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13年11月15日。
②到“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中国已经改变了资金和外汇短缺、人口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因技术落后而主要采取仿制、基础设施与工业配套能力弱等工业化初期的特征,总体进入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
③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5680美元(《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1日第4版),在改革开放的35年里增长29.9倍。
④参见国家统计局2013年度各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统计。
⑤这么说并不是要否认国际社会关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共识,而是意在强调制造业在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全局中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⑥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半壁江山,出口总额中工业制成品占90%。
⑦例如,5月份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再度下降2.9%,同期出口增长明显放缓。企业的盈利状况亦不容乐观(仅去年1~10月份,企业亏损面就高达15%,同比扩大3个百分点)。同时,由于新订单的减少,汇丰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5月跌至49.6%,而钢铁、水泥、建筑设备等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⑧它的必要性在于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和指导地方科学发展。
⑨见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四部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⑩例如,李钢等从三次产业占比的角度进行的国际比较(李钢等,2011),丁志国等基于资源配置效率提出产业升级的方向(丁志国等,2012)。
11极端的例子笼统地把发展服务业视作当下中国保持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例如有些中国学者在讨论中国与某些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的发展比较方面,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这里不是否认中国的服务业需要发展,而是强调当前阶段的工业转型升级对产业发展的全局意义。
12例如,相对于金融部门而言,这些行业的升级改造对资金和人才还缺乏必要的吸引力。
13参见中日学者2012年3月对北京地区模具企业及现代模具实训中心所作的专题调研。
14例如汽车制造企业奇瑞投资鄂尔多斯的煤矿(1辆车的净利润为132元,1吨煤的利润则达数百元),海尔、海信等家电产业也都进入房地产业。
15因为如何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问题,并未随着中国的“入世”而得到解决。
16李俊江等:“中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历程与成就”,《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6期。目前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每增加1单位,专利核准数仅增加1.386,远低于日本的数字(2.652)。
17在中国GDP总量位列世界第二的前一年,在世界品牌500强的行列中,中国仅占有18个,不及日本所占的40个席位。
18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拥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本土知识,这一点并不因为发展的先后而改变。
19李毅:“经济转型与恰当的产业发展路径选择”,《日本学刊》,2013年第5期。由于问题的复杂性,这种观察与分析,事实上已经涉及到对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来,其在产业发展路径上存在问题的思考。这里讨论的主题是对日本有用经验的借鉴。
20樊亢、宋则行:《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36~237页。
21例如,1885年至1915年间日本制造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5%。
22例如,当时一份反省明治维新改革的报告《促进工业发展的建议》指出,日本的工业前途不仅是建立在铁路和电报技术之上,也是建立在丝农、陶工和米酒酿造者的技术之上的。
231540~1700年间日本建立的大型金银铜矿有14座。
24人们通过实验来确定产品成分的比例,提高生产效率。
25包括漆器在内的这些手工业部门,都拥有地方性的实验和创新案例。
26日本前近代技术进步的最重要贡献是它对创新价值的认可,主要表现为地域间的技艺研习和特色竞争。
27即与欧美相比,日本的产业发展侧重点不同,技术基础也更加多样。例如,与欧美重视纺织业中后道工序的机械化生产(如拈丝和织绸)不同,日本更重视在原材料的生产上倾注力量,如培养多品种棉花和生产优质蚕茧,以提高纺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8它以日本丰富的木材原料代替铁制作缫丝机械,以陶瓷代替金属制作茧锅,以水利代替蒸汽动力,由于成本低廉而得到迅速的普及。所谓“混合型技术转移”,就是指这种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促进生产的方式。
29这一点,从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一些企业曾盲目效仿美国式经营的做法而未获成功,得以明显体现。
30即日本学者前川启治教授所提出的“转换式适应”的概念。
31零式战斗机等军事杀伤武器的研制和生产就是例证。
32“转化式适应”(translative adaptation)是由日本学者前川启治提出的概念,意指在引进外来的理念或体系时,不应原样照搬,而是要根据国家自身的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即原有文化形式在其延续过程中对外来文明的适应性包容,也就是将后者在自己的世界观中进行解读并适应。
33其1890年建在位于重要通商港口长崎市的技术学校,在1910年开始大规模转向面向公司的技术培训。
3419世纪90年代建立的小野田水泥实验室和东京电气的马自达电灯实验室,是日本建立最早的公司机构;40年间,这种机构大约增加到300家。
35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日本的化工业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
361938年美国的这一数字为4亿日元。见釜谷近义《以企业为中心的研究体制的推移》,转引自[日]苔莎·莫里斯-铃木著《日本的技术变革:从17世纪到21世纪》,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187页。
37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后发优势。
38即我们这里所定义的实现工业化和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39例如,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人们对知识经济时代制造业地位的一些认识就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目前,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美国等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也在事实上印证了这一点。
40最明显的例子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纺织业,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生产的产品不再仅仅局限于服装、面料,而是广泛用于建筑、医疗、环保众多领域,相应地,它在社会生活中活动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拓展,即不再是一个以往人们所认为的被动的等待自生自灭的夕阳产业。
41即应当克服单一的、静态的观点。
42从这一意义上说,一国传统的优势传承,它所架起的是一座通向现代的历史阶梯。
43这里的全力,是指把发展现代制造业作为目前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任务。这不仅是因为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比例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制造业来提高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实现消费拉动经济的良性循环;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制造业来带动城镇化的实质性进展,真正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制造业,来奠定中国自主创新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44推进工业的发展不等于重复低效发展和污染,因为今天的历史时期已不允许我们重复过去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必须改变以往“太多的错误制造方式”,“剥离那些没有过多地思考给脆弱的地球生态系统增加负担的商品”(彼得·马什,2013:171~172)。
