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转变发展方式和加快结构调整,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必须以文化产业媒介品牌建设为载体,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着力建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传媒品牌锻造体系、传媒品牌的管理体系,这对发展河南省文化产业具有深远的影响。
进行文化产业媒介品牌的系统创新
文化大省的河南,具有中国甚至世界其他地方不具备的丰厚的文化底蕴。对其特色文化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才能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品牌。文化产业媒介品牌系统的建构是一个由必然到自由的过程,要兼顾统筹各种复杂矛盾的关系,力争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克服盲目性和粗放性,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媒介品牌创新,才能推动河南省文化产业媒介品牌的系统创新。
以少林功夫为主题的武术文化产业品牌创新。河南省少林寺天下闻名,改革开放以来,对少林文化的研究、保护、开发、传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以少林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业主要是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型舞蹈《风中少林》、少林武术世界巡演和《武林风》等。电视剧《少林寺传奇》的火爆,显示出了广大受众对少林文化的认可、向往。从少林寺到嵩阳书院,到评价不一的“塔沟武术学校”和各种影视对少林武术的传播以及在各种媒介相互作用、传播宣传下,将少林武术文化产业打造成了知名品牌。今后,将少林寺的经文、禅论和武术等与书院文化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将此品牌做大、做强。
以河南地方戏曲文化为主题的戏曲产业文化品牌创新。河南的戏曲品种如星罗棋布,有河南豫剧、河南曲剧、河南越调、河南坠子、道情、四平调、二夹弦等。同时河南还有一批全国出名的戏曲艺术家,如常香玉、海连池、牛得草等。1994年《梨园春》栏目开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1999年改版后,收视率更是连创新高,也为河南振兴文化大省、加强文化建设增添了活力。河南豫剧与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全国知名的戏曲剧种齐名,深受全国人民的欢迎,我们应该立足河南原有剧种,和其他优秀剧种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为中华民族的戏曲文化做出贡献。
以中原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地处中原的河南省,作为文化交汇、交融、交流的聚集地,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河南省是我国主体功能区划中具有传承创新文化功能和使命的区域,因而做出了对河南的战略定位—“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以中原历史文化为主题,继承、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河南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加大力度,保护和利用传统优秀文化,依托洛阳古都和龙门石窟等省内历史古建筑群打造一个世界一流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和媒介品牌系统,加强并扩大中原经济区的文化影响力。
以红色革命文化为主题的革命传统文化的传播。河南省的优秀文化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传统,通过红色旅游文化品牌的创建和媒介品牌的传播,将现代革命史迹所在区域创建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从而把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与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力争实现经济与文化效益双丰收。河南省目前有全国红色经典景区10家,红色旅游A级景区24家,其中4A级就有8家。如驻马店市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信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南阳市叶家大庄桐柏英雄纪念馆、郑州市二七纪念堂、开封市兰考县焦裕禄烈士陵园、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商丘市永城市淮海战役陈官庄战斗遗址、南阳市镇平县彭雪枫故居及纪念馆、濮阳市清丰县单拐革命旧址、安阳马氏庄园(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等。通过系统规划,科学保护与开发,形成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媒介品牌。
以区域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名片的创塑与传播。河南的古人类遗址丰富,文化藏量巨大,如: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即中原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等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夏商周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极其罕见。特别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是当时亚洲最大最完善的城市。在人类文明演进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洛阳、开封等曾经是唐宋鼎盛时期的国都,更是区域文化的代表。我们要把这些文化品牌、文化名片做得更细、更深入,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进行科学地保护开发。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光辉灿烂,孕育出群星璀璨的名人和大家—李耳、庄子、商鞅、张衡、张仲景、韩愈、岳飞等,彪炳史册、如雷贯耳;在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河南省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史上有20个朝代都建都或迁都河南,河南省的洛阳、开封和安阳三个城市也成为了中国七大古都的成员,正所谓“一部河南文明史,半部中国文明史”。
