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是以“善治”为核心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决定》中20次提到“公平”一词,充分说明公平在现代治理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新年贺词中更是明确指出,“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我国有超过2000个县市,县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县域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重点,也是国家治理的难点,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的公平发展,无疑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公平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因此,测度中国县市经济社会公平度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改善中国县域地区经济社会公平程度,以及推进整个国家经济社会更加公平地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构建了县市经济社会公平度测评的理论模型,并根据统计年鉴等公开数据,对江苏省36个县市的经济社会公平度进行了测评、排名和进一步分析,数据采集整理、测评分析等相关工作由民智市场调查有限责任公司实施。
一、测评体系的构建原则、依据与指标的选取
为客观分析和比较县域经济社会的公平程度,应选取兼具代表性和可得性的数据指标,并通过定量分析,准确、科学地测量县市经济社会公平所涉及的各个指标。为实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吸收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更需要充分考虑当前我国县市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
在构建经济社会公平度的测评体系过程中,我们主要遵循了全面性、敏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五个基本原则,以用尽可能少的指标来客观评价公平程度为最终导向,以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经济社会状况为根本前提,最终选取了阿玛蒂亚森的正义观和马克思的公平分配理论为依据,搭建了功能公平、可行能力公平以及结果公平三个维度,确定了底线公平、机会公平和分配公平三个一级指标(见图2):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