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初心不改,何其珍贵

——从近现代百年沧桑看党的发展壮大之源

【摘要】 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在中国革命的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制定纲领政策,并在实践中变成自觉行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开展整风运动端正思想。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党的任务、路线、方针、政策和自身建设都要进行改革和完善。但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会改变,它与党的政策纲领、自身建设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和发展壮大的坚实依靠与力量之源。

【关键词】党的建设  执政依靠  思想建设  根本宗旨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以及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都失败了。只有中国共产党在短短28年时间里,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也从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党成为领导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执政党。其中成败根源,绝非侥幸二字所能解释的。关于党发展壮大的原因有各种说法,而党的宗旨主张、政策纲领和自身建设的不断明确、发展和完善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始终坚持并努力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党从唯物史观出发,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中“为绝大多数人谋利”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思想相结合,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而成立的,这一根本宗旨的内涵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1945年,在党的七大开幕词中,毛泽东首次使用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一概念,并进一步提出党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他又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明确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决定的。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也不会追求特殊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表明,党把人民群众视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与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纵观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无论是社会物质财富还是精神文明财富,每一次社会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更,无一不是人民群众奋斗的结果。历史经验表明,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自觉参与,党的事业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因此,党就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为人民服务前加上“全心全意”四个字,不仅进一步深化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而且明确了全党应以何种姿态行走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指引着全党以更加坚定的信仰、更加明确的态度努力践行这一根本宗旨。

身体力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深入群众,联系实际,在革命实践中牢记根本宗旨,不断拓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新内涵,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和行为准则。

辛亥革命的成功,曾使共产党人欢欣鼓舞,激励他们继续奋斗;革命的失败,又使他们深感失望。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不仅昭示了劳工群众的巨大力量,也宣告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胜利。

从那时起,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不仅看到了劳动者的力量,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虽然他们的力量还不是很强大、人数很少、资源获取能力也很弱,但他们始终站在维护人民利益的政治立场上。党成立之初,就积极投身到实际的革命活动中去,组织工人运动,促成了中国工人运动高潮的到来;支持农民抗捐、抗粮、抗税,掀起了农民运动的高潮;积极投身大革命的洪流,反抗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促成了两次国共合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捍卫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提高他们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等,全心全意地解决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问题。只要是关乎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的着力点。

在中央苏区,党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更是比鱼水还要亲密。在当时的延安,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也看不见炫耀虚饰的现象,百姓怡然自得,官员平易近人,他们的衣着和生活极其简朴。人民是一个政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因此,只有融入人民、为人民着想,才能得民心、得天下、

得发展。

不断调整政策,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果说一个成功的政党总会有一些精神产物令百姓铭记,那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对中国共产党最好的诠释。在中国革命的不同历史时期,党有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丝毫没有改变。党近百年来的一切努力奋斗和辉煌成就,就是它的历史见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带领人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给予原本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以极大的物质利益。通过土地革命,党在苏区消灭了农村土地集中的现象,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广大无地、少地的农民因此拥有了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

抗日战争时期,党顺应形势,提出了减租减息的政策。为了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实施保障地主合法的利益、引导他们参加抗日斗争的政策。抗日战争胜利后,深受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强烈渴望过上没有硝烟、安定幸福的生活。为了避免内战再起,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结束前就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愿意对国民党政府作出最大的让步和牺牲。

解放战争时期,党努力消灭封建剥削,发展农业生产,使解放区的无地和少地农民都分到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解放战争的迅速取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党之所以能在众多政治力量的角逐中成为最受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的党,并取得最终胜利,正是因为它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实际行动,始终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数共产主义战士用他们的鲜血、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歌。

纲领政策符合国情,措施调整及时到位

政策纲领贴合实际,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相互统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短短28年时间里,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成为执政党,除了时刻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外,其符合实际的政策纲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提出:“我党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4.联合第三国际。”可见,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它的最高纲领。

在近现代中国革命过程中,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都提出过阶段性的纲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二大上,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即: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的提出,实际上制定出了党在现阶段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即党的最低纲领。此外,中共二大宣言还初步阐明了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策略、任务和目标,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并对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