以河南文化明星为阵容的母体文化传播创新。河南不仅历史上名人辈出,而且当今也是群星闪耀。少林寺文化出名的释小龙、河南塔沟武术学校的影视明星王宝强、戏曲明星小香玉等,借助于河南文化明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利用传媒栏目扩大文化效应;同时利用已有媒介品牌培养新的文化明星,并加大包装和宣传力度,组织他们参与河南省宣传片的拍摄,支持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全国范围内的演出,使他们成为河南的名片,与河南文化产业挂钩,提升文化产业媒介品牌影响力,将河南的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并提高其影响力。
系统创新媒介品牌栏目
一个成功的文化产业品牌只有不断改革和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提高,一个成熟的文化产业媒介品牌体系能够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一两个品牌栏目对构建文化产业的影响力明显不足。文化资源丰富的河南省,戏曲文化和少林文化是其典型的文化代表,建构文化产业媒介品牌栏目对全面发展河南文化产业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进行栏目品牌内涵升华和创新栏目表现形式。丰富而深远的内涵能够促使受众对栏目品牌产生好的印象。河南省的文化名牌栏目《梨园春》开办之初是为了提升地方戏曲在全国戏迷心目中的地位,从而带动河南戏曲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如果仅仅以豫剧作为唯一重点推广类别和栏目品牌内涵支撑,就会遭受其他地方特色剧种的制约和打压。鉴于此,《梨园春》把“推动中国戏曲文化发展”作为使命,不但设置了河南豫剧、河南曲剧、河南越调、地方小戏等具有自身特色的栏目,而且开设了戏曲小品、其他剧种、戏曲伴奏、全场戏曲等栏目,重视各类剧中戏迷的参与,集百家所长,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和热捧,也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戏曲类栏目品牌。
受众的审美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时间一久必然会产生审美疲劳,因此成功的媒介品牌必须审视和调查受众需求,紧紧围绕品牌的内涵,保留栏目精髓,创新栏目表现形式,推进文化媒介品牌创新,调动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稳定其固有受众群体,吸引新的群体加入,发展壮大媒介品牌体系。
交叉融合各类媒介,形成整合传媒优势。现代社会,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类别多样,通过媒介整合进行宣传推广,可以大大提高传播效果。文化产业媒介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其社会影响力的提升,都依赖于各类媒介的交叉融合,即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优势;同时发挥电子宣传视频、计算机网络和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优势。将这些媒体的优势融合起来,发挥媒体的倍增效应,形成强大的整合传播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更远的地方接收到信息,各类媒介的整合传播,形成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立体化传播格局,对建构文化产业媒介品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宣传文化部门和文化企业,可实事求是,统一发展思路,全面包装媒介品牌栏目,从舞台设计、栏目内容、人物形象等各方面进行整体包装,从而形成河南文化产业系统的整体对外形象。
组建品牌创意团队,抢占传媒品牌前沿。任何一个成功的文化品牌构建都离不开优秀的品牌创意团队。最著名的如美国文化产业媒介品牌“苹果”,以乔布斯为代表的创意团队,使苹果成为世界知名的文化产业媒介品牌。湖南卫视作为国内著名的娱乐频道,受到众多年轻人的欢迎,收视率极高,芒果台不断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新栏目,同时创新原有栏目,保持频道的活力。总之,一个优秀的品牌创意团队在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当然,品牌创意团队需要各方面专家的参与,诸如传媒专家、设计专家、市场专家等,专家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引领媒介品牌抢占前沿阵地。因此,河南省文化媒介品牌应集中财力和物力去构建一个优秀的品牌创意团队,以推动媒介品牌的不断进步。
挖掘文化产业亮点,培养传媒新秀。亮点是事物新的特质和精华,任何一种文化能够生成并光耀千古都有其优秀之处,并且由一代代精英和明星自觉地传承、创新。因此,文化产业媒介品牌应挖掘文化产业亮点,利用新亮点对文化产业进行策划包装,使人们欣赏亮点并产生深刻的审美印象。河南省拥有丰富的、独特的文化资源,栏目品牌应立足于时代之上,深入挖掘出文化资源的亮点。媒介品牌栏目吸引受众的核心部分就在于其文化亮点,当文化亮点借助于知名度高的传媒新秀播出时,文化产业媒介品牌系统传播就发生了倍增效应。忠实受众群体会在传媒明星与品牌节目之间形成对应联想关系,就像庞晓戈之与《梨园春》。总而言之,挖掘文化产业亮点,借传媒明星的面孔推动品牌栏目及文化产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推动媒介品牌管理体系的创新