45即考虑从今天中国的国情和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发挥现代制造业在事实上对农业进步的拉动和对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而这种作用主要是着眼于制造业的先进技术供给和多元化的市场创造两个方面。
46这是目前能够看到的未来新的产业革命可能带来的产业发展的方向。
47我们现在发展较为成熟的航天卫星技术、重型机械(建筑工程)制造以及探索中的3D打印技术的工业应用等,将有利于我们参与工业前沿技术的竞争。
48这是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工业自主发展的根基,也是我们弥补产业结构中的短板,摆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最主要工作。需要制定战略目标和时间表,实行严格的考核机制。
49显然,这是与国计民生紧密相联的重要发展领域,是发挥既有优势、实现渐进式创新所不能放弃的产业阵地。给予足够的重视与适当的资源配置,将会形成一块最有活力的增长领域,以致成为眼前的协调发展与长远的产业创新交融的重要环节。
50作为不同以往的国家战略层次上的产业发展路径选择,其特点是将制造业的各个部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依据国情特点与未来的发展需要来协调与整合。
51这是一个重要的对产业发展规律的学习和认知过程。
52例如,刚刚过去的美国等国偏离实体经济所导致的危机。
53诸如,中国对知识经济时代制造业发展地位的认识等问题。
54例如,古代的四大发明、现代的两弹一星与航天工程。
55例如,政策鼓励毕业生投身生产第一线,扭转其一窝蜂地争抢公务员铁饭碗的局面。
56改变目前大部分企业研发力量不足,而科研院所有技术无市场的状况。
参考文献
[美]道格拉斯·诺思(2008):《理解经济变迁过程》,钟正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日]森清(1979):『町工場―もうひとつの近代』,東京:朝日新聞社。
[日]内田星美(1978):『企業内技術者組織の形成期―1900~1910年技術者数の統計的研究から』,東京経大学会誌,第109-110号,第53~74頁。
[日]西川俊作、阿部武司(1990):『日本経済史4:産業化の時代(上)』,東京:岩波書店。
[日]大野健一(2006):《从江户到平成:解密日本经济发展之路》,臧馨、臧新远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日]苔莎·莫里斯-铃木(2002):《日本的技术变革:从17世纪到21世纪》,项卫星等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美]彼得·马什(2013):《新工业革命》,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李毅(2011):《日本制造业演进的创新经济学分析: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一种新认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雷鸣(2007):《日本战时统制经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瑞士]理查德·R纳尔逊(2004):《经济增长的演化观》,贾根良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51~180页。
[法]法布里奇奥·科里谢利、乔瓦尼·多西(1992):《经济变化的协调与次序及经济理论的解释能力》,载[美]G·多西等编《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钟学以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54~181页。
[意]弗兰克·马勒巴(2009):《产业系统:创新的产业差异及其成因》,载[挪威]詹·法格博格、[美]戴维·莫利、理查德·纳尔逊主编《牛津创新手册》,柳卸林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372~397页。
[澳]凯文·布赖恩特(2005):《促进创新:就演化经济学和系统研究方法应用于政策问题的一种总的看法》,载[澳]约翰·福斯特、[英]J·斯坦利·梅特卡夫编:《演化经济学前沿:竞争、自组织与创新政策》,贾根良、刘刚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63~386页。
[日]前川啓治(1994):『文化と文明の連続性——翻訳的適応序説』,『比較文明』,Vol.10。
李毅(2012):『工業化過程における伝統要素と現代要素——製造強国への歴史的思考』,载[日]『東アジア評論』,2012年第4号,第187~193頁。
李毅(2007):『日本製造業の自主発展過程における技術革新の研究:経済史からの啓示』,载[日]『佐賀大学経済論集』,2007年第40巻第4号,第105~136頁。
黄群慧(2012):《中国的工业大国国情与工业强国战略》,载《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3期。
金碚(2011):《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载《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1》,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李钢、廖建辉、向奕霓(2012):《中国产业升级的方向与路径:中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过高了吗?》,载《新华文摘》,2012年第3期。
丁志国、赵宣凯、苏治(2012):《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基于资源配置效率的产业升级方向与路径选择》,载《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9期。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Its Appropriat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th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Economic History
Li Yi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oad to the reviv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determine a suitabl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th for China, this paper, with a purpose to solve problems, learned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Japan and other upcoming countries 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xplored the laws governing their industrial evolution and the effective ways they had used to choose their development p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Based on that,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China needs to scientifically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trend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adopt a perspective that combines traditional and modern factors; select the appropriate path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ake the self-development of the innovation-drive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core task; and implement a national strategy for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at transcends the industrial level.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shift China from a big manufacturing country towards a strong manufacturing country and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words: industrialization, selec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th,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innovation-driven
【作者简介】
李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世界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经济史、以日本为中心的发达国家产业经济。
主要著作:《日本制造业演进的创新经济学分析:对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一种新认识》、《再炼基石:世界制造业变革的历史大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