民工生产体制”的反作用。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充分意识到,当今华人社会,老人赡养与子女抚育的境况和社会变迁密切相关,其基本保障和公平问题不能仅仅由个人及家庭自身来面对,政府应及时介入、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代际关系呈现阶层差异

在家庭支持与代际互动这个议题上,来自美国的学者陈皆明关注到社会经济差异和家庭支持对人口健康状况具有显著影响;台湾学者林如萍的报告对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代际交换进行了类型分析和比较。在6位做主题发言的大陆学者中,马春华提醒,现阶段中国城市不同阶层之间的代际关系模式业已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孙沛东关注到“白发相亲”现象(都市中父母在相亲角代理子女相亲)及其体现出来的知青一代父母的集体性焦虑;刘汶蓉揭示了代际支持策略所体现出的家庭文化情境性;金一虹的报告关注到农民大规模的流动致使父辈权力衰落的趋势加速及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多向子代倾斜;石金群的报告关注到我国现阶段城市家庭生活中突显的代际矛盾意向性(Intergenerational Ambivalence);包蕾萍则关注到生育政策对当代中国家庭代际关系带来的深刻影响。

与会学者不仅关注到华人社会家庭支持与代际互动的类型和模式,同样对家庭支持与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交互作用及其社会效应具有浓厚兴趣。

观念差异导致代际亲情不对称

在家庭伦理及权力关系的议题上,郑丹丹试图以家庭资源分配的周期波动来质疑当前中国社会变迁中所谓的“孝道衰落”或“伦理危机”问题;吴小英探讨了当今中国的代际权力关系如何在日常生活实践的冲突与协商中磨合、重建,从而促成一个基于代际平等的新型代际关系;杨菊华研究发现,父权制度建构下,女性可能将“做更多的家务”作为维持婚姻稳定及家庭和谐的一种策略。

对于家庭价值观念的认识,3位台湾学者中,伊庆春关注到台湾家庭代际关系中父系规范的持续影响及其对于儿子的更高期望;王从桂试图告诉我们:台湾的家庭价值总体上趋向于夫妻轴的情感性关系,出生于1980年之后的年轻人更看重个人发展与和谐关系中的工具性价值;而叶光辉的报告则表明,相对于强调角色义务的“权威性孝道”,台湾地区民众更看重强调亲密情感的“相互性孝道”,但最近十多年,“权威性孝道”的上升幅度稍高于“相互性孝道”。

同样是对于家庭价值观念的认识,陈午晴提出,中国人代际亲情不对称(指为人父母者远比子女更关爱对方)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父母角色与子女角色在有关自我的观念上存在根深蒂固的巨大差异,由此,孝道的文化设计值得重新审视;沈奕斐则认为,以往父系等级结构中的代际关系在现代化过程中已趋于式微,交换和平等的观念已逐渐占据主流,孝顺已成为一种多元因素博弈的实践。

此次研讨会的多数主题报告对社会现实问题表现出了深切关注,也有主题报告专注于理论问题的反思和探索。诸多研究项目展示了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及伦理学等不同的学科视角,并运用参与观察、问卷调查、案例分析、深入访谈、文本诠释及理论建构等多种研究方法。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华人社会的代际关系有其独特特征。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武洁]
标签: 代际   变动   华人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