建构一个良好的媒介品牌体系,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共同作用,需要进行复杂的长时间的探索和创新。构建符合河南文化产业特点的媒介品牌体系,推动河南省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只有真正强化文化媒介品牌体系的管理,才能推动河南文化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进行统一领导、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指示给河南省提供了一个指南,省委省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文件,予以规划、部署。省委省政府应根据河南省的实际状况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统一对河南文化资源进行准确定位,制定政策细则和措施,进行统一领导和战略部署,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河南文化产业的媒介品牌体系,充分利用其厚重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地域特色,对文化产业发展做好统一的理论和组织领导。
规划具体措施,层层推进和实施。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安排下,市文化部门应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亮点并规划具体措施,利用文化部门的机构设置与功能分配,从政策、人才、机制等方面进行安排,加大资金支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制定具体的措施,从品牌栏目的定位、表现形式、宣传等细节进行实施,保证资金和设备的充分到位,提升文化部门的管理水准。同时,文化部应发挥监督作用,在构建栏目品牌过程中积极调研,培养传媒及文化产业专家学者,系统研究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理论,顺利推进文化产业媒介品牌的构建。另一方面省政府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或其他经济团体加入,培养扶植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扩大媒介品牌效应。
整合媒介系统,发挥优势,形成整合影响力。目前,河南省已拥有数个知名栏目品牌,但彼此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呈现各自为政的状态。代表着河南戏曲文化和武术文化的《梨园春》和《武林风》就是其代表,虽都注重向其他品牌栏目的学习和借鉴,也会邀请知名人士参与指导,却没有充分运用河南广电系统的整合优势,没有发挥现有媒体的作用。河南人的视听习惯和其对家乡特色文化的理解更深刻、更生动,品牌栏目的舍近求远是得不偿失的。构建一个良好的媒介品牌体系需要长时间持久性的工作,宣传上要综合运用各类优势媒介进行传播,积极主动寻求合作,推动媒介品牌的建构。只有整合河南省内的各类传媒,发挥优势、形成整合影响力,才能提高河南文化产业的媒介品牌体系的竞争力,才能为河南省文化产业媒介品牌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培养传媒新秀,创新传媒品牌、实现倍增效应。传媒的魅力在于创新,创新不仅需要幕后的创意班子,而且需要台前的传媒新秀。一个具有创新性的文化产业传媒品牌新秀,可以给河南省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个优秀的传媒栏目主持新秀会有大批“粉丝”、追捧者,这样会形成很高的人气指数,带来倍增式地传播效应。因为一个传媒新秀,推出或救活一个传媒品牌的案例很多。所以,培养传媒新秀非常重要,留住传媒新秀同样重要,要创造传媒新秀产生的土壤,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创造各种特色的传媒,给广大受众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鼓励市场竞争,坚持系统发展优胜劣汰。《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决扫除毒害人们心灵的腐朽文化垃圾,切实营造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市场秩序。……及时总结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媒介品牌系统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发挥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坚持优胜劣汰,扶持和奖励优秀的传媒品牌栏目,处罚甚至淘汰偏激的栏目品牌,对于优秀的媒介品牌栏目,积极进行表彰和宣传,并加大资金和人才扶持;对于不思进取的栏目或品牌,责令其及时整改,否则改革重组。省政府应加强对文化产业媒介品牌系统的监督和指导,建立完善的系统评价体系和标准,客观真实地评价文化产业传媒,推动媒介品牌系统健康持续发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知根知底》、《梨园春》、《武林风》、《成语英雄》等栏目成为了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媒介品牌代表,它们在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按照社会的审美文化发展需求,利用高新传媒技术成为了精品,河南省政府在已有媒介品牌栏目基础上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利用巨大的文化空间和文化潜力,用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势必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百花齐放”新局面。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本文系2011年河南省政府决策课题“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媒介品牌与创意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11B553)
责编/张蕾