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它的一面旗帜。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明确提出党在现阶段的行动方针和革命任务,即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又坚持和包含了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最高理想。对于一个政党而言,在成立之后仅一年的时间里,就能从国情出发,如此准确地洞察出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初步认识到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关系,这无疑表明: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将其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能够科学地分析中国社会的现状,反映中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指明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党的七大进一步把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最低纲领简述为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在最低纲领提出之后,党还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具体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

在对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关系认识的问题上,党始终认为自己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随着党对中国革命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它也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①所以,在近现代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制定了各项符合实际的政策,以推动自身由最低纲领走向最高纲领,既树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又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任务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个阶段的每一项工作。

领会政策纲领实质,因地制宜地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全党始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各项政策纲领的实质,面对变化多端的世情、国情,因地制宜,冷静地制定并贯彻各项政策纲领。大革命时期,在国共合作的具体实践中,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没有意识到军队的重要性,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使得共产党放弃了对统一战线,特别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党中央及时调整方针政策,开始走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丝毫没有在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面前退却,反而越挫越勇,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并且因地制宜,颁布了一个又一个土地革命法案,建立起了一个个燃烧着革命烈火的农村革命根据地,而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坚决贯彻各项政策纲领,并变成自觉行动。一个政党颁布的各项政策纲领,只有党员自觉地贯彻其精神和主旨,并将其将其作为自己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才会真正得到落实。党的一系列政策纲领也正是在成为了党员的自觉行动之后,才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在革命战争年代,党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新

民主主义国家的建立,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光辉事迹。在国家、民族和党的使命面前,中国共产党员深知,与人民的利益相比较而言,个人的得失轻如鸿毛。有了这些认识,即使党的命令再困难再艰巨,意志坚定的共产党员也会毫不犹豫地赴汤蹈火,不辱使命。

广大党员坚决捍卫党的各项政策纲领,并时刻防止各种不良思想的干扰,不断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同各种错误思想和错误路线作斗争,保证了各项政策纲领的贯彻落实。诸如八七会议、遵义会议等会议,一次次把党从生死边缘上拽了回来,也一次次为党重新注入思想的新鲜血液,推动着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

不断调整方针政策,探索中国革命之路。近现代中国国情千变万化,要制定出一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针政策,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摸索过程。

从党的一大确定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到党的二大提出应该首先进行民主革命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党的战略方针的一次重大转变。在领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党开始认识到,中国人民当前所受的最大的痛苦,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剥削,而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统治,这才导致了民主革命纲领以及与之相应的方针政策的产生。

大革命失败后,党失去了城市,在退出城市的过程中又到了农村。最初,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只有一个榜样,那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它正是从城市开始并夺取城市而胜利的。因此,可以说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以及湘赣边秋收起义的目的可以说都是为了夺取城市,但是效仿俄国人成功经验的举措并没有在中国取得成功。于是,党开始在农村开展革命(也就是土地革命的开端)。在这一过程中,结成了工农武装联盟,中共获得了农民阶级前所未有的支持,土地革命这才有了比辛亥革命更强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社会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更是毅然决然,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并宣告:中国共产党是真诚地谋求和平和真正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面对国民党的言而无信,共产党调整策略,立足于“打”。面对国共双方激战、战火直逼延安的局势,中国共产党人深知,延安只是一个政治象征,当下最重要的是服从战略考虑,最终决定放弃多年苦心经营的延安。这一重要决策后来被证明是极为正确的,从当时的军事战略上来看,延安只不过是一个红色之都,如果死守反而会被围堵,这样一来,失去的就不只是延安了。

党所制定的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与党的纲领一起,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党的力量之源的基石,党才能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并始终如一地坚守根本宗旨,向着最高理想不断前进。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整党整风端正思想

政治路线符合国情,并引领全党工作开展。政治路线,通常是指在革命历程中,党根据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或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和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为实现最低纲领而制定的指导各方面工作的总的行动方针。党的政治路线决定着革命事业的发展方向,是党制定各方面工作方针和政策的依据,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不仅是党在政治上先进性的集中反映,也是党的建设中的根本性问题,对党的事业发展具有全面的、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深知,党的建设是和党的政治路线分不开的。因此,党在制定政治路线,领导人民实现政治路线目标的同时,又围绕政治路线进行自身建设。正确的政治路线决定着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不仅是党和人民在一定历史阶段的行动纲领,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相一致的共同基础。它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是党的宗旨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同时,还决定着党的组织路线(有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才能保证与之相适应的正确的组织路线)。

在近现代中国,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艰辛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从党的创立到大革命失败,党的政治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党的建设也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大革命失败了,党的建设也受到了很大损失。八七会议之后,党开始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基础。

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条政治路线,明确了党的七大之后的任务,也纠正了一些党内错误思想。在这一政治路线的指引下,中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战斗力和凝聚力。

党的政治路线发展历程表明:只有围绕并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革命事业才能顺利前进,党自身也才能巩固、发展。反之,如果脱离政治路线而孤立地去建设党,党的建设就会丧失正确的方向和目标。

不断推进思想建设。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其中,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离开了思想建设,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就会出现偏差,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就会出现失误。在民主革命时期,早期共产党人就明确指出:“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②

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环境、任务和工作方式,都不同于欧洲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在一个产业工人人数很少、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人数众多的国度里,建设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新课题。党在长期的建设实践中,提出了首先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重要原则。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亲自主持制定了《古田会议决议》,强调要经常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的原则,发动了整风运动,对全党开展了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党的建设首先从思想上进行,同时也要在组织上进行,思想教育和思想领导要放在党的领导的第一位,这是毛泽东正确的建党路线的主要内容之一。可以说,强调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是党从中国国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发展。

1938年,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强调了要注重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之后,又集中全党智慧,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抵制党内“左”倾、右倾错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学地阐释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前途以及策略等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全党在此基础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进程。

整风运动深入开展,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的重点,整风运动是加强党自身建设的好形式。

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在建党初期、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都走过弯路,尤其是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严重脱离国情,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党的力量严重受损,革命一度濒临绝境。延安整风以前,虽然在党内已经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统治地位,但限于当时的环境,还来不及清算“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源,教条主义还束缚着部分党员的头脑,阻碍着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为此,全党开展了普遍而深入的整风运动,并强调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全体党员,“使我们的领导机关和广大的干部和党员,进一步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的统一这样一个基本的方向”,③提高全党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这次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继五四运动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党强调要坚决反对和克服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和不良作风,“一定要干到底”,“来一个彻底的思想转变”,④以全面加强党的自身队伍建设,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整风运动使全党摆脱了教条主义束缚,使中高级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明确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全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更加团结和成

熟起来,为党克服困难和争取胜利奠定了共同的思想基础。经过这次整风运动,党的七大将全党的思想统一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路线上来。通过纠正和肃清党内存在的不良思想和作风,中共七大不仅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且把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随着党员人数的迅速增长,党对广大党员的思想教育也更加重视。

总之,中国共产党是在一定的时代和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时代前进了,环境变化了,不仅党的任务和路线、方针、政策要随之变化,而且自身建设也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但是,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仅丝毫未变,并且成为了永恒。这个根本宗旨与党的政策纲领、自身建设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坚实依靠与力量之源。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马雪飏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52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14页。

It Is Incredibly Precious to Uphold the Original Purpose

—Looking at the Sources of the CPC's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from the Vicissitudes of the Past Century

He Husheng

Abstract: After extremely hard and bitter struggle, the CPC achieved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libera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the CPC has always adhered to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serving the people heart and soul; formulated programs and policies according to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Party situation, and actively implemented them; and strengthened self-development and launched the rectification movement to purify thoughts. With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 the tasks, lines, programs, policies and self-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should all be reformed and improved. However, the Party's fundamental purpose of serving the people heart and soul will never change.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together with the Party's policies and programs and self-development, provides a solid foundation and source of power for the CPC's victory and expansion.

Keywords: Party building, governing dependence, ideological development, fundamental purpose

[责任编辑:赵斯昕]
标签: